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海蓝之昕
在永康曾经有一条千年古街——西街,承载着永康人挥之不去的城市情感记忆。
拜读项瑞英老师《孝子门里说孝子 》让我们认识了西街孝子门里。
青丝塘畔,错落布局着徐氏宗祠、进士牌坊、徐氏小学等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徐氏族人为弘扬明代西街徐姓6位名见清康熙《永康县志•人物》中的孝子的美德,在此不到百米的地方清晰地注解了孝子门里。
于明末清初百余年中,出了登名县志人物的11位徐姓孝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时光流转,现在和大家讲讲一位从孝子门里走出来的现代孝子故事,用25年时光诠释孝道的徐荣光。
永康江畔,龙虎塔下,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山背头,山背头只有百来户人家。
1964年2月,徐家有一个叫荣光的男孩呱呱坠地。从小,徐父就告诉荣光,他们祖宗的根在老城西街。
1941永康县城遭日机狂轰滥炸,徐家老宅被夷为平地,为生计,不得已落户到山背头的坟庵,坟庵系西街徐氏宗族祖产。
西街徐姓系永康名门望族,号称“徐半县”。从小徐父和徐荣光讲西街的繁华,西街祖先的荣耀,讲得最多的还是西街孝子门里的孝道故事。
就这样,徐荣光在父亲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从小把孝道植入了灵魂深处。
20岁的时候,徐荣光参了军,参军是基于对父亲抗美援朝经历的崇拜。在部队的优秀表现,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转为专业军士,入了党,立了功,在部队一干就是14年。直到部队复员安排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
徐荣光到部队几年以后,父亲因高血压,造成中风卧病在床,身在部队,忠孝两难,他总暗暗愧疚自己不能服侍父亲于病床前。1990的冬天,特意请了一个探亲长假,替下母亲日夜照顾病危的父亲。
那是尿布湿没有普及的年代,他的父亲在病床上时常大小便失禁,很多人都会捂着口鼻,避得远远的。徐荣光不嫌弃父亲的脏与臭 ,用温水细细的擦拭父亲的身体。去河水里清洗净父亲的衣裤,冷水常常把手指头冻僵。直到父亲一个月后病逝,都没有离开过父亲身旁。
2019年2月,徐荣光经申请,得到了退休批准,知情人都讶异于他的非常之举,妻子陈小红也同样选择了提前5年退休,夫妻都选择提前退休,意味着退休金大打折扣,退休生活品质打折,常人都不会去选择的。
他退休前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的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岳父患心脏病、糖尿病,岳母患癌症。徐荣光夫妇根本照顾不了,就和妻子陈小红分工合作,徐荣光和母亲住在下园朱,陈小红和岳父岳母住在娘家小花园,他们侧重点分头照顾,岳父岳母住院的时候,跑医院最勤的还是徐荣光。曾经当过小学校长的岳父临终之前还说,他最大的欣慰就是选对了女婿。
徐荣光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徐荣光每天早起替母亲做好和软的早餐,中午在食堂打好中餐,送饭回家。几次下班回家不见了母亲,都让他担忧,后来给母亲配带了定位手表,但定位手表经常失灵。自己遍寻母亲不着,寻到黑灯瞎火处,寻到三更半夜,心情几近奔溃,还得发动亲戚朋友帮忙找寻,甚至去派出所报了几次失踪的警。母亲不小心离家忘记回家的频率越来越高。
继续上班,两头耽误。工作做不好,母亲照顾不好,思考再三,徐荣光毅然选择了退休。
退休以后的徐荣光,无微不至的照料着母亲。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为母亲洗头,理发,母亲想吃啥就买啥做啥,母亲想去哪就去哪,带着母亲逛超市,带着母亲去泡脚,带着母亲去游山玩水……
今年91岁的母亲终究是老了。前年坐着吃饭的间隙,就因一个转身,造成骨折,就医以后再也起不了床。
徐荣光的大哥和姐姐也都是老人了,基于自身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原因,照顾母亲诸多不便,就一致动议把母亲送到绿康,可以医养结合。
到了去绿康探视的时间,徐荣光每次都为母亲买上喜欢的水果,或煲个汤,送进绿康,虽然母亲已经认不出谁是谁,偶尔母亲的一声阿光,都可以让他高兴大半天。徐荣光认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绿康的老护工都认识这个大孝子,因为他就是那个去绿康最勤快,呆绿康时间最久的人,喂母亲吃饭,等母亲午休睡着了才走的人。
最近,他母亲因病住进了人民医院,采访徐荣光的间隙,他匆匆接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医院来电,另一个是妹妹来电,都关乎他母亲后续治疗问题,按理说他本是幺儿,不用他去主张,无疑荣光因为孝顺,因为担当,成了徐家的主心骨。
问起徐荣光为什么早年不请一个保姆代为照顾老人?徐荣光说,我已错过了父亲,再也不能错过照顾母亲,他们养我长大,我要陪他们变老,是天经地义的事。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徐荣光从25年前开启了照顾中风瘫痪父亲的孝道之门,继而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岳父,患癌症的岳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孝道”。
下园朱居委会书记周洪波说,徐荣光的事迹在社区广泛传播,平时经常参加爱老助残等爱心活动。
25年,时间很长。徐荣光把孝心体现在了照顾老人的每一个细节里,用坚实的臂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人间大爱,默默地给孝子门里添了一道荣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