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生命的本质(下)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07:16 被阅读6次
74、生命的本质(下)

所谓生命的本质是「爻」,相对于现实的人的生命而言,主要是一种比喻。

一方面,其中的「生命」这个概念是广义的,泛指所有动态的「易」。而现实的生命,特指「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其中的「爻」只是借用。说「易与天地准」,但是「易」不是现实的天地。说生命的本质是「爻」,只是借用「卦」的「爻」来比喻现实的人的生命。「爻」足以模拟生命的本质。

如此解读下的「爻」,与「卦」里面静止的符号所见不同,它是活动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所谓「六虚」,就是「爻」流经的六个「位」。这样的「爻」,才是可以模拟生命本质的「爻」。

人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仅仅通过这个比喻,并没有变得更清楚。因此,《系辞》的既定任务尚未完成,还需要更加的深入。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月而不知。」,是直接揭示人的生命的本质。

这句话好像没有「主语」,就是里面的「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模糊不清。按照与上文的联系,如果「卦」象征人,那么这里的主语或者这个之,就指的是「爻」所模拟的对象。类似于人的生命里面的这个实质存在,「易」的内部有「爻」,二者相互对应,这就是所谓的「生之胃易」。

「人」里面的这个实质存在,《系辞》说没有人知道是什么。说的是远古的一个「谜语」,谜底是「思」,即主动的意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

「人」里面的实质存在是思想。智者仁人有自己的内在追求,因而得以认识自己所追求的部分;而许多人不过混日子,苟活虚度,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日用不知」。

「思」是主动的意识,独立于「人」,不受「人」左右,所以「百姓日用」的实际情况,其实是百姓根本不「用」,只不过「思」依然内在,时时刻刻自动运行。

按照与「卦」的对比,「思」不仅存在于「人」的阶段,即「卦」的「人极」,在「天地」二极的阶段,「思」依然存在。《系辞》说这时候的存在,也是生命。

也就是相对于「人」来说,生命存在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人」的寿命。其中大部分的情况,都并非表现为「人」,而仅仅表现为生命的本质,即「思」。

在《系辞》里面,孔子有一段莫名其妙(当然也难解)的长篇大论,原文的「引子」是: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表面看起来,孔子在解释《咸》卦九四爻,但是《周易正义》的观点是:「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认为这里有「思」,只是「未能一」。孔子的意思,则是说其中根本就不存在「思」。所谓的「天下何思何虑」,多了一个「虑」,实质是否定「思」。

孔子接下来信马由缰,脑洞大开:

「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圣也。」

孔子认为:天下的事情,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全部的行动,不过是对环境的本能反应;人类根本不可能达到「穷神知化」的境界。

孔子其实是在解释「谜底」,在借《咸》的爻辞,来解释「思」之所以「见仁见智,日用不知」的原因。

按照孔子的观点,人类不能认识生命的本质是「思」,存在客观的原因,也就是有外在的制约。

一是万事万物,自主运行,用以暗示「人」不能例外。

这是将「人」作为天下事物的一个分子来进行的说明。作为一位深入研究了《易经》的「善易」者,即使是在久远的古代,孔子这样的认识也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因为《系辞》已经充分表达了这些思想,足以形成笃信。

二是专门借鉴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用以说明「行动」只是动物的本能。

在这里,孔子特别针对人类趋吉避凶的特性,做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其中的动力或者说根源,仅仅是「利生」、「求信」,即为了「存身」,也就是「保命」。

三是对于人自主认识「思」的方法做了探讨。

孔子通过「致用」、「存德」这样通俗的语言,表明了遵循「思」来行动的方法和效用。孔子已经认识到,知道「思」的存在,并寻求按照「思」的指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是可行的锻炼思想的路径。而反过来,通过人为的培养德行,适应身体,又是强化思想锻炼效果的一种方法。

孔子甚至不惜推车抵壁,非常决绝的表示,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再没有任何更加有效的方法。「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最后,孔子也表达了自己的否定态度,就是人几乎不可能达到觉醒的程度。

所谓「穷神知化」,本身就是「圣人」的思想境界,当然常人难以企及。这与《系辞》的「故君子之道鲜矣」差不多,所持的都是一种对前景不看好的态度。

关于「君子之道」,「道」的本义还是「说」,没有必要玄化或者加上莫须有的哲学意境。

《系辞》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所以『君子』的话少啊。」就是俗话所说的「贵人语迟」。

《系辞》从「思」这个生命本质,世人均不自觉的背景下,忽然说起「君子」的态度,是水到渠成,完全符合语言的自然流向,非常合乎逻辑。

天下没有任何人具有对「思」的自觉,也就是说,无论「君子」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对牛弹琴。

不要寄期望于「君子」可能会滔滔不绝的诲人不倦。这不仅要担心语言被误解,因而遗害人间;还要避免无休无止的歧义,众口莫辩;更要防止披露了真相却吓死了宝宝,杜绝所谓正确的错误。

因此君子不得不「鲜」。君子只能尽量少说或者闭口不说。

相关文章

  • 74、生命的本质(下)

    所谓生命的本质是「爻」,相对于现实的人的生命而言,主要是一种比喻。 一方面,其中的「生命」这个概念是广义的,泛指所...

  • 75、生命的本质(下)

    在勇猛精进的同时,需要偶尔回过头看一看,想想路是不是跑偏了,以保持本性不失和不忘初衷。 从「易简」开始,《系辞》兵...

  • 生命的本质

    在古时候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大象鼻子的人说,大象是一个,是一条绳子。,摸到大象大腿的人说,大象是一条...

  • 生命的本质

    1998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演,那时这样的美国大片只能在称谓城市的地方观看,我所在的小县城没有像样的...

  • 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拥有过之后的素与简。

  • 生命的本质

    晨光初现,人不酣, 雨露沾窗,滴滴闪。 梦儿忽远忽近,迷糊不迷茫。 大好时光不浪费,分分秒秒享乐章。 歌里词美曲优...

  • 生命的本质

    对西方科学来说,生命问题是科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生物是活的,而组成生物的原子是死的,它们是如何由死变活的呢? 客观...

  • 生命的本质

    看,黑暗迅速淹没了天边最后的一丝光亮,年少时的迷茫犹如这漫长的黑夜,让我们找不到航行的方向。我们总要学会长大,并在...

  • 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平安,喜乐,祝福 神和蛇在拼音里面相差一个n,他们所代表的 确是截然不同的性质,神是光,蛇是暗,也就是撒旦...

  • 生命的本质

    没什么比 照顾一个将死的病人 经营一家快要倒闭的公司 谈一场没有什么好果子的恋爱 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4、生命的本质(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sz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