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带你去李娟的《冬牧场》避避暑!

作者: 左左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5:3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百家号、豆瓣,账号:左左爱读写,文责自负。


今年,我爱上了李娟,一见钟情,还相见恨晚。

文如其人。李娟的文字,如她的名字般朴实、纯粹,又如她的笑容般温暖、豁达,就像一股暖流,缓缓流经心底。

最近,继《我的阿勒泰》之后,我又翻开了李娟的代表作——《冬牧场》

这是一部记录哈萨克族牧民冬牧生活的长篇纪实散文。为此,李娟曾跟随牧民深入冬牧场生活了三个月之久。

读这本书,我总在不经意间满含热泪,只因在那天寒地冻、凋敝萧瑟的冬牧场,总有一束阳光借由李娟的笔尖倾洒而来。

那便是哈萨克族人刻在骨子里永不泯灭的生命力。周而复始,艰辛劳顿,他们却始终不息。

走吧,在这个炎炎盛夏,我带你去李娟的《冬牧场》,褪去夏日的疲乏,唤醒涌动的生命。

01  荒凉是它,蓬勃也是它

一走进冬牧场,你定会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孤寂与苍凉。

“一个人牵着驼队,孤独、微弱地走在沙漠中,整面大地空空荡荡,天似穹庐,唯一的云停在天空正中央。那是一团台阶状的梯云。前后无人,四顾茫茫。”

千百年来,哈萨克人就是怀着这般心境,孤独地穿梭于同一片绵延千余里的大地。

而生存条件最恶劣的,就是此刻你脚下的冬牧场。这里,干涸贫瘠,黄沙漫漫,杳无人烟,最是荒凉。

但稍加留意,你又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涌动着的生命。你的心也随之狂跳不已。

就拿羊来说,它们与牧人一样,恪守季节的指令——“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

因此,你眼前的羊群,大多有孕在身。

它们经历长途跋涉,熬过寒冷与饥饿,最终在雪地上孕育出新的生命,宛若盛开在雪山之巅的雪莲花。

还有刚出生的小牛犊,天天挨饿受冻,因为母乳大多被同样缺乏营养的主人抢走了。

可不过三四天,它们就满世界撒欢;十来天,便能自己吃草养活自己。

难怪李娟感叹:“生命远比所看到、了解到的更有希望。”

你若是踩着李娟的脚印,漫步在茫茫荒野里,还会邂逅更多的惊喜。

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竟像玛瑙般斑斓光滑;再捧起一把黄沙,放在夕阳下,那沙粒竟闪着透亮的光;又或轻轻俯下身,拾一株枯草,却毫无萧瑟之相。

这一切都算不得耀眼,可置于这单调寂静的天地间,竟令人心襟荡漾。

这便是满目荒凉却又生机勃勃的冬牧场。

荒凉是它,蓬勃也是它。就看你如何看它了!

02  孤寂是他们,热烈也是他们

跟着驼队,骑马走上三天,我们便可和李娟一起来到冬牧场上的居麻家。

居麻家的冬牧场有三万亩,却只住着八个人;而方圆几十万亩的牧区内,也不过二十来户人家。

这里距离最近的村子两百多公里,没有网络,没有人烟,没有外界的消息,几乎与世隔绝。

和所有牧民一样,居麻一家的日常除了解决吃喝拉撒,就是围着牲口转。

渗入骨髓的孤独与死寂,难以言说。

然而,一旦走进他们家,你便会和李娟一样,心窝子瞬间热乎起来

十九岁的大姑娘加玛自在又快乐。早上一醒来,她就跟个小女孩似的,钻进爸妈的热被窝,黏着爸妈撒撒娇,嬉闹一番。

而居麻——一个牛高马大的五十岁男人——也会这一套。放牧归来,他一把搂住妻子,娇滴滴地唤着“我的老婆子呀”。

而向来沉默寡言的妻子,也一反常态,搂过居麻“吧唧”亲上一口;加玛在一旁笑开了花儿。

到了晚上,一家子挤在一张床上,盯着如雪片般的黑白电视机,目不转睛,虽然信号时断时有,虽然只有汉语频道,而他们根本听不懂汉语。

若是来了客人,那更是“热”得不行。主人家热情似火,客人们则热情洋溢。

虽说缺粮少食,但只要有客人上门(大多是找牲口或迷路的陌生人),主人家就恨不得掏空家底,拿出最大的热情款待。

一群人围坐一团,大口喝茶,大口吃肉,弹起冬不拉,唱着歌,跳着舞,好不热闹。

置身于此,你还能不热乎?

这便是孤寂而又热烈的牧民。孤寂是他们,热烈也是他们!

凭这热烈,便可抵一切漫长的孤寂。

03  被捶打是他们,深爱也是他们

当然,可能待不了几天,你就想逃离,因为冬牧生活之艰辛,远超你的想象。

首先,你不得不生活在羊粪堆里。

为了御寒,牧民们都住在“地窝子”——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由羊粪块垒起来的地坑。

羊粪渣随时可能掉落下来,钻进你的脖子,又或掉进你的茶杯。

你也别指望洗头洗澡、穿干净衣服。

光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饮用水,牧民们每天都要长途跋涉才能找到足够的雪(冬牧场虽冷,雪天却并不多)。

你更别指望吃上什么美食。整个冬天,除了几颗白菜土豆,没有任何蔬菜瓜果。

一日三餐,只有晚餐是正餐(通常是拉面),三四天才能吃上一顿肉;其余两餐就靠热茶泡干馕对付。

你还得忍受极度的寒冷。

这里,气温通常都在零下四十度,没有任何供暖。任凭你把自己裹得多么严实,都难以抵挡刺骨的寒气。

更别提马背上的牧民们。他们每天都要暴露在这冰天雪地里,从日出到日落。

然而,一旦见识过牧民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你又定能在这荒漠里重拾对生命的渴望,甘之如饴地接受冬牧场的捶打。

就像居麻告诉李娟,“在这样的荒野里、这样的冬天中求生存的话,不能忍受痛苦是要遭受鄙夷的。”

每天,牧民们都要拾掇半天才肯出门(明明根本不可能碰到任何人)。

他们要把破旧的靴子擦得锃亮,把干得发硬的头发抹得油光,把脏得不行的衣服弄得平整。

姑娘们会戴上心爱的首饰,虽廉价又粗糙。然而,你会惊讶地发现,在这荒野中,那些假首饰“简直如同另外的太阳和月亮那样光华动人”。

人们也会想方设法“装扮”寒碜的“地窝子”,给丑陋的粪墙贴上废纸,给破烂的桌子铺上毡布。

他们还随时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像是要接受贵宾的检视一样。

若是再体验一下跟着姑娘小伙去放牧,你更是会惊叹于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始终葆有的对生命的热烈以及豁达。

赶羊的小伙子骑在马背上,迎着夕阳,策马奔来。他一边大声唱歌,一边快马加鞭。那歌声响彻大地,热烈明亮。

跟在羊群身后的姑娘也亮出歌喉。她的歌声就像一朵玫瑰花,绽放在这悠远的天地间。

唱到尽兴处,姑娘踮起脚尖,绕着羊群翩翩起舞,仿佛雪地上的精灵。

当你抬头四顾,除了眼前的羊群,头顶的天空,满目的云霞,再无一物。

这一刻,造物主醉了,失手打翻了天地间的调色盘,泼洒出一个清冽醇香的冬牧场。

我猜,你定已热泪盈眶,内心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对生命的虔诚以及对生活的热望。我又何尝不是?

这便是被冬牧场捶打却又始终爱着冬牧场的牧民,虽艰辛劳顿,却始终热烈豁达。

被冬牧场捶打是他们,深爱冬牧场也是他们!

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冬牧场,你我也有。

只是,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冬牧场吗?

04  写在最后

我们的冬牧场之行即将结束。牧民们也将继续北迁,去找寻新的水源与绿地,寒冷终将过去

李娟在书中写道:“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而“寒冷终将过去”,便是牧民们燃烧在心底的那一团希望,虽是微弱,却足以抵御一切。

愿你我不虚此行,重拾希望,笃行在自己的冬牧场上!

相关文章

  • 2020年阅读书单

    李娟(十本)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冬牧场》、《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九篇雪》《我的阿勒...

  • 冬牧场-李娟

    李娟讲述新疆牧民在冬季把牲畜迁徙到偏远宽广的草原上放牧的生活。这样为期三四个月的放牧是异常艰辛的,住在狭窄拥挤的用...

  • 李娟《冬牧场》

    看完《冬牧场》,李娟的风格和文字让我觉得很不错,那种感觉很奇妙,感觉就像能抚平自己烦躁的心一样,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 李娟《冬牧场》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一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

  • 《冬牧场》by李娟

    《冬牧场》是李娟为了参与《人民文学》非虚构类写作计划的作品,和之前的“随意”之作不同,这本书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产物...

  • 《冬牧场》李娟

    2018.12.24 1.语言文风让人感觉很舒服 2.迁移的牧民真的很辛苦啊,为了放牧让长途跋涉,寻找水草 3.作...

  • 李娟的《冬牧场》

    我记得去年开始读《冬牧场》的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寒意,翻开这本书,读两章,又不得不放下。 为什么?太冷了! 读李娟的...

  • 李娟的《冬牧场》

    5月2日在辰山植物园参加亲子露营。 太阳落山后,气温降得明显,得裹着小毯子小被子才能在室外行走。 不到八点半,我就...

  • #日更#《冬牧场》读后感

    冬牧场-李娟 作者跟随牧民一家,深入阿尔泰深山牧场,在冬窝子里渡过了让人难忘的一个冬天,四个月的时间,李娟把他们生...

  •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每一个匆忙的都市人,都应该看看这片金黄的

    不记得从何时起,疯狂迷恋上了这个名叫李娟的女生,从《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为起点,一路走过了《冬牧场》、《春牧场》,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我带你去李娟的《冬牧场》避避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jw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