最近在“懒人练声|挑战365天”群里,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战友,坚持练习了一两个月,声音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最明显的就是,那几个最基础的绕口令还说不顺畅。
今天互动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打卡练习的内容一样,但是练习的量不一样。
之前在《我是如何训练懒人练声法的?》写过自己的训练过程,每个“发声”练习五遍,每个“绕口令”练习10遍。等这些做完,再用“喜马拉雅”录一遍,留作纪念,并把这个“记录”发到群里,作为今日的打卡。
然而,群里的有些小伙伴,看似和我一样每天打卡练声,但是他们并没有“打卡”背后的训练,只是单纯地用录音软件录一遍,作为今日的打卡。
这就是传说中的“低水平勤奋”,表面看着很用功,每天也在做事,但是就没进步、没成绩。
我们班级有一个“英语践行小组”群,大家在里面一起学习英语,现在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每天用英语朗读一段话。
在我看来,打卡本身更像还是一种交流,通过打卡这个动作,证明我在和你一起这件事,彼此陪伴,共同成长,说的再大一点,就是用这个小小的动作,来输出自己的影响力,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人,我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如果我们只是傻乎乎的跟着打卡,不在背后做点什么的话,短期来看,也许没有差别,但是放眼一年,两年,一定会暴露出来,这个时候,时间的积累,不会提升我们的影响力,时间的积累,只会证明我们是一个“低水平的勤奋者”。
如果每天朗读一个小时,然后,用录音软件记录一两句,发到群里当作打卡,这样长期下来,进步就会是一种必然。反之,你的打卡,只会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再回到“懒人练声”这件事情上,刚开始它只是我一个人长征,是我自己有需求,想要改变声音。然后,在训练的路上,遇到了对练声感兴趣,也想一起练习的战友,然后就有了伴。
虽然群里只有七个人,不过大家都挺和谐,每天不管多忙,都会录一段发出来。之前自己练习的时候,隔一天不练习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在这里,作为发起人,如果我掉链子的话,就会显得特别尴尬,漏一天我会愧疚,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对自我的约束。
群里就七个人,你今天有没有练习,一眼就看到了,没法装。
当然,想要做好一件事,除了真做,真练外,最好找到做这个事情的人群,从物理上接近做这件事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约束,相互激励,相互点评。
总结一下
1.打卡只是一个动作,背后承接的是大量训练
2.成长是一种社交化行为,和一群人一起才能走的更远
最后,如果你对练声感兴趣,学过郑伟老师的“让你的声音跟更有魅力”这节课,想开始“懒人练声法”,挑战365天,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找到我,让我们一起真学、真练、真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