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69128/d5f71105de8f7b62.jpg)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自古至今,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眼里的哲学也不一样:在哲学家眼里,哲学是研究人类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智慧;在政治家眼里,哲学是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学家眼里,哲学就是驾驭一切经济活动和现象的原理。如此等等,莫衷一是。但在凡人的我看来,生活即哲学。
生活是层次丰富的社会实践。《文子·道德》:“老子曰,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生活,就指的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也是人类这种生命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凡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生活分两个层次,生存和快活,其中生存是基础,快活是目的。《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这里的生活指出的就是人需要先生存,生存是生活的基础。宋杨万里《春晓》诗:“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此处的生活意指快活美好的时光,希望生活如春光一般美好而令人快活。因此,从这个层面理解,生活既是生存的实践,又是快活的实践,层次丰富。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面,那么,对应而言,生存解决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而快活解决的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活是矛盾叠加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就是矛盾的,生活本身也不例外。生活是矛盾的,常存在着A、B两面的对立,为了生存的快活,人就必须通过自我斗争和内外斗争,使矛盾的两面实现统一,促进生活和谐,达到生存快活。认识到这一生活规律,人在生活中就要掌握好生活方法。那么,最基本的生活方法有二,即自我斗争和内外斗争。自我斗争,即个体的人对于自身出现的A、B两面矛盾进行斗争从而实现统一的过程。主要的方式是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即通过对生活自身矛盾的观察后,对矛盾两面实现转化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而后创造相应的条件,实现矛盾的统一。内外斗争,即个体的人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斗争,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毛泽东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其意就在于人需要和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斗争”,而这种“斗争”的要义在于协调,即通过相互情感的认同,达到理性价值判断的统一,从而化解矛盾,达到内外关系的和谐。
生活是需要智慧的经世哲学。无论何种知识、哪种智慧,人们获取它,就是为了能够经世致用,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获取这些智慧,人们必须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究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获得“生活的真知”——即经世致用的智慧。那么,哪些是“生活的真知”呢?我想应当包含五个层面:一是本能层面,人必须要有反应健全的身心,没有健全的身心,人就无法正常存在,也无法获取智慧。二是技能层面,人必须要学会利用工具和劳动,也必须要掌握衣食住行的基本技能,如无这些技能,人将无法存活。三是习惯层面,西塞罗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能造就第二天性。人必须在成为自我的时候,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是规范层面,人是社会的人,必须严格遵循社会控制的基本规范,比如道德、法律等,如此,才能做好自己,成就生活的有序和安定。五是知识层面,《论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人因为学习获取知识的程度不同,会成就不同的人生品味,从而获得不同的生活境界。
生活是有得有失的取舍平衡。常言道:有得必有失。生活本是很复杂的社会实践,作为理性人,必须清楚地知道,生活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挣扎的。在起落之中,人总会面临各种得与失。古语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不会辜负人的,只有辜负生活的人。生活在让你不得不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总是给你一定补偿。比如你生病让自己健康受损的时候,你却能安然地进行休息,并借此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者反思自己的过往。当然,人在得到的时候,也总是会伴有失去的。比如一个演员成名了,得到了荣誉与地位,可同时,他也会慢慢失去自由的时间,甚至真实的自我。因此,每个人必须清楚这些道理,理智地面对。如何面对?我想最重要的是需要吸取“生活的真知”,采取平衡的方法,来达至生活的相对安定。不过,在这种平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具备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都说,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是不无道理的。
生活是多彩多姿的,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乌云密布,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五味杂陈,我想在一个凡人的世界里,唯有真实地活着,在生活的实践之中不断获取“生活的真知”,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定位,深刻地体会生活之哲学,运用哲学之方法,就能让自己的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达至一种平衡,从而收获一种快乐。
“大道至简”,生活即哲学,此种生活的智慧在于不执念一端,不做线段,也不做射线,而是做一条延展性很强的直线。
网友评论
但实际生活中,我不认为人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定力能在物质中保有一点清醒的“精神”……所谓的权衡,自省,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质。
不想举例,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
另外,除了凡人,还有什么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