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禅修心得

作者: 惟明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2:49 被阅读250次

            4月10日我和慈欣自青岛飞到台北桃园机场,再转乘一部车子,沿高速奔驰了大约3个小时,经7个多小时的飞机和汽车的长途旅行,赶到台中市的埔里镇正醒禅院,一同参加净光师父主持的四圣谛如来禅修。

    台中埔里正醒禅院

            这是一座占地十几亩地的不算大的寺庙。它背依遍满绿植、槟榔树耸立成林的高山,远望中台禅寺,是风水很棒的一座禅院。当地的一位出租司机说,埔里堪称是台湾的龙穴风水宝地。难怪虚云老和尚的弟子的再传弟子惟觉大和尚也会选中这里,兴建风格独特而规模宏大,拥有很多佛家宝物的中台禅寺。正醒禅院,建筑风格与大陆的多数寺庙都不一样,生活起居都很方便,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禅修生活方式。

            院子有木瓜、橘子以及其它一些乔木、灌木、草坪,还有一只温文尔雅的狗狗。走道、回廊、雨棚四通八达,即使在大雨滂沱的日子里,都出入无碍,甚是方便。卫生间、盥洗室、厨房、禅堂、大殿、男女居士楼、垃圾分类、各种标识、提示清晰明了,建设之初大约就考虑特别周到细致。空间的设计和利用充分有效实用且人性化十足。不过,以上这些不是我们此次禅修所得的重点。

            真正的重点和要点,是此次净光师父,在每天早晚以及早、午餐间四次开示,及下午小参的问答过程中,所受到的启迪启发亦或是法雨的净化和洗染。

    禅堂(图摘自四圣谛)

            这是第四次参加净光师父的四圣谛如来禅的禅修。之前的每次禅修,都被师父的深入浅出、深接地气的讲法触动、启发、打动、击醒,所以自2015年以来,我和慈欣共同阅读师父的开示录、聆听法音。坦率地讲,师父所讲的法与我们的根器和自性很相应,而且我们两人已经认定师父的法,是佛陀的正法传承。所以,这次禅修在2个多月前就确定要去台湾再度聆听师父佛法的开演。

            现将向师父汇报的十日禅修心得分享如下:

            这是第四次参加师父主持的禅修。前面的三次师父来大陆山东,青岛崂山两次,泰安石头村一次。与过往禅修不同的是,此次在群山环绕、绿树相拥、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一个清净道场-正醒禅院用功办道。

            一到寺院,手机立刻关闭并交由师兄代管,在经过简单的住宿安排及禅修要求及时间表说明之后。自19:00点就进入禅堂,进入指定的位置,和师兄们一起坐禅、听闻师父的禅修开示。明显比前面几次禅修严格、高效和严谨。感恩妙心师及众师兄们的精心安排和组织。

            经过近11日的禅修,身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涤荡。师父的每一次开示都讲得非常精彩、透彻,直接扫荡潜伏在不为自己察觉的心灵深处的晦暗,心头渐渐明亮、法喜渐生、身心从内到外都松弛下来。感恩师父的慈悲用心。

            感触和收获良多,其实文字难以一一精准诠释内心的感受,权且整理和摘录以下禅修心得。

    1。每日拜忏:

          之所以愿意一步步跟着师父禅修,是因为禅修期间满满的都是实修。

            而这次最让我震撼的就是:每日早晨的拜忏。它融轻、慢、柔的身法、拉伸脊柱及疏通全身经脉的瑜伽功法、融《阿含经》的修行心法、于一体的创新修法,极为落地、踏实、直指人心。刚刚开始的三天,由于对动作、节律、节奏、拜忏文字内容不太熟悉,会有分神、走想、感受不太深刻的困扰。第四天,在跪诵结束后,拜忏时闭合双眼、耳闻师父的唱诵、用心缓慢起手、合掌、弯腰、跪拜,在起起落落之间渐渐走入自心。如电影般回顾过往人事物的人生经历时,有一次突然忏悔之泪,若秋雨洒落,揪涤心房,为过往曾带给过孩子、亲人、父母、朋友的浅浅深深、大大小小的痛苦、烦恼、伤害而悔过。

            一通拜忏下来,身心顿时清爽轻盈舒畅了许多。这种触动并非每日都有。之后的拜忏中,再认真仔细地向内挖掘,又出现过两次程度不如之前的清理。怀着一颗平常心、平静的心,每日拜忏会不时扫除和涤荡此生及过往生命的恶业。

          回青岛后,为了便于我们两人坚持每天拜忏,慈欣还专门购买了两条尺寸刚刚好的拜垫。今后依照108回的第一拜忏目标精进。

    禅修后在捷运地铁站

          14日听师父讲法。似因前一日青岛的道格和慈思师兄签注到期离台,而感喟生命的聚散无常,师父即兴唱诵以叩钟偈为节律的涅槃之歌,声波在大殿里翻滚回响。幽远高亢、饱蘸慈悲、声如洪钟、撞击心灵。瞬间,全身如被闪电击中,从头到脚瞬间电麻如飕。头面皮下的肌肉顿时松弛下来。这大约就是那种“心开脉解”的现象吧!就在那一刻,仿佛了然感应到师父那颗慈悲无量、度诸忧悲的拳拳之心。

    2。行禅:

            过去的我,是个急性子,也许受日资企业影响养成所谓高效的习惯。工作、做事、走路、吃饭、喝茶等等都关注外在,因而常常忽略了内在的感受。喜欢读书、常用逻辑,而忽略了身心的觉知感受。常为世间的规矩、习俗以及自身的习惯所制约束缚。用师父的话讲,就是头脑和身心的封滞。因此,在处理工作、事业、情感等方面也显得仓促和不够慎密。

            以前的几次禅修,习练行禅,更多是形似而没有明白行禅(经行)提、移、落、触背后的深意,以为只是放慢节奏而已。

            这次则感觉大为不同。有几次走得特别用心,能清清楚楚得察觉到每一个动作步骤的长、短、快、慢,气息与提移落触之间在怎样转接相续、承启关联,对身体某些部位气脉的通滞有一定的觉受,念头的微小的波动或散乱,也开始有所察觉。整个节律、速度明显放慢、放缓,感觉到行禅对心性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十多天的习练,让我喜欢上了这赛似蜗牛行走的行禅。提---移--落---触。。。。。。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每一个动作的微妙觉受。

            我想就这样日复一日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在行禅过程中进入身心空灵、内外无物的如来三昧。

    3。吃饭禅:

            师父在每次早斋和午斋之后,通常都会做一些简短的开示。过去也读过禅门的一些故事,如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庭前柏柿子等等,可以说都快成了修行界人人俱知的“口头禅”。

          师父提示,吃饭的时候也是修行。从盛饭到吃饭,去慢慢对照佛经,留意和察觉自己的六根、六境、六触的运作机转。有了师父的提示,我从盛饭的时候就开始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几次自助食物多取了些,当把盘子放在面前的时候,顿时心生悔意,食物好像比肚皮要求的略微多了些,于是暗问自己,这不是看到食物后的贪心所致吗?不是随缘就近拿取一块儿水果,而是挑楝一个大一些的,亦或多取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品种等等,这些分明不是小小的贪心吗?

            放慢节奏,细细咀嚼,感受每一种食物。闻到香味、再送到嘴里。初期的咀嚼,滋味的生起;中期本味的浓厚;后期滋味的淡去;咽下时喉咙的瞬间觉受;经食管渐入胃里后,返升上来平时几乎难以察觉的回味。。。。。。一举一动之间都可以是覚照起心动念的修炼。

    4。禅修是为获得生命的自由:

            这一点感触颇为深刻。确如师父所说,如果禅修只是为了得到暂时的清净,一时的禅悦,那这样的禅修还是不究竟的。因为没有真正走上真正解脱之道,这好像似对我的提醒和警醒。

            回想自己参加过一个月的短期出家、二祖寺21天的禅七。陆续读过一些佛家经论,读看佛陀及一些大德的传记、电影,在心量和心性方面有一定迁善和改进,从文字层面和概念上,也对佛法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仍隐约有不解的迷惑,而且始终没有大的愿心发起。

            每次禅修结束后,会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心非常的清净、不急不燥。记得甚至还写过一段长长的类七律打油诗,总结那次印象深刻的禅修经历,以“下得山来皆清净,再入红尘誓不迷”提醒自己。然而2-3个月后,那种过往的惯性和习气,不时又有冒头的倾向。尽管也能自我觉察、反省,可惜多数还是属于后知后觉。

          这次台湾的十日禅修似一场及时雨,再次帮我清洗心灵,认清大脑和内心深处的运作机转。意识到自己有对把过往种种禅修的体验和经历,作为向他人炫耀或得到他人认同肯定,喂养自我不被认同恐惧的潜台词、潜意识。正真的强大,是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而只是坦然面对、接受、接纳眼前发生的一切顺逆环境。感恩师父!

    5。修行就是随时准备死亡:

          在我们过往的大脑中,我们或无意识,或本能的出于避苦趋乐,恐惧死亡而无视“无常”。其实我们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肉体随时随地在败坏之中,而我们不愿正视,通常选择回避。 总是把过往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当中一个不变的自我。当我们有了自我这个概念之后,就会陷入“见色是我,我所而取”,情感占有、怨恨执取等痛苦便随之而来。

    6。只有善待而没有期待:

            责人和自责就会生出苦涩。之所以如此,就是被既有文化价值的设定以及文化集体潜意识的制约给封滞住了,正因此身体、肌肉、气脉也被封滞住了。只要对因缘而生的过去和未来,不再执溺。了解这种五盖的制约,善待因缘业报,即调整看待人、事、物的角度,知道改变和变化就好了,接纳对感情联接的那种期待和依赖,就能够获得解脱和自在。师父提示得太好了!

    7。对任何境界都无所取着:

          只要能够认识到,所有的色受想行识升起的同时都已经改变、灭尽、止静,就会断并住于无相三昧(四念处),这样心的觉察力就会提升,逐步培养觉知,从而起观,再进入觉照,最终入大觉而见佛性。

          因此,保持明觉不动。无所取着,自觉涅槃,见到生命的真相-无相。所以,修因缘观,修四念处,方可见生命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本来没有面目”。

    中台禅寺前

    8。无始轮回谁是我?

            已解脱生死轮回的才叫菩萨。凡夫菩萨:是带着利他心而去布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菩萨,仅是菩萨的前行,尚在生死轮回之中。

            过往生命当中,路过寺庙、或遇大的灾难、或路遇有困难的人、或是学校也曾经根据自己的财力,做过很多捐赠布施。现在才清楚知道,那时还有“我做过捐赠布施,做过好事的念想”,甚至有时还会和熟人讲一讲。对照师父讲的这句话,真的还是很严重!

            带着利他心去布施尚属于凡夫菩萨,尚在生死轮回之中,何况还隐约带有自我“炫耀”,唯恐他人不知的希图之心呢?师父这一提点让我对“何为真菩萨”有了更明了的认识。

    桃园机场 抵达桃园机场

    9。忏悔不是谴责

          师父说,忏悔不是自我责备。比如强迫自己认错或者升起认罪感, 而只是警醒。警醒自己时刻卑下(谦卑)、慈悲、迁善。这一提点在实修过程中是何等重要!

    10。《阿含经》是佛陀所教的基础法、根本法。

            师父在《阿比达摩论》《唯识论》《疗愈学》及《四圣谛》基础上,融合成为一种新型落地的修行系统。通过念住对治散乱迷惑,而进入松、静、觉、明。由四念处而至七觉分,从而最终得以究竟解脱。师父经年研究体证而逐渐成熟疗愈九阶系统法教,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现代人,真是一场场及时雨。它可以驱除我们的心灵的晦暗,拨云见日,抵达光明。

    禅修后于陶瓷博物馆

    11。没有法是无法修行的:

            如果没有佛陀的正法,仅仅依靠打坐禅修是无法真正解脱的。

            佛陀时代及之后的两千多年,法的传承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比丘之间的面面相授。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是在五早大师所写的《阿含经论》玄奘大师翻译的《唯识论》,龙树菩萨的《中观》、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基础上整理出来,是对佛陀原始如来禅的如实记载。因此,《阿含经》是最接近佛陀真正法意的一部经典。在过去曾经被忽略了的一部经典。 “六根善调服”就是对生命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是对过往佛法经典的认识的一个大的反转。

            师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反反复复把经文吃透悟透之后,再传授给我们,真得太幸运了。

            在修行上,依据正法跟随明师,要少走很多弯路。

    12。刚强与防卫:

            有一天早晨,师父讲法。精讲“刚强难调”时,像触动了什么机关。表面的刚强,一定会转变为内心的防卫。如不愿意臣服、认错、辩驳、否定等等。随着师父的慈悲空幽、婉转触心的《涅磐之歌》唱诵,反省忏悔泪水不禁雨落。。。。。。瞬间从头面到身体四肢,一下子松动了!那种兀然舒畅的特殊体验,如果不是现场听法,大约不会有如此特别的感受。

            如果没有不断向内刨析的心忏,怎会降服自我的倔强刚强,怎会让心变得柔软慈悲?

    “九段”居士服店

    13。实实在在的修行:

            整个禅修过程,拜忏、坐禅(十六特胜)、立禅、行禅(提移落触)、吃饭、出坡、开示等等环环相扣。于动静微细之中,不断体验察觉自我的起心动念,留意贪嗔痴慢疑而引起的各种觉受,也不断地修剪自我生命中的杂草和荒芜。

    台中禅寺外景

            禅修期间,或听经闻法,或静默远眺云山寺树,偶有感触。特录如下,以示对此次禅修的纪念和怀想:

                      清净忏(一)

    今与慈欣赴台中,听经闻法为清明。

    闻师四谛清净忏,身形消融心安然。

                      清净忏(二)

    清晨雾霭锁绿苍,莺啼鸟转寺间藏。

    寅时拜忏起落转,清净忏悔清静还。

                        眺中台禅寺

    正醒禅院眺中台,乌云漫卷迫天来。

    莲花金顶世人展,四谛九阶师父开。

                        正醒禅悟

    群山莽苍倚晚霞,万家灯火点星粘。池蛙咕鸣声声漫,唯盼迷人早醒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ololo_f36b:随喜赞叹师兄的坚韧愿力和精进不退转!🙏🙏🙏
        惟明居士:@sololo_f36b 感谢师兄的鼓励!共同增上!同证菩提。
      • ee657f0647d6:感恩分享🙏随喜赞叹这对法侣的精进👍
        惟明居士:@__2b9b :共同努力!

      本文标题:十日禅修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hc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