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鲍昆山《孔子传》梗概(二)

鲍昆山《孔子传》梗概(二)

作者: 暇思芸悟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21:29 被阅读0次

    孔子在宋国迎接自己的弱冠之年,弱冠(20岁)之后,孔子与宋国亓官氏家族的一个女子结婚,婚后不久又回到了鲁国。回鲁国的第二年,孔子的儿子出生了。鲁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孩子,派人给孔子送了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非常欣喜,他想起17岁那年受辱的场景,看看今天鲁昭公送来的这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当即决定,儿子的名就叫鲤,字就叫伯鱼。鲁昭公赐鱼,让孔子感到光荣,更让孔子对鲁昭公充满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伴随了孔子一生。

    三年之前,孔子17岁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家臣阳货都看不起他,根本就不承认他士的身份。三年之后,国君鲁昭公为什么要对一个刚刚20岁,尚未出仕做官的年轻人如此恩宠和重视,给予他这么大的礼遇和荣耀呢?答案只有一个,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学问水准,足以获得当政者对他的尊重。孔子能够获得当时上层社会的认可 ,在那个时代,只能是六艺。可见,孔子到了20岁的时候,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了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了。

    鲁昭公给他送来的 ,实际上不是一条鲤鱼,而是:一,士族的身份证;二,进入官场的候补证。获得国君的认可和褒奖,几乎相当于通过了后世科举考试的(廷试)殿试。孔子在鲁国的前程,终于曙光初现。

    鲁昭公赐鱼不久,鲁国的执政上卿季平子就聘请孔子到他家去作委吏(仓库保管员)。第二年,孔子又做了季氏的乘田(管理牧场)。孔子当时做这样位卑而禄薄的职务,非常认真,司马迁说他“料量平”,“畜蕃息”。

    孔子因其才能和德行,从委吏到乘田,最后,得到当政者的赏识,甚至得以进入太庙,协助祭祀礼仪。这表明他已经进入上层社会。就这样,孔子一边为官谋生,一边坚持学习,向着人生和学问的深度掘进,一个思想的大师、道德的圣人,就要出现。

    孔子之所以由凡人成为圣人,无他,好学而已。孔子曾自信的说:即便十户人家的小村邑,也一定有如同我这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爱好学习罢了。好学,一切缺点可望改掉,一切不足可望弥补。一般而言,聪敏的人大多不好学,不刻苦;地位高的人大多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能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比较难得的。孔子的好学还体现在外出求学,30岁之前,至少两次出国,第一次是19岁的时候去了宋国。第二次是去郑国向子产学习。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孔子恭敬侍奉的老师,有老子、蘧伯玉、宴子、老莱子、子产,还有孟公绰。孔子和子产是一对忘年交,是典型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产去世的消息传到鲁国,孔子哭着叹息说:“古之遗爱也。”(子产这样的人,是伟大的古代文化培养出来的一个仁爱之人啊。)

    子产去世这一年,孔子刚好30岁。经过多年的磨砺和上进,30岁的孔子终于步入他的而立之年。

    怎样才算立?两个指标:一是社会的认可,二是自身的境界。孔子三十而立,社会认可的标志性事件是,参与会见来访的近邻大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及其名臣宴婴。孔子的立,主要体现在他自身精神境界的创立。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求索、思考,他创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孔子在此时弃官不做,辞去了在季氏家的职务,创办了“私学”。以便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能相容不悖。孔子之前的学校都是官办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主要教一些周礼、一些《诗经》,还有基本的从政能力。这叫官学。孔子是私人办学,所以叫私学。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头脑,有眼光,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有价值判断力。并以此去甄别、判断,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光有知识,只能算是立起来的“书橱”。

    孔子创办私学,首先解决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孔子的学费并不是统一标准)。其次,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通过私学这条道路,他的职业和事业实现了最好的结合。他用自己的方式,介入政治,干预社会,推行主张,宣传思想,实现理想。孔子的私学,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独立知识分子。独立知识分子的出现,表明这个社会有了道义的阐释者、承担者和弘扬推广者。

    孔子创办的私学,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学”。大学的内涵,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对于技术的学习,而是提高德行,是养成人格,然后改造社会。这种学问的目的,就是学着让人“大"起来。如果没有学着让自己大起来,那就是小人;如果学着让自己大起来了,那就是大人,君子。所以说,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它立足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让人学会对世界上纷纭复杂的事物做判断,同时培养人的高贵品性和气质,养成人的大眼光、大境界、大胸襟、大志向。用现代的话,孔子私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让人“成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孔子的私学,生源很复杂。《论语》里面有四个字:有教无类。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孔子之前,非贵族子弟是没有受教育权利的。孔子的有教无类,让各个阶层的人、各种出身的人都来受教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使中华民族从一个愚昧的时代进入文明的时代。孔子教育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禀赋、性格给他们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施以不同的教法,这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有两个贵族子弟: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在这两个人和鲁昭公的帮助下,孔子到周朝国都洛邑向老子求教。鲁昭公在孔子人生的两个最关键的时刻,都帮了孔子,而且都有象征意味:“一条鲤鱼”象征着国家、政府对孔子身份、地位的肯定。由此奠定了孔子在鲁国的地位,并为他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搭起了上升的阶梯。这次孔子外出向老子求学,鲁昭公提供的“一乘车、两匹马、一竖子”,象征着国家、政府对孔子创办的私学的肯定、承认和支持。孔子所办,虽为私学,却获得了公家的首肯。

    孔子到了周,见到了老子 ,向他学礼。老子说:“君子如果时运好,得到明君的帮助,就可以出来做官,做一番事业;如果时运不济,没有明君,那就不妨随波逐流,一切听之于命运。”老子提醒他:知道进,还要学会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坚定,还要学会灵活……这种教导,对于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30多岁的孔子来说,是非常及时和有益的。孔子性格中的弹性,与世周旋,就是受了老子的影子。孔子从洛邑学成归来后,私学的境界又提升了,名声更响亮了,规模更大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鲍昆山《孔子传》梗概(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ue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