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论语大讲堂
读《论语》 第六章 有余学文

读《论语》 第六章 有余学文

作者: 落叶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18:52 被阅读0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估计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基本要求吧。就是以孝、弟、谨、信、爱众和亲仁为本,如果还有余力,就学文。学文就是读书嘛。很明显,孔子是非常注重弟子的德行的。我觉得有点过于专重德行了。“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1]”钱穆先生的这个评价是非常准确的,如果太过于专重德行,说是有了空闲时间才来学习知识,那样的人,是没有什么能力可言的,估计也就是个“老好人”一个,而且也只能在“乡里”做个老好人。而现代都市人都觉得越来越忙,忙得连看书学文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那怎么办呢?听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说一个医院的急诊室每天都很紧张,不管怎么排,都无法满足需求。后来,找了一家咨询公司来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咨询公司来了以后,给了一条建议:空出一间手术室专门做为急诊室。医院方就感觉很纳闷,我本来就不够,你还让我空出一间,那不是更不够吗?不过医院照做了。说来也奇怪,空出一间后,情况就好转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老是觉得太忙了而没有时间去做一件我们想做的事,那就不去想,先去做。做着做着,时间就有了。

            德行重不重要呢?重要,这是肯定的。但是,不能等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点是不可取的。我认为是修德行和学知识就如一个人的两条腿,要一起发展,不能只专注一点,如果只专注一点,那就可想而知,走路都不好看了嘛。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更应该时时的学习科学知识。博闻,则心胸宽广;博闻,则志趣至高。

            当然,孔子说这句话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当面去问他。但我想,孔子也不可能真让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是在修德和学文之间,孔子可能更加倾向于前者一点,不是有一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是:“以德服人”吗?

            但是,在《论语》中,孔子还说了一句话,意思和这句话,有点相反的味道。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意思是:君子要广泛的学习一切知识,并且能够归于实践,见之行事,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而这里的知识在孔子那个时代主要是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2]”。这句话,孔子强调的是要博学于文,并用于实践,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觉上就是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没有回答。可能也没有人提出疑问,我姑且猜测一下,我认为,孔子的这两句言论之所以看起来有点矛盾,原因有两点:

          1、说话的对象不同。第一句,说话的对象是:弟子。这里的弟子,有两个意思,一、孔子的弟子;二、年纪幼小的人,即年轻人。而在我看来,这里的弟子,解释为后者更为确切。第二句,说话的对象是:君子。什么是君子呢?我觉得恐怕现在能够把孔子请到我们面前来,他自己都讲不清楚,到底君子是什么意思?哪些是君子的标准呢?反正,在我看来,君子是个没有缺点的人,而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所以,君子,估计也就是一个意念而已,因为在《论语》中,对君子的要求太多了,以后我还会说起。那么,这就比较好解释这两句话是否是矛盾了,答案是不矛盾。

          2、时间不同。我认为,第一句话,恐怕是孔子年轻的时候说的,而第二句话,可能是孔子年纪比较大的时候说的。而孔子的思想也是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些变化的,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

    [1],引自《论语新解》,钱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 第六章 有余学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uf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