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月8日进驻简书平台以来,我共发了2940余篇小文或者系列短文,计文字189万个,估计到六周年之际,发文3100篇左右,文字会达到200万个,换句话说,近六年,每年写随笔类、评论类文章会在333篇左右,也就是说每日一篇。这还不包括一些名人、老年学研究类文章,像今年还有24篇,计3万字左右。其中这3100篇小文、系列短文经过文学性转化的应该在2000篇左右,文字会在100万字左右,比较符合已经出版的美食书籍《秦食南踪》要求的和正纳入想近年出版的随笔散文集《兰地儿》30万字左右。
目前,我在局里专门负责全市所有超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按回收率计算,应该是在6.6%左右。如此低的回收率,怎么好意思向诸位晒出来?更何况,这经过回收的30万字,还有很大可能或者说最终又成为垃圾。在泱泱大国的国度里,写作的成人估计比看文的还要多,你不想自己的文字成为“垃圾”,可在别人眼里是垃圾或者视同垃圾。中、小学生除外,他们还在课后会去图书馆看书,或求父母到新华书店买书后回来看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65aab735eac6263b.jpg)
我们的身体总归会成为一抔泥土,我们的思想也是,如果你写下的文字也成为泥土,甚至成为垃圾,你的人生还会有意义吗?
我想还是先按照浙江省生活垃圾四分类法来解说:
一是基本上做到了没有“有害垃圾”。如果这六年有这类文章出现,简书平台会给你锁文,对一些严重者还会惩罚半个月不能发文,所有在平台的文章禁止简友点赞。我被锁文的有三篇,其中两篇是写人为灾害的,大家都知道发生在2020年底的特大公共卫生事件,整整持续了三年,一篇是反映溪西龙头背年纪75岁以上的老年夫妻开面馆的故事。
二是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回收物”。前文已经说明,不再赘述。
三是通过反复修改或者时间沉淀重新发现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其它垃圾”。这个掺杂有“尼龙袋、废纸、泡沫”的垃圾数量,就比较多了,估计在100万字左右,最起码有80万,占比例在25%左右,这是一项对我来说,最为巨大的文字“修缮”工程,需要通过化整为零后再度化零为整的功夫。想象2012年前还有数个长篇都未去修改,这个文字修缮工程什么时候能真正启动?说实在,心里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随着日更文章的增加,“其它垃圾”也会越堆越多,一座小山没有,半个小山坡就够你爬或者在山顶坡边花时间去领会天地之真谛,所得的知识营养和感受体会用于把脚下的小山和半个小山坡清理掉。简单的填埋不是“其它垃圾”最好的方式,因为它占用土地资源,像网上的文字垃圾占用网络资源。今日最拿手的“焚烧”方式,效果特好,但会造成一定大气污染和粉尘污染,还会有二噁英的情况发生。
四是易腐垃圾,上海区域叫“湿”垃圾。其实就是居民家里的厨房垃圾或饭店、酒家、餐饮店甚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餐厨垃圾。令人欣慰的是,我还是基本做到了“干垃圾”,尽最大可能写成了“言之有物”的小文,或者在文章中传达了自己当时对自然界、世界和社会某个侧面的感受和体会。(未完待续)
陈水河原创于2023年10月13日早上。
注:在办公室写完此文之后,我终于不被垃圾所困扰,去再次考虑金秋纪实文学座谈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