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吃遍天下美食。
我为什么这么好吃?这个问题我在心里问了自己好多遍。
一
我怀疑自己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名震江湖的“吃货”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出身不错。比如梁实秋、汪曾祺、唐鲁孙等,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家里或是有私厨,或是祖父辈就在衣食饮馔上极为讲究,从小耳濡目染。
再“复古”一点的吃货们就更不用说了。袁枚也不热衷于做官,就建了个园子,跟现在的科学实验室差不多,每日孜孜不倦做实验、写论文,于各路名士开讨论会,最终《随园食单》名震天下。曹雪芹就更不用说了,大家出身,尊贵的公子哥儿,没有切身体会,根本写不出红楼宴饮的精髓。就上周,我还在一个地铁口看到一家餐厅的广告牌主打红楼美食,如果有机会跟曹公对话,我想很多人会问他《红楼梦》里面的饮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就连陆文夫的《美食家》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个二世祖出身,靠着祖上留下的房产收租过日子,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吃。这种“腐败”的生活简直让人嫉恨的眼睛都要发红了。
每每想到此,我就很惭愧,我算什么呢,祖上三代都是贫民,一点吃的底蕴都没有,饥饿的基因还未曾在体内泯灭,竟敢以美食作为爱好,简直玩物丧志。
但惭愧归惭愧,也掩饰不了我与美食之间的深情缱绻。无论心情有多低落,一旦吃到美食,整个人就像被阳光照了个透,体内的阴霾一扫而光,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blingbling的闪烁着。如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吃了一顿不好吃的饭,我就像霜打的茄子,一直蔫蔫的,打心底里高兴不起来。我最听不得别人说“能填饱肚子就行,凑合吃吧!”。
唉,吃都吃了,怎么能不好好吃呢。
不过好吃归好吃,我也不是非精致复杂的不可。我对食物有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什么就要做的像什么,不要抱着敷衍的心态去浪费食材。这种事在小餐馆常发生,总有些普通的家常菜做的特别的狰狞,不用吃都能看出厨师的心情不好。而只要食材新鲜,就算白灼蔬菜都能吃的很香,因为它至少保留了蔬菜的原味。
二
在做菜这点上我想说说我的母亲大人。她老人家做菜总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如果家里炖鸡,鸡永远是剁的藕断丝连。你瞄准了一小块鸡肉,夹起来却是皮连着筋,筋带着肉,肉钉着骨,滴溜溜一大串。我们常开玩笑说我们家不能请客吃饭,要不然客人来了根本不好意思下筷子。
要是整只鸡炖汤吧,她老人家常常在院子里支一口大铁锅,给鸡加足了水,放火猛烧。有多猛呢,一棵两米左右的枯树一端放进灶膛,另一端搁在一个小木头椅子上,烧完一截就把木头向前挪一截。如果给我妈一片小树林,她一年都能给烧光。我妈信奉肉越炖越烂越香、汤越煮越白的道理,一只鸡能炖一天,最后一锅鸡汤所剩无几,她还在抱怨为什么鸡汤没有变成奶白色。从小到大家里就没喝成过几次汤!
我们家乡过年期间都要包饺子的。小时候从没有吃过我妈包的饺子,她不会,也懒得学。大年三十和初一永远是大块猪肉跟萝卜粉条炖一锅,一人一碗就算过年了。她振振有词:不都是吃肉吗?就是形状不同而已,味道都一样!
等我上了初中,我妈终于学会了包饺子,她老人家包的饺子也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大!个个肥硕无比,三五个就能装满碗,是北方的碗。我每次吃的时候都忍不住跟餐馆里的水饺比一下大小,看看这一个是三倍大还是四倍大。包包子也一样,皮大馅多,恨不得一张面皮能包下一盆的肉馅,一口锅蒸一只就算完事了。什么一个包子十八个褶,漂亮的像一朵小花,她老人家不屑!
至于炒菜,发挥极不稳定。偶尔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小炒,大部分还是比较随性,水煮和乱炖作为主要烹调方式。茄子烧的黑不溜秋,土豆丝切得比筷子粗,生菜炒的烂如泥。菜色搭配上基本信手拈来,羊肉烧茄子,羊肉豆腐胡萝卜,黑芝麻馍馍······说到这个黑芝麻馍我不禁打了个颤。有一段时间我妈买了很多黑芝麻说是给我们滋养头发。她把大量的黑芝麻揉入面团里,烙出来的小圆饼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黑点,我滴妈呀,我的这个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每次咬馍的时候都要下意识地闭上眼。
不过凭心而论,除了黑芝麻太密集,馍的味道还不错,我妈肯下功夫揉面。这些年我妈做的面食确实是越来越好了,至少不像小时候,家里顿顿都是面疙瘩,现在炸丸子、烙馅饼、蒸馒头都能维持一定的水准。但一遇到做菜,依然败北,前几天还做糊了一次米饭,差点把电饭煲烧了。她老人家想吃黑米饭,煮了好久不见熟,就把电饭煲的那个跳转的按键用筷子卡住让它动弹不了,然后就出门买菜去了。
至于我爹嘛,做菜还不如我妈呢!
三
因为我妈做饭不好吃这件事,从小到大我跟她吵过很多次。最近两年忽然想明白了,为什么我妈很简单的菜都做不好?其实她打心里是排斥做菜的,但她不知道。只不过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在她脑海里根深蒂固,所以她从没说过自己不喜欢做饭,但总是下意识的把饭菜做的不好吃。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不再抱怨,每次回家前先在网上买好泡面、酸辣粉、米线等各种速食以及半成品食物寄回家,保证在饿的时候能自给自足。当然不管煮什么,都是一大家子围在一起,每个人都吃的乐呵呵的。我妈也乐的解放双手。
一开始觉得让爸妈跟着我吃这些速食挺不健康的,后来看他们吃的这么开心,就当是给他们换一下新口味吧,毕竟如果不是因为我,他们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尝试这些东西。
我爸喜欢吃各种面食,我就在网上买了热干面做给他吃;
我妈喜欢吃米线,我就给她买了绵阳米粉和螺蛳粉;
每次吃泡面我妈都唠叨说不健康,可每次在家煮火锅,吃到最后她总是说“要不再帮我下包面吧!”;
我刚工作时给他们买了三凤桥的排骨、陆稿荐的肉馅面筋、五芳斋的肉粽带回家,他们初次尝试江南的食物,喜欢的不得了,我没想到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对南方的食物接受的这么彻底,后来我年年买给他们。
再后来发现,爸妈也不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吃不出好坏来”,我第一次带他们出去吃饭还忐忑呢,怕他们心疼钱不好好吃饭,结果俩老人家都吃的那个欢儿。对口味也包罗万象,酸菜鱼、毛血旺、麻辣烫、粉蒸肉、桂花糖藕、小鸡炖蘑菇、蛋糕奶茶········基本点啥吃啥,但也不主动要。像个好奇心强的孩子,什么都想尝尝,但又要压抑一下雀跃的心情,故作镇定。
我每次听到他们说“好吃”,就觉得自己又被点亮了一次,很有成就感,比自己吃到好吃的还要高兴。
四
我终于不再纠结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做菜这么好吃,我家父母怎么就做不出来这种问题了。他们只是普通人,有自己不擅长的和不喜欢的,但又因为是父母,他们习惯性的压抑自己的喜好,而不知道自己也有表达情绪的权利。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哪有人不好吃不爱美食的呢?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妈突然跟我发微信说她很想吃回锅肉,明天一大早要起床买肉。我问她怎么突然想吃回锅肉了,她说刚刚看了一个做回锅肉的视频,看饿了,馋死了。
我放下手机出了会神。他们渐渐会说“我想吃什么了”,他们看到别人吃了什么没有见过的东西,也会回来问我那个贵不贵,我就懂了,然后下单。
我很高兴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他们敢于张口说出自己的需求是因为生活的变化让他们活得比过去轻松了些,他们才有闲心顾及下自己的味觉。
我现在每次吃到好吃的,就会想如果带爸妈来吃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他们必然不会像美食家们一样品鉴出所以然,只会一句“好吃!”走天下。
这就够了,足以让我的每个细胞blingbling的闪着光。
作者简介:好吃懒做女青年,养了只宠物叫毛咩,爱好发掘各种美食,人生信仰就是好好饲养自己,除了快乐还不会发胖。
微信公众号:如何饲养自己 ruhesiyangzij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