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会员优秀文集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
他披圣人衣 行篡权事 落得身首异处 横死留骂名

他披圣人衣 行篡权事 落得身首异处 横死留骂名

作者: 锦瑟酉娴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1:13 被阅读215次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历史的精彩就在于,他往往出人意料。白居易诗中的两个人物:周公与王莽。他们在当时,一个被疑作可能篡权人,一个却是高尚的礼贤下士形象。如果他们死得早,就无法知道他们的真实内心,究竟怎样。他们都没有“及时”死去,让这出戏演出了结果。

周公后来成为了人们心中,伟大的圣人。扮演圣人的王莽,却是一个篡权的盗国贼。要知道,王莽这个真正的伪君子,演得很辛苦。很可惜,一朝败露,全盘皆输。

王莽在王氏这个高门大族中,显得格外低调,不张扬。父兄早亡,他与叔伯一起生活。他儒雅知礼,为人谦恭,行为检点。

王莽

在伯父王凤生病期间,他衣不解带,端汤喂药。伯父王凤深受感动,觉得王莽的孝心可嘉。临终前,王凤向皇帝推荐了王莽。于是,二十四岁的王莽,有了一个黄门郎的小官职。

王莽的仕途道路,升迁很快。由于王莽仁心外显,人人称道,使得位居大司马的叔伯,俱皆举荐。王莽以自己的俸禄,无私助人,帮穷解困,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在汉成帝一朝,就是王氏天下。王家一门,九人封侯。得意之时,王莽也从未表现出,傲慢无礼相。即使在汉成帝驾崩,汉哀帝即位,新的外戚崛起时,王莽离开政治权利中心,依然严于律己。

在封建社会,人口可以买卖,仆人都有主人的。王莽的二儿子,打死了一个奴婢。卑贱的奴婢,命如草芥。王莽接下来的行为,震惊世人:令儿子自杀。

这一命抵一命的思想,倒是尊重了人权,反映出人的平等思想。但从来这种违背常情、不近人情的做法,背后都会隐藏着可怕的目的。可怜那个孩子,做了王莽为己邀功德的牺牲了。

至此,王莽已经由好人,升华为圣人。他努力打造的完美形象,终于为他等来了机会。汉哀帝死了。

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在汉哀帝辞世当天,收回传国玉玺。她夺回了大权,结束了靠边站的日子。王家的春天,随之回来了。

王政君

“圣人”王莽,受到公卿一致推举。王莽成为大司马。王莽“知恩图报”,对待姑姑王政君一直很孝顺。如果没有之后的“变脸”,如果王政君不是太过长寿,那么王莽的“完美”会让她无比欣慰。

也是王莽的运气太好吧,汉哀帝没有子嗣。立一个小皇帝,做个自己手下的傀儡,是不错的设想。这样就有了九岁的汉平帝。皇帝很小,机会正好。可惜小皇帝完全不知道,自己将在一张网中,逐渐成为“粽子”。

王莽一面大力打造声势,派人到民间搜集歌谣。倾听民意,感受天意。天人齐颂王莽是“圣人”。汉平帝十四岁时,王莽“安排”自己的女儿,做了汉平帝的皇后。这回,王莽又多了一个身份—国丈。

王莽还是不能尽情“施展拳脚”,他又“安排”了女婿汉平帝的死亡。一切都是为自己的目标,相信“远大理想一定会实现。”。他换上了更小的皇帝,只有两岁。

王莽此时的权势,就是未“转正”的皇帝。他的身份是“摄皇帝”。在万民拥护声中,他得到了“加九锡”。人所共知,下一步就是取皇帝而代之了。这个当年曹操得到了,被骂声淹没。司马昭得到了,是“路人皆知”。诸葛亮得到了,依然是后世敬仰。

深受儒生爱戴,深受百姓拥护的王莽,实在难以“违抗民意”。万民请愿,又兼祥瑞福兽的出现,王莽不能再“坚辞不受”了。五十四岁那一年,王莽成为了皇帝,改国号为“新”。

登基大典仪式前,需要传国玉玺。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是苍老无力。她到此时才明白,侄儿王莽包藏祸心。后悔当初没看穿,后悔一手养肥夺权人。刘家的媳妇,不想成为政权终结者。恼恨自己成了王莽的帮凶。

影视剧中的王政君

传国玉玺不能交!带到地下也不交!但面对原形毕露的侄儿,一切反抗都是那般无力。这个为王家,带来无限荣光的老太太,感到了莫大的无助。无颜见地下刘家列祖列宗。她奋力把玉玺扔了出去。

玉玺没有粉身碎骨,只是掉了一个角。后来这个缺角,用黄金修饰包裹,传承下去。

王莽摇身成为新朝的皇帝。他要建立一个理想国。他崇奉儒家思想,恢复礼治社会,达到政通人和。他改革田制,天下土地俱为“王田”。他施行了均田制,且农田不能买卖。他解放了奴隶,并禁止奴隶买卖。他发行多种货币,改革币制。

既得利益集团,那些贵族豪强,包括地主阶级,都是新朝改革的有力反对者。万民拥护的王莽,已经成了人神共愤的反面人物。他的垮台,也就是注定的了。

要说王莽通过多年的精心“表演”,成功获得万民拥戴。他篡权之后,也没有大兴土木,腐化堕落,倒也十分难得。他的改革,不见容于当时,他太过超前,太过书生意气了。

他最终还是成为彻底的失败者。可悲的是,他的一颗头颅,被东汉一朝“珍藏”,成了警示后人的反面恐怖“教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披圣人衣 行篡权事 落得身首异处 横死留骂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wo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