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也被安利了不少的国产纪录片,多以风光和人文民俗类型为主。
而《舌尖上的中国》(下面简称“舌尖”)系列纪录片的出现,让不少观众对央视爸爸的印象改变了不少。
在主题宣传和现实记录的重围中,“舌尖”讲述的风味与人情仿若一阵清流。
它在b站上,也一度成为大伙的“年度下饭神剧”。
2012年,纪录片“舌尖”的突然走红,引起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高度关注。
它的出现,也对于央视纪录片在国内的推广程度提升了N个台阶。
不少国内外的观众看完节目后还专程跑到感兴趣的地方,“寻味”剧中美食,“品味”中华文化。
第一部的“舌尖”,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
然后第二部,虽然只有8.4分,与第一部还是可以比肩的。
到了第三部的“舌尖”,豆瓣评分大跳水,截止发稿前,只有可怜巴巴的4.8分。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既然换了导演,我们就忘了“舌尖”这个ip,应当以新的目光去审视“舌尖3”所探究的节目模式。
从南到北,从古至今,只为一口锅
看完第一集的朋友,都感觉自己被强行安利了一口锅。
就选题上,介绍“厨具”的变化与发展,这个选题一点毛病都没有。
想要吃到美食,就必须知道美食是用什么工具炮制而成。
此处聚焦的不是材料、配料和煮法,而是炊具、厨具。
尤其是“七灶孔”这个选材,更加让我感悟到中国人在制作美食过程中,“就地取材”的无穷智慧。
当然这一集的素材,也和第四集的选题“宴”存在了“景情交融”、“相互呼应”的地方。
就有点像是写作文时,素材与素材之间的“心照不宣”。
第四集主要是介绍“宴”与食物,而第一集中“七灶孔”的使用,也是为了“宴席”的顺利。
能被“舌尖”选为素材,就好比妃子被皇上翻牌宠幸一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情。
透过这种大众且免费的传播的模式,可以打开自身的知名度和普及度。
期间,最值得欢天喜地、捧腹大笑的,莫过于“花打四门”的失传与复兴的故事。
想知道,真正唤醒“花打四门”这个技艺的,到底是舌尖的节目组,还是他的徒弟。
故事本身的逻辑,我是真的不想深究了。
不是所有的带货能力,观众都可以接受。
别拿ip说事,当人物故事的体量超过了美食本身的意义,“舌尖3”大概可以改名成“舌尖上的铁锅”、“舌尖上的中医”。
真想去景德镇买个盘子,以表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然没有美器配美食,你们又得说我是一个俗人,没有精神层次的追求。
还想去买章丘买个铁锅,我觉得自己煎黄花鱼难吃,是因为锅不够深。
这个坑,真是挖大了,挖深了。
“舌尖3”的选材真是无所不至,“三无”口红的出现,令许多观众难以让人信服。
本以为中药口红,会是一个爆点,毕竟现在的口红化学物质太多了,舔多了对身体不好。
而中药口红走的“佛系养生路线”,未必能像卖了一辈子“稀豆粉”的木翠一样,被大众欣然接受。
节目主打的亮点与观众的G点,难以谋和的时候,就是考验节目组智慧的时候。
你要另辟蹊径,还是自掘坟墓,有时候,他们是一条路。
空山无食,食得其反,何以觅食
看过“舌尖”的朋友,都把它当成下饭剧。
然而美食纪录片游离在美食之外,没有了初心,却染上个人烙印,大众何以全盘接受?
在介绍藕的这一块,其实切入的角度挺好的,说的是采藕的过程。
既然要介绍美食嘛,必然得说一说它的采摘过程,这样才生动、有趣。
其中还涉及到了中国人民的劳作方式,知道有“南稻北麦”,却不知还有一个“藕”,也算是知识的扫盲了。
食材被借喻着人们对心中所期待的美好,也算是一种升华与点题。
只是,故事听多了,意义感受多了,美食的镜头就像“狼来了”一般。
听一个完整的故事,换得两三食物的镜头——冇瘾。
明明是两个“藕”的故事,中间却偏偏“离经叛道”的说一下“清沟鱼”的故事。
是不是在水中的故事没说完,就不能把“藕”的故事讲完整。
“全藕宴”这一部分,也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食物制作”镜头。
只是一个大全景后的特写,就有点儿差强人意了。
食物拍糊难道是为了赋予观众更美好的想象力?
前景的运用或许是为了展示拍摄技艺的高超?
主体食物的不对焦,是对了突出美食的周边。而非美食的本体?
连借口都帮忙“舌尖3”想好了,我也是用心良苦。
看一部剧,也是不容易。
从物到人,聚焦冷暖,感动中国
如果在介绍美食的过程中,可以感动到你,让你流泪,是不是就不枉此行了呢?
我们都知道,在电影界,票房卖的好四大类型之一,除了情怀,除了白日梦,除了重工业,就剩一个“失恋”与“分手”。
“舌尖3”的萌点,大概是想延续“乡愁”的泪点,说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看,今天“扣扣 舌尖上的中国”,不就上了热搜了?
“舌尖3”,充斥着政治任务的影子与国家的意识形态的踪迹。
“舌尖3”拍的美食,都很注重个人在食物里面所起的作用,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第五集的“舌尖”,说的是人生理念与美食文化的融合。
你以为说的是美食,其实说是人物价值观念的传播。
随手截取的小标题,到底是以小见大,还是大同小异的操作呢?
“舌尖3”非常注重以“人际关系”为媒介。
这一点,在以“宴”为主题的第三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除了纵向的饮食文化传播,“舌尖3”还涉及了横向的发展。
“舌尖3”在某些历史文化知识的科普上,还是挺争气和解气。
最近批评“舌尖3”的声音是真的不少啦。
怎么说好呢,红到一定的国民程度,批评的声音自然就会多了,毕竟关注度高了。
欲戴其官,必承其重,想要延续“舌尖”的ip,必然得承受的住压力和批评。
没事,还是多看看书吧,只看“社会学”和“民俗学”是不够的,再看看“生物学”和“历史学”。
想看你摔倒的人,很多。
想扶你起来的,也很多。
所有的恶意与不解,其实只是善意的另外一种别致的表达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