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译】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
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
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背景】这首五言律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大概是长安科举时给越中家属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早年屡试不第,直到干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后在蜀劝王建称帝有功,官终前蜀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谥文靖。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5408/32a926863137d4ce.jpg)
【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寂寞秋夜,瑟声悲怨,风雨同哀。
楚角苍凉,孤灯独坐,一钩残月挂柳梢。
芳草迟暮,故人不再,雁南飞。
这首诗可以说是把古代别离、行旅、寓居中,惯用的一些凄凉意象一锅端上。如瑟,夜,风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柳),暮草,秋雁。
在此种境况下,怎能不思乡?怎说韦庄这个“北漂”不是一个苦字了得?!
是韦庄喜欢北漂、呆在长安吗?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从韦应物到了第四世孙这一代,已经败落,韦庄一直想中举入仕,重振韦家。所以一次次北上长安赶考。
说不是,是他一次又一次不中,而且唐末很容易碰上个黄巢起义、藩镇战乱什么的,搞得回不了浙西的家中。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与《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的意思貌似很相近,但其实大不同。
王湾身处盛唐之时,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那么就请北归的大雁,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而韦庄在唐末乱世,乡书寄不出去,故人也来不了,连秋雁都南回了。这是何等的糟糕!
急有用吗?没用。那只能以诗寄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