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法: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如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
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第17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如唐·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如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