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带给人的喜悦,与时间无关
花4小时做一顿大餐
和用4分钟等一碗美味的面
同样令人欢喜
——《风味人间》
相信很多关注影视的朋友,这些天都被一个叫《风味人间》的美食纪录片刷屏。
一部美食纪录片能有各个影视类自媒体都打call,外加全民观看的效应,上次还是《舌尖上的中国》。
记得那时的自己还是众多海外饿肚子党的一员,只能看着电视,隔着屏幕流口水。流口水还不是最磨人的,最难捱的是这些美食纪录片带来的关于家乡的念想。
上次把美食纪录片推向我们的是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这次居然还是他们。果然,在拍美食这条路上,他们越走越远。
美食之美
上周很多自媒体对《风味人间》的评价是闭着眼都能打五星。
虽然我也觉得第一集非常好看,但是出于一种不知来处的逆(杠)反(精)心理,我决定多看一集再评价。根据多年观影经历,很多一开始很吸引人的作品其实不过是把所有的精华集中在开头,达到造势吸引观众的目的。
看过第二集,我期望《风味人间》不至于成为这一种。
可能是第一集所呈现的景象太过于波澜壮阔,以至于第二集回归家常之后显得普普通通,甚至故事有些过于冗长,而失去了做食物的本心。
为什么美食背后非要都有故事呢?没有故事的美食就不好吃吗?
看过两集之后,我觉得我暂时可以给它打四星半。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美” —— 每一帧都能做屏保的那种美。
将食物之美拍到极致,让生活之美从这里体现。如果要再说一个它的特点,不一定要用铺天盖地的情怀来形容,而应该是热爱。
吃货的自我修养
人间不值得,可我偏偏爱这人间爱的深沉,你要问我为什么?大概因为我的嘴里常含口水吧。
作为总导演的陈晓卿,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吃货。我对他了解得不多,只看过他去参见窦文涛的节目《圆桌派》。
在这个瞎聊天侃大山的节目里,陈晓卿像一位智慧和蔼的长者,又像一个温和可爱的朋友,而更多的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那以后,他在我眼里只是一个专注一趣的美食家。
不仅仅是爱吃,他还爱研究吃,各种民国吃货大家的故事他都能信手拈来。不论是沈从文,还是阿城汪曾祺,甚至再往前的《随园食单》,他都常常提起。
一个对美食热爱到这个程度,专注到这个地步的人,我很难想象他不热爱生活。
热爱美食的同时他也热爱纪录片。他曾在一个访谈中提起过,具体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真的热爱一件事,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那么不管外面的声音怎么样,自己总是对得起自己了。
这样的陈晓卿,拍出的东西很难没有温度。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果然,这部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自然的馈赠在勤劳的生命手里,绽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这部片和《舌尖》似乎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多改变。
我想相同之处大概在于主题上似乎还是有些千篇一律,记录拍摄和剪辑手法上也有相似。而不同之处可能是拍摄技巧和人文关怀这些相对外在的内容。
如果要说缺点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的。整个纪录片有一种美而空的感觉,看完之后没有引起思考,脑海中留下的只有美食的剪影。
当然,如果导演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美食,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美食,那么这部片子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务。
第一集的名字叫做“山海之间”,剧组真的是从西到东,从南到北,跨越山海寻找美食,涵盖了新疆、安徽、四川、江苏、台湾,甚至还有荷兰、西班牙等美食发源地。
整个画面除了美食,还有数不尽的风景,难怪很多人说,这不仅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自然风景人物纪录片。
显微镜头和各种慢镜头的应用将整个自然的变化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集叫“落地生根”,整体不管是立意还是美食都和第一集差了很多,看完第二集后脑中的印象比上周第一集的印象还弱。
只记得像宣传片一样的一群人站在一起笑着说方言。
就像是美食的推广片,不像是美食的纪录片。
可能这一集的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艺术还需要修炼,总觉得故事似乎没讲完,美食也还有些意犹未尽。想呈现的东西太多,抓不住的东西也就多了。
当然,也因为镜头语言的原因,很多寻常的地道美食都变得高级起来;再配合复杂的工艺,让整个制作过程以工艺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将“接地气”的食物拍得高大上的方式仿佛给了我一种来自中产阶级以上的视角。在每天都只能吃到这些东西的人眼里,这些食物也是这样吗?
这种中产阶级视角其实非常适应今天的观众群体,似乎有一种带着中产阶级式的欣赏门槛。
豆瓣上有一个类比我觉得非常精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都是非常出名的,但是王维的视角更像是一个贵族阶级对劳动生活的体会;而陶渊明的才是真正劳作之后对田园生活的体会。
诗作的高下都是由读诗的人来决断。同样的,美食纪录片好不好看,得由观众来判断。
好看一定是好看的,只是缺了那么几分粗糙热闹的烟火味。所有的情绪都像在演戏,美的不够真实。
作为一个食客,我只愿像第一集最后说的那样去传承美食,推广美食。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