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梁实秋

作者: 陶叶夭夭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2:28 被阅读43次

喜欢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真要提起笔来写一写, 倒不知如何下笔了。

文字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说法。读梁实秋先生的文章,透过文字你能看到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洞明世事,却依然热爱生活。

梁实秋,一位重视个人修养的人。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后座的人,把腿撑在前座的椅子上,旁若无人地抖动 ,这种人是不是很讨厌呢?类似的情况,想你也遇到过吧。梁实秋先生把这种人的丑态,用幽默的文字述诸笔端。细腻的文字描写,让你感觉好像自己就在电影院里,而那个讨厌的人就坐在你的身后。生活中旁若无人,不顾别人感受的大有人在。梁实秋先生用叔本华的豪猪的寓言,劝诫世人: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的提醒自己,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的伸张。

对那些在公共场合不顾别人感受,大声谈话的人,先生讽刺这种人恨不得嘴上再长一个扩大器。甚至让外国人疑心我们国人的耳鼓生得异样,那层膜许是特别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听见,所以说话总是像打架。

先生骂人都不带脏字儿的,出言典雅,骂得微妙含蓄 ,练就了骂人中的上乘功夫。被骂的人开始不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得不是好话,于是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先生还真是调皮呢!

先生用诙谐的文字,写人间百态。送礼,写信,寂寞,吃醋……生活琐事,顺手拈来,用生花妙笔写就,含蓄幽默,又发人深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先生是位惜时的人。如果先生不惜时,经典古籍 ,稗官野史怎么能顺手拈来?如果先生不惜时,叔本华、莎士比亚、济慈、雪莱……怎么会成为先生散文中的座上宾?说先生学贯中西,一点儿也不为过。

因为家庭原因,先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自身又注重品德修养,才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遇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季淑女士。伉俪情深,羡煞旁人。《槐园梦忆》中,先生记载了与妻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先生和妻子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彼此婚前已经见过,都是对方认可的人。婚后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的婚姻却是幸福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先生每天夜晚上班赶稿,工作完毕立刻回家,妻子总是靠在床上看书等他。先生是幸运的,娶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季淑知道公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的偏好,侍候唯恐不周。从喝茶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先生的父亲除了喝先生母亲泡的茶之外,只喝季淑泡的茶。

季淑怕狗,季淑酷涉山水。《槐园梦忆》中,对亡妻的生活琐事记载之详细,二人的感情可见一斑。

温文尔雅,幽默风趣,热爱生活,这就是我眼中的梁实秋。元芳,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梁实秋

    喜欢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真要提起笔来写一写, 倒不知如何下笔了。 文字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有“字如其人”“文如...

  • 我眼中的梁实秋

    初次接触梁实秋的文章,是通过韩寒。 前几年,看了韩寒写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他是一个八零后的愤青作家、赛车手,一副...

  • 文学知识4

    2101:梁实秋散文《同学》 2102:梁实秋散文《痰盂》 2103:梁实秋散文《健忘》 2104:梁实秋散文《影...

  • 《雅舍忆旧》完结篇

    程季淑在梁实秋的眼中是完美的,我试图从文字中寻找到他对妻子的不满,但一点也没找到。 她,孝顺老人。他们...

  • 我读梁实秋

    我是通过韩寒的一篇杂文而知道梁实秋的——“不能因为鲁迅骂过梁实秋,教材上就不出他的作品吧!”。当初的第一映像是:梁...

  • 雅舍小品

    不去论梁实秋和鲁迅的著名论战,不去管梁实秋满城风雨的黄昏恋,只谈论梁实秋先生的散文。 《雅舍小品》是我读过...

  • 梁实秋:我的忘年之恋

    如果说梁实秋是一个才子,似乎还不够完全。他其实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兼名士。他信手拈来一篇小文章,无不充满人生情趣和世...

  • 原创:我的榜样梁实秋

    梁实秋虽然出生在北京,但是籍贯是浙江杭州人,浙江真的是出人才的地方,所谓自古江南多才子,历史上很多知名人物,取得伟...

  • 不亦快哉

    今天浏览公众号推文,忽然看到一句“梁实秋教人如何骂人”,“梁实秋的有趣人生”…… 在我印象里,梁实秋一直是被鲁迅谩...

  • 也谈乡愁

    昨日惊闻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这位梁实秋眼中"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的才子走了,留下的是他身后等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梁实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l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