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一书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那么,自律到底是什么呢?
我浅薄地想,所谓自律,大概就是管住自己的动物性。
而书中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在这里我想加上一条——自我更新。
与此同时,书中还针对自律给出了四项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顾名思义,就是说,当我们想要立竿见影的获得一些东西,或者想要快速摆脱某些痛苦的时候,反而要提醒自己延迟这种想要立即获得满足的迫切心理。
不贪图暂时的安逸,不逃避可能的问题,重新评估人生当中那些快乐与痛苦的标准,重新理解人生当中那些快乐与痛苦的含义,并重新设置它们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先后顺序。
我们的古圣先贤曾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想要践行推迟满足感,我想最需要的莫过于耐心,这种耐心不是克制。
克制难免会让人觉得痛苦和压迫,于是就很难坚持,或者就算坚持,也做不到专注。
可耐心,它是在自己意识到某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后,心甘情愿地做出的积极选择。那耐心从何而来呢?它是天生的吗?我依然浅薄地认为,它是从逆境中磨炼出来的,从痛苦中修炼出来的,从智慧中提炼出来的。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讲“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所以,从现在开始,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开始锻炼自己的耐心吧。比如吃东西时,不用选择先吃好吃的想吃的,比如育儿的时候,不要期待任何方法都能立竿见影,比如当你开始努力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问为什么还没看到效果?
承担责任,责任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感觉沉重,好像有座山甚至许多座山压在自己的肩膀上,当然,尽管如此沉重,许多人仍然尽自己所能的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
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责任感出现问题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有些人习惯于为自己强加责任,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然后在自怨自艾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有人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和上一种刚好相反,认为任何问题的发生都和自己没关系,一切都是外部环境、客观因素造成,最后在自己的固执己见里无药可救。
我认为,不管我们到底属于哪一种,也不管我们有多少责任要去承担。我们最先需要承担起的,是对自己的责任,是自己作为一个只活一次的人,如何才能不辜负自己生命的责任。
因为我真的不认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都没办法负责的人,会有能力、有勇气担负起其他的责任,就算担负的起,那结果也未必令自己满意。
所以,先确定好自己对自己有哪些责任吧,并为了这责任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努力,比如,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逃避问题,不害怕痛苦,不拒绝改变。
忠于事实,所谓的忠于事实,也很好理解。就是不自欺嘛,在看人看事、待人处世的时候力求真诚客观。实事求是,谢绝虚假,因为我们只有足够了解事实,才有能力得心应手的解决问题。
但在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要保证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才会知道如何根据现实状况要求和改变自己。
在讲这个原则的时候,作者说,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
那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就需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我们的努力程度越高,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
试想一下,当我们想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导航不给我们提供准确的路线,我们该如何到达?为了到达,我们又需要浪费多少时间呢?那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作为自己的导航,怎么可以不去努力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呢?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我们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
保持平衡,保持平衡就像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避免过犹不及,防止物极必反,任何事情自己要把握好一个度,所谓合适的极致。
比如,我们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
我们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既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说到这里,相信你和我一样,感叹自律的不简单和不容易,简直就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啊,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在不断地给予自己足够的勇气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好让自己拥有判断力。
我特别喜欢我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看到的一段作者引用的祈祷文“请赐予我平静,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为什么提到这段话,是因为我觉得想要做到这些,自律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拥有自律的人生,平静、勇气和智慧,更是与之密不可分的。
关于自律,就我自己而言,话题的结束,正意味着决心和要求自己必须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开始。
我大概是在三年前开始坚持早起和阅读、减肥的,那时候就有了解我更早行为习惯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现在看上去很自律啊,闲的吧?”
本来我是想回怼一句“你知道这世界上多的是比你优秀忙碌却比你自律的人吗?你知道这世界上也多的是比我平庸清闲却比我懒散的人吗?”可最后,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对方无奈地笑了笑。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说,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换言之也就是说,那些曾经或现在难以做到自律的人,是因为对自己缺乏认可和肯定,可当我们断定无论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仍然有权利也可以成为自己心中那个有价值的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任由自己随波逐渐或者随俗沉浮。
所以,要想自律,先从肯定自己的价值开始,越肯定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就会越自律,而越自律,也就自然而然地对自己产生更多的认可和肯定,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或许我们都该庆幸,庆幸只要自己愿意努力,由内而外的改变就在眼前。
在自律的路上,我只不过是刚踏上旅程,毫无疑问,我应该继续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