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05445/f86e7c2a6371dc55.jpg)
月考前一天晚上上自习,学生在自由复习,我坐在讲台上看书。
有几个学生跑过来问问题,我迅速把思维从所看书籍中拉回,思索学生提出的问题。
又有几个学生快步跑上讲台,我问他们是不是也有问题要问,学生“嘻嘻”笑着说想看看同学问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问的是2016年的一道高考题,题目大致意思是:西汉确定《五经》,没有把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论语》选进去,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因为是高考真题,答案是知道的,学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选择那个选项。
说实话,我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以往仅仅是根据答题技巧,排除了错误选项。
又有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老师,黄老之学后来为什么被老庄之学取代?
又一个高考题。我同样是知道答案,但从未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
因为多种原因,我们沦为了教书匠,对所从事的工作既缺乏兴趣,又没有激情,就更谈不上热爱了。
但这茬学生给我不一样的感觉。上课时,他们动静相宜,非常专注,又不失活跃,从第一节课开始,他们就对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善意,让我觉得他们对我非常地满意和喜爱。比如刚才,他们簇拥在我的身旁,好奇我和别的同学的谈话。他们一点都不吝啬对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当我在课堂上无意中提到我在追剧时,有人立即回应:老师真fanshion!有学生看到我手机屏幕上的照片,由衷地赞叹:照片好漂亮!还有我的科代表,那个长得五大三粗满脸胡子拉碴但操着一口标准的男中音普通话动作温柔文质彬彬的男生,总是满眼笑意工作无比认真负责。
他们给我的感觉很美妙,相应地,我也很喜欢他们。因为职业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但老师也是人,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对一个浑身毛病不尊重你也不珍惜自己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
因为对学生由衷的喜爱?还是职业习惯?我忽然觉得自己对他们所提问题的解答有点肤浅,我有必要再好好钻研钻研,给他们一个更好的解答。于是我告诉他们:容我学习学习,再好好回答你们。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高中生的历史教育要避免学术化。但高考题却时常在某个选择题里浓缩一篇甚至多篇历史学术论文。作为高中生,不可能去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只能使用做题技巧,结合所学知识和必要的逻辑思维,采用排除错误选项的办法,来得到正确答案。
现实如此,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并努力带领学生去适应。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搜索了关于黄老之学和老庄之学的学术论文,耐下性子,认真学习,消化大段大段的古文和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并努力将论文概括要点,转换成高中学习的语言,和大家分享:
所谓黄老之学和老庄之学,指的都是道家学说。前者称谓是因为道家学派尊称黄帝和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学说里有诸多冠名黄帝的文章,其实都是老子的作品;
西汉初年黄老之学繁盛,是因为“其君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缺乏创建国家和制度的实力,因此诸多规章制度,大都因循秦朝。所谓“因循”,即道家理念之一;又因为西汉初立,百废待兴,没有实力建功立业,于是“在上者不去兴功,在下者则不能旷务,各司所职,以维持运转”,所谓“无为”也,道家核心主张。
简言之,此时道家理论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强调“因循”和“无为”。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理念被儒学所代替,便由治世之术向治身之术转变,于是黄学淡化,庄学加重,开始向寿身养性、非世违俗、隐逸避世的方向发展了。关于这种转变,论文作者有一段精妙的比喻,想拿来和大家分享:“于是,黄老店字号未变,但已由官办变成了民营,于是根据需求者的变换来调整它的经营方向,开发出另一部分的仓储功能而形成另一特色的专卖。”
大体上,东汉之时,黄老之学治国的功能已经过时。
庄子将人生取向分为数类,在此不一一细数说,大体上倡导的是一种放达的生存观,后来其中一类还发展成了道教,追求养生之道。魏晋之时,对于道家学说的解释开发了思辨的深度,当时颇多放纵性情甚至行为放诞的狷介之士,从与世俗的对立中完成自我,从对礼教的否定中实现价值,在主体的独立与行为的放纵中,对抗浮滑的世风。魏晋之后,老庄之学已经淡散了愤狷的内容,而发扬了它本来就有的夷旷的精神,自此以后,不论是仕途失意的官僚还是科场蹭蹬的学子,都可以从老庄思想这里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慰藉,既能使个人的心灵得到超越,又能使社会内部的张力得到缓解。
论文作者在最后提到了理学家程颐,“或许在这以生命拥抱天理的道学家的人生意识深处,也密留了一块老庄的空间,以作为思路纠缠时的退路和意志不遂时的栖所。”“当然,这也很可能是我一个有失厚道的猜测。”
简言之,大体上以东汉为界,此后的道家侧重养生和治身。
而其间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政治目的决定了黄老之学的文化位置,而其文化位置又依其内涵的变化决定了其发展取向。”
在学生的推动下学习了一通,让我又有了码字的冲动。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吧。孩子听说了之后说:你应该感谢提问的学生。还真是这个道理,就让我以这些文字向我可爱的学生致敬吧!
至于另一个问题,我会尽快学习以弄清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5445/5b22f6f4653bdd9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