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简友广场想法
赖辉东《论语史鉴》4.4儒、佛善恶观的区别!

赖辉东《论语史鉴》4.4儒、佛善恶观的区别!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1-06-07 11:18 被阅读0次

第4章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亲也,从人从二。会意字,人二结合会二人相亲近,以人道相待之意。人二结合也可以理解为“把人当人”。前面的“人”指动物意义上的人,后面的“人”指社会意义的人。

    仁的原义就是对人亲善、仁爱,如《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延伸指知觉、感觉,如“麻木不仁”,形容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仁也指果核里的果仁,仁在核中,为核之心,即“核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仁”就是其“核心”。

恶:过也!从亚从心。音e,第四声,亚指“次等的”,亚心结合意为次等的心,也就是不好的心。

      恶的原义就是罪过。如“惩恶扬善”、“罪大恶极”。

    恶也指“不好的”,如《论语》:“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也指凶狠的、凶猛的,如“恶战”、“恶霸”。

    恶读wu时,指憎恨,如《论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恶读e第三声时,用于“恶心”,表示要呕吐,或者令人讨厌,如“恶心气闷”。

    本文的恶读e第四声。意为恶念。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道,就不会有恶念了。”

      朱熹说:“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也!”意为:一个人如果志于仁道,就不会有恶行、做坏事。

    恶行源于恶念,所以本文的“恶”理解为“恶念”更为准确,恶念即害人之心、嫉妒心、报复心、狭隘之心、极端、厌世之心等。

    志于仁道的人一定不会有害人之心的,也不会看这不顺眼,看那不舒服,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道德经》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为:“圣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化恶为善了。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化不守信的人为守信的人。

      圣人对于天下,收敛自己的私欲,使天下人的心都归于纯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圣人会尽力使他们都回到赤子般纯朴无私的状态。”

    孟子也提到,人应该有一颗纯朴无私的赤子之心。《大学》中提到的“正心诚意”。其中的“正心”就是使人心回到婴儿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修身。

    孔子还提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六祖坛经》提到:“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总之,一个人如果能志于仁道,那么他的内心就是一个没有恶念的赤子之心,当然,没有恶念不等于是个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等于是个没有正义感、没有原则的“乡愿”。

    孔子曾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的好恶以正义为前提,不仁者心中没有正义。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爱,但却常常有刻骨的恨。

    被不仁者爱的人,未必真可爱;被不仁者恨的人,更未必真可恨。

    志于仁道之人也有怨恨,也有好恶,但他们不以德报怨,也不以怨报怨,而是以直报怨。

    仁者即使憎恨一个人,也不会有害人之心,而是基于内心的善出发的,所以“仁者无恶”。

      现在的社会,复杂多变,生活压力巨大,每个人都非常焦虑,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大家更家应该注意自己身心的修养,一心向道,消除恶念,找回自己纯朴的心。

佛家的善恶观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符合一定道德原则的思想言行,就是善;反之则会被认为是恶。

    佛教则认为善就是“顺益”。顺就是要“顺理”、“顺体”等。也就是一切言行要符合佛教的宗教学说,以佛教的教义学说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益”就是益世,即一切思想言行,要有益于佛教的宗教修行实践。

    《菩萨璎珞经》说:一切众生“顺第一义谛起名为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

    《大乘义章》又说:“顺益上升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说:“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为为善,反之为恶。”

      由此可见,佛教所说的善恶,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有明确的涵义的。这就是:凡符合佛教宗教教义,有益于佛教宗教修行实践的思想意识、言行举动均为善,反之则为恶。

      因此,佛教把信奉其教的男女信众称为“善男子”、“善女子”,或称为“善知识”。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

      我们今世能成人,即是前世行善的结果。进入了“六道轮回”中“三善道(天人道、人道、阿修罗道)”中的“人道”,因此,每个人本身就是善的体现。

      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五痛五烧之苦果,来世堕入“六道轮回”中的“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中的一道,受尽煎熬。

      五善得福德度世长寿涅槃之乐果。《佛说十善业道经》记载,佛曾对龙王说:“你所看到的这些大菩萨,这种奇妙、庄严、美好的形象,都是由于他们的善业而产生的。

    还有天龙八部(指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伽罗迦等八种佛教所说的天神),有大权威大势力的人,也是由于行了善业而得到的福果。

      现在大海中所有鱼虾龟鳖等物,形状粗陋,都是因为以前自己心中产生了种种不好的念头,干了种种坏事,由此不善之业而受到这种报应,所以应当记住要好好修行,并要使水族众生都明白这些因果道理,经常修习善业。”

      “五恶”指的是五种“恶行”,佛家还提出了“五毒”,指五种“恶念”。分别指:贪、嗔、痴、慢、疑。“五毒”加上一个“恶见”被称为“六烦恼”。

      佛家认为,人世间所有烦恼、痛苦和争斗,都是由于贪、嗔、痴的缘故。人们为满足私欲,拼命贪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就是“贪”,一旦得不到,便互相仇恨,这就是“嗔”。

      贪和嗔导致的争夺、战争,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的缘故,这就是“痴。”

      所以,佛家认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应是无贪、无嗔、无痴的。无贪,就是要人们不贪求,不仅不能贪求过分的欲望,而且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应执著。

    佛家认为现实生活是一片苦海,而人身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则是受苦的根本,修行成道就是为了脱离苦海;解脱轮回,是为了摆脱烦恼的缠缚,以求得精神的绝对自由。

    无嗔,就是要求人们要忍受痛苦,忍受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种种苦难和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发怒,更不能产生仇恨的情绪。

      因为发怒和仇恨的情绪,会影响人的内心的平静,使人们的心灵不能安宁,从而影响修行。能够忍受痛苦,是美德。佛家宣称,只有具备了如此道德修养的人,才有成佛的资格。

      无痴就是不“愚昧”,能领受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教义学说,并通过一系列修行、实践,去达到这种境界。

      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是佛家所说的“善”的重要内容,是佛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华严经》有“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之说。

      “信”为善的第一要点,而所谓“信”,是要求人们对佛教的教义、教理毫无保留地领受,丝毫不得怀疑。所以佛家常提“善男信女”、“心诚则灵”。

      佛家还提出“诸法无我”,意为修行佛法要谦虚无我,对有智慧、有善德的人不得轻慢,不然就会导致种种恶报。

      所谓“恶见”,是指对佛教所宣扬的四谛、八正道等基本道理进行颠倒的理解,因而阻碍了人们对“真谛”的正确认识,从根本上触动了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根本烦恼”。

      大乘佛教唯识学派又将贪、嗔、痴归于六种根本烦恼的首三位。《三法度论》则将此“三毒”归人恶行之中。

      当我们达到了远离烦恼的境界,我们就清静了,如果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任何欲念了,就叫“六根清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4.4儒、佛善恶观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cc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