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74条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篇》)
王阳明说,有乡野村夫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其心空空如也,孔子的方法是根据村夫自知的良知,从正反两个方面不断追问事物的是非,帮助他分析决断,于是村夫便心下透亮了。
乡野村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的良知,孔子虽然圣明,也不能在他的良知上增一分减一毫。他只是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足够的自信,孔子于是帮助他分析判断,是非曲直便一览无余了。
如果孔子和村夫对话的时候,专门谈些具体的知识,那就不能挖掘出他的良知,那样道体就被一分为二了。
一个人再博学,也不可能竭尽所有的知识,但每当有人向孔子请教的时候,孔子总能给人满意的答复,所以人们都赞叹孔子的博学,但孔子却说自己其实空空如也。但是,良知就是孔子最厉害的武器,能够帮助解决一切问题。
而且,这个良知本来就是每个人自己就具备的,孔子只是启发人们的良知,使之由蒙昧而彰明,从心底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答案灌输给别人。何况孔子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也许并不知道直接的答案。但是,在孔子的启发下,人们却可以自己得出真正的答案,这个答案是内发的,而不是从外部获取的,因而更令自己信服。
良知是天性,是心之本体,不是知识。格物是正物,不是穷事物之理。这是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根本区别。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而朱熹认为,穷尽事物之理,就是学知识,然后致知。
王阳明在这里强调的还是,良知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而且只能依靠自己回归良知的本体,外人无法取代,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只能帮助你回归自己的良知,而不是把一个良知塞给你、灌输给你。良知学不到,只能体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