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三出生于五十年代,排行老三,高大结实,走路生风,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刘老三在山西当过兵,复原后回家娶了一个结实利索的姑娘,他看自己的媳妇真好看,红润的面庞,两个乌黑的麻花辫,心里一阵欢喜。
结婚后的正月初十,母亲便与他分家了。刘老三仅分到十棵白菜,一个小小的油坛,底部糊着薄薄的一层荤油,一小袋玉米面,这些便是刘老三和媳妇要撑到秋收的所有了。刘老三的父母算是村里比较富绰的,在刘老大分家时给的东西要远远多于这个。村里有人问刘老三的母亲,这不是让三儿子饿死嘛,如何能熬到秋收。刘老三的母亲揩着衣角,擦起了眼泪,发泄了一阵,才叹气的说,
“这不是还有老二嘛,总得给傻子留点东西吧,还有老四也要娶媳妇了。”村里人便也住了嘴。
刘老二生下来没几天便发高烧,那时候是没钱去医院给刚出生婴儿治病的,本来已经咽气了,赶上下了一夜大雨,商量着早上雨停了,再把孩子埋了。结果早上发现刘老二居然还在喘气,尽管大难不死,但脑子烧坏了。刘老三比刘老二小一岁多,从小到大都很护着二哥,再加上他人高马大力气足,其他孩子最多嘴里喊几句“傻子”,不敢有再多余的举动了。
刘老三一点都不介意分家给的东西少,他认为母亲说的在理,自己有一身的力气,要扛起这个家了。
这一年是最难的,刘老三去砖窑摔坯子,这个活儿是需要力气和经验的。把砖坯子(砖形状质模具)横放,撒上沙土,用铁锨犁开一块泥巴,“啪”地摔在盒子里。泥巴少了,需要重新犁一块续上,泥巴多了需要用钢丝弓子刮掉多余部分,浪费时间。刘老三干这活得心应手,每次都是刚刚好。一天之后,刘老三看着坯块横竖成行的列队排在眼前,便想到当兵时列队的情景,心里喜滋滋的。
回到家,媳妇正在烧水做“空水汤”,水开了放一些菜丝,然后用筷子探进小油坛底部,再伸进锅里转几圈,看到几个油花漂在水面上。然后便开始贴饼子,提前和好的玉米面在巧女人的手里很快变成扁圆形,一个个黄澄澄的粘在锅边。
刘老三力气大但是饭量很少,就着“空水汤”一顿仅吃两个玉米饼,女人每天晚上贴六个饼子,自己每顿吃一个,剩下的两个留给刘老三第二天带到砖厂吃。刘老三看媳妇吃完一个后,他轻轻的再掰下来半个放到媳妇手里,嘴上说着“砖厂果园苹果可以吃了,我少拿点就行,你多吃点。”
这样的苦日子也一天天过去了,媳妇怀孕生了一个女娃,渐渐开始蹒跚学步了,刘老三逢人便说“这孩子走路特别稳,有大将之风。”
这一年,刘老三的父亲去世了,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走着走着就会跌倒,最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刘老三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他健壮的体魄和无穷的力气在亲人离去的时候根本无济于事。
很快第二个孩子降生了,还是女娃,媳妇和刘老三商量就两个女娃吧,不再生了,刘老三心疼媳妇,答应了。刘老三的母亲听说刘老三决定不再生孩子之后,便召集一众人马,来到刘老三家里抹眼泪。在农村没有男娃终究是受到排挤的,就连吵架时候的恶毒言语也是“绝后”。刘老三一阵心烦,闷闷不乐,媳妇哭着说,
“我们再试一次吧!”
刘老三没有抽过烟,但此时突然很想抽烟,拿起一根给客人准备的烟,抽了一口,呛得咳嗽起来,一直咳到眼泪流了下来。
刘老三接连又有了两个女儿,也就是说总共四个闺女,他认命了。紧接着计划生育一波又一波的罚款,刘老三拿着黑书包去缴罚款,里面装着自己卖力气赚的所有积蓄,他心疼,不过看着四个乖巧的女儿,他认为值得。
邻村一个远亲有三个儿子,见到刘老三的时候提议交换一个孩子,这样彼此就圆满了。刘老三回到家,对着四个女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终究哪个都舍不得,这件事情就此作罢。
80年代改革开放,村里人集资办起了橡胶厂,刘老三也来到橡胶厂工作,三班倒,剩下的时间,就在家里的田地忙活。家里地多,但孩子都还小,不过这难不倒刘老三,他一个人能抵得上三个农家“好把式”。此前大家种的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由于赚不到多少钱。后来开始种土豆,白菜等经济作物。土豆是在暑假的时候成熟,白菜在立冬的时候入菜窖,留到寒假的时候再卖,这样四个孩子的学费就有了着落。
刘老三的母亲去世了,给刘老二留了几千块钱和一套房,临死的时候声明“如果哪个侄儿照顾刘老二,这些东西就留给谁。”刘老三没有女孩,他知道母亲遗言在理,但他知道这几个侄儿拿到遗产后,很快就会把刘老二送到敬老院,他担心二哥受罪,提出自己照顾刘老二。几个侄儿说刘老三就是想要遗产,刘老三便主动提出自己不要遗产,一直照顾到刘老二不在,或者他自己不在了。刘老三的媳妇不理解,刘老三真诚的和媳妇说,
“你跟着我这辈子受苦了,我放不下我二哥,那么苦的日子我们都走过来了,你再帮我这次吧。”
刘老三的媳妇看着他,默默的点了点头。刘老二便一直在刘老三家吃饭,村里人都说刘老三真的很宠刘老二,把他当成孩子般待着。
刘老三在村里的人缘很好,谁家盖房,需要搬木头,砖等重物,谁家卖菜需要装菜车,他都主动去帮忙。有一次,村里老魏家的人去县城里卖菜,和县城的几个人起了冲突,眼看就要挨打了,刘老三刚好经过,高声喊,
“你们想干什么,欺负人还是怎样?”
刘老三眼睛瞪圆真的很吓人,并摆出了在部队练散打时的架势。可能被气势唬住了,城里人没敢动手。这时候村里已经把刘老三传成了世外高人,但是真的去问刘老三会不会功夫,他会挠挠头说,
“一点三脚猫功夫。”
刘老三酒量很好,年轻的时候没钱打酒,也就不喝。随着生活好了一些,他会在晚饭的时候喝些酒,从来不过量。夏天的时候喝啤酒,冬天的时候喝白酒,下酒菜就是花生米。刘老三爱吃花生,每年都要种一亩田的花生。刘老三酒量是多少,大家都不清楚,就算村里喝喜酒,几个人轮番灌刘老三,几个人趴下后,刘老三酒量愣是没见底。
刘老三的女儿们一个个去外地读大学,大女儿已经在医学院工作了。村里人都很羡慕刘老三家里出了四个大学生,经常会问,
“孩子读书这么好,随谁啊?”
“当然都随妈啊,我上那几年学都是在逃学。”刘老三红着脸哈哈大笑。
这时刘老三会眯着眼睛笑着说,
“等几个闺女都工作了,我就退休,也要像其他老头一样靠墙跟晒太阳。”
“三叔你真闲得住吗?”众人笑道。
“你们放心吧,即使退休了,谁有活也帮你们干。”
刘老三终归是闲不住,有一天他和村里几个人去县城揽活,脑出血,去了医院没有抢救过来,生命终止在了57岁,还是没有等到靠墙根晒太阳的日子。
刘老三出殡的日子,全村都来了。刘老二喊着“让我去吧,兄弟你怎么先去了?”村里人都抹着眼泪,感叹着“好人不长命。”
刘老三的媳妇悲痛欲绝,幸好几个女儿已经长大了,陪着母亲慢慢走了出来。几个女儿说在她们印象里,父亲从来都是精神能干的,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