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话说中囯的三囯时期,南北有三位绝色佳人,在江东有大乔,二乔姐妹俩;在河北就有甄宓俏佳人。

这三位在当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是所有功成名就男人心中的梦想。
可惜佳人总是与坎坷不幸同行,这三位美女也都是红颜薄命,一生悲凉。
这其中以甄宓的下场最为可悲,最是凄凉。
说来这甄宓也是大家闺秀,其先祖甄邯曾官至大司马,爵受承阳侯,掌管天下兵马。
而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更是孔子的第十四世孙,位列三公,地位极其尊荣。
虽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可河北甄家依然是名门望族。

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百姓受难,甄宓曾劝说家人豪散家财,救济乡里,因此广受赞誉。
众人都夸甄宓人美心善,必受天佑,福寿双全。
甄宓的美名传到了袁熙的耳朵里,这个袁熙的父亲就是袁绍。
袁绍此人本是汉将,后因乱世而割据一方,也是个厉害人物。
袁绍很快就派人到河北甄家提亲,想让甄宓做自己次于袁熙的妻子。
甄家知道袁绍的大名,不敢违背袁家的求亲,况且袁家也是名门望族,甄宓嫁过去不算委屈。
就这样甄宓做了袁熙的妻子,要说这袁熙虽然并不起眼,但他对甄宓是真的好,小两口恩恩爱爱好不快活。
袁熙的母亲刘夫人为人怪癖,别的儿媳都不入她的眼,唯有对甄宓另眼相看,可见甄宓聪慧过人之处。

建安年间,袁绍打败公孙瓒,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
甄宓安心地侍奉着婆婆,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她别无所求,只愿与丈夫白头终老。
但是,乱世之中哪有什么安稳的日子呢?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翼州邺城被曹操攻破,袁家老小慌作一团,抱头痛哭……
曹操的儿子曹丕带兵进入袁府,看到有个少奶披头散发,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
曹丕问刘夫人此女子是谁,刘夫人告诉曹丕是袁熙的妻子。

曹丕早就听说袁熙之妻甄宓是出名的大美人,他帮甄宓把发髻挽起,用手巾轻轻擦去泪痕,甄宓的姿容让曹丕目瞪口呆……
刘夫人见此情景,长吁了一口气……
“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
刘夫人决定将甄宓献给曹丕,以保全自己与家人的安全。
甄宓对此别无选择,她听从婆婆之命,改嫁曹丕了。
据说曹操也久慕甄宓的美名,他原想攻城后纳甄宓为妾,谁曾想被儿子抢先了一步,曹操只能忍痛割爱成全了曹丕。
“我攻邺城就是为了此女啊!”
曹操也只能私底下哀叹一声了……
甄宓被曹丕纳入了妾室,她虽比丈夫年龄大些,但依然得到了曹丕的专宠。

甄宓生性贤惠和善,她并没有恃宠而娇,也没有排挤他人,反而处处小心,事事周全。
不管是其他侍妾,还是婆婆卞夫人,甄宓都尽心照顾,不敢懈怠。
卞夫人对甄宓这个儿媳妇十分的满意,她曾经公开对着众人称赞甄宓道一一
“此真孝妇也。”
甄宓不仅会照料家事,还很会打扮自己,据传她每天都会改变发型,而灵感居然是窗外的一条青蛇。
甄宓以青蛇每天不同的扭动,来设计自己的发型,这让曹丕愈发的喜欢了。

曹丕与甄宓日日春宵,不久之后,便有了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
这个女儿曹氏就是日后的东乡公主。
甄宓对曹丕的侍妾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时常安慰开导,并常常规劝丈夫能雨露均沾。
有一次,曹丕一怒之下,要把一个叫任氏的侍妾驱逐……
甄宓知道后,立即赶来相劝一一
“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还是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遣走她?”

曹丕愤恨地说道一一
“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止一次了,所以遣她。”
甄宓哭泣道一一
“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的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驱逐,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受到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

可是尽管甄宓苦苦哀求,曹丕还是坚持遣走了任氏。
曹丕性格强硬冷酷,决定的事从不改变,这也注定了甄宓的命运。
建安十七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在随行途中,卞夫人生病留在孟津……
当时曹丕与甄宓都留守邺城,当甄宓得知婆婆卞夫人抱恙后,时常偷偷哭泣,直到传来卞夫人好转的消息,这才破涕而笑。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大军回到了邺城,甄宓前去迎接婆婆,卞夫人对甄氏的孝心大为感动。
甄宓可以说那个时代及美貌与贤惠于一身的好女子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东征孙权,卡夫人、曹丕及甄宓的一双儿女都随军出发了。

甄宓一人留在邺城,可奇怪的是,她并没有伤心,反而容颜更胜往昔了。
卞夫人他们回来看到甄宓的容貌,大为惊讶,不解其意。
卞夫人问甄宓一一
“夫人您跟两个孩子分别了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脸色这么好,为什么呢?”

甄宓笑着回答道一一
“曹叡和东乡公主他们跟随卞夫人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一个母亲远离了自己的孩子,竟会如此的放心吗?
甄宓的回答着实让人费解。
这里面究竟有何秘密呢?

曹丕与兄弟曹植都是父亲曹操喜欢的孩子,曹植才高八斗,出口成章,更得父亲的喜爱。
曹操年事渐高,他在考虑接班人,到底选曹丕,还是曹植呢?
曹操举棋不定,曹丕忧心冲冲……
这时候有一个名叫郭女王来到了曹丕的身边,这个郭女王很有心计,她为曹丕出了不少好主意。

曹丕的心思渐渐远离了甄宓,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他更需要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女人。
甄宓再美貌,再贤惠,可她只会照料家事,却不能为丈夫出谋划策……
曹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男孩了,他成熟了,他老练了……

更不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甄宓已不再年轻,她的容貌不如往年了。
反观郭女王,她年轻貌美,又有智慧,曹丕的心早已给了郭氏。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终于彻底打败了曹植,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同年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曹丕废汉王朝,建立了魏国。

曹丕虽然成为了一国之君,可皇后的人选不没有定下来。
甄宓年华己老,早就失宠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再三表示无心为后。
可是,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突然遣使者赐死了甄宓!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曹丕为何要对甄宓如此的无情呢?
有传言称,甄宓失宠后,偶有怨言,还作了《塘上行》,向曹丕表白,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
不料,曹丕却认为甄氏失德,于是便狠心的赐死了她。
在《魏略》记载中,甄氏是被郭女王所害,而且死状很惨!
历史上的甄宓的确死得很惨,她死后“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并且不准葬入曹家坟地。
但是这样对待逝者是曹丕的主意,还是郭女王的意思呢?
这件事众说纷纭,难以确定了。
更奇怪的是,一直认为甄宓孝顺的卞夫人,在儿子要赐死甄氏时,竟一语不发,不闻不问。
这样的婆婆也真是奇葩了。

后来,甄宓的儿子曹叡继承了皇位,他追尊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甄家后人也飞黄腾达,封侯拜相。
至于郭女王据说被曹叡赐死,且同样是“以发遮面,以糠塞口”。
不过也有学者反对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郭女王没有子嗣,曹丕将曹叡过继给郭氏,郭女王视曹叡为己出,母子关系一向很好,郭女王是因病而逝的。
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郭女王害死了甄宓,她又怎么会允许甄宓的儿子继承皇位呢?

看来,郭女王未必就是杀害甄宓的凶手……
更有甚者认为,甄宓与曹丕之弟曹植有情,曹植还为甄宓写过一篇流传至今的《洛神赋》。
这是真的吗?
历史总有一些解不开的谜团,帝王家的生死博杀无人知晓。
甄宓一生身不由已,她从未为自己而活,她是乱世中的可怜人,她是政治上的牺牲品。
洛水之上,佳人远去,生死离别,欲言又止……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