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悲观主义

作者: 桦泠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1:03 被阅读112次

    初听这句话,是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不过当时对这并无深刻的认知,反到有些不理解,积极如何与悲观联系起来了?我们惯常思维不是积极和乐观是一组的吗?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其实这是一种特别豁达的人生态度。人来到这个世界,总是悲苦多于欢乐。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段经典对话:

    “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是小时候如此?

    “总是如此”。

    见过一些这世上不幸的人,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哪怕觉得日子平淡甚至平庸。其实在一些人眼里,那也是触不到的奢望。前几日看了《人间世》,体会最深的的就是拥有健康,就拥有了人生的终极幸福。能平淡的过上我们认为是普通平凡的日子,就是幸福。

    每个人生活在这人世间都有诸多不如意。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一味乐观并不保证拥有成功的人生,悲观也并不等于陷入负面情绪。所谓积极的悲观主义,用木心的话来讲就是“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正因如此,“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我们知道。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在向死亡不断的靠近,但我们却都很忌讳说死亡。害怕死亡。可是有什么用呢?没有人能够避开死亡这个话题。知道结果反而更要好好生活。所谓“向死而生”,就是用“死”的概念来激发人们内在“生”的欲望,激起其内在的生命活力。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概念,与积极的悲观主义不谋而合。让人们明白生命延长的“内涵性”,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质量。

    葛文德说,不管你采用了什么办法想留住青春,衰老都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从30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

    40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

    50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

    70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的空间,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80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

    到85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失智(痴呆症)。

    老年是一系列的丧失。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事实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呢?

    我想答案已经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极的悲观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e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