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青年人70后简单生活
读唐诗 学写诗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读唐诗 学写诗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1-04-02 22:40 被阅读0次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王维(唐)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注释:

黎拾遗昕(xīn):即黎昕,拾遗为官名。促织:蟋蟀的别名。行:且,将要。疏钟:稀疏的钟声。

白法:佛教称善法为白法。狂象:喻妄心狂迷,难以禁制。

玄言:道家之言。老龙:传说中的圣者老龙吉。顾:光顾。蓬径:长满野草的小路。

求羊踪:李善注:“《三辅决录》曰: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这里指黎昕、裴迪。

译文:

深秋蟋蟀的鸣声急促,单衣难抵寒意,要添加厚的衣服。

寒雨孤灯中坐在高大的馆舍,急促的秋雨中听到一阵稀疏的钟声。

用佛法调理自己,灭除妄心恶念,又探讨老庄玄理,学习道家之言。

有什么人来光顾我的隐居处,只有黎昕、裴迪二友,我自己只觉得心里有愧于二人。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辋川隐居时。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秋季的一个雨夜,诗人正在房中独自参禅打坐,潜心向佛,这时两位友人来访,作此诗。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已”“向”二字让我们读到时光缓缓的流逝,蟋蟀的鸣声日已急促,轻衣日已向重,秋意愈浓寒益深。作为音乐家的诗人,总不忘在如画的诗中添加几许极富生机的自然的乐曲。读来只觉得音、意、画俱全。

    颔联:“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寒灯、秋雨,更有空堂,读来只觉得寒意袭来,如入幽冷之境,诗人此刻的心是孤寂的,秋雨声声,再加之疏落的钟声,以动衬静、以有声突出无声。不愧为千古名句。虽是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然诗人将“我”隐去,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灯坐”“秋雨闻”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颈联: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在这寒灯秋雨之夜,诗人只有用佛教的善法调理心身,以去除妄心恶念,学庄问道,修身养性。诗人用典极为巧妙,“狂象”“老龙”均为用典,对仗极为工整,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极尽炼字之法。

    尾联:“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此联抒情,在这样幽冷孤寂的环境里,只有黎昕、裴迪常来走动,一“愧”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歉意,王维31岁自妻子去世后,没有再娶,也无子女。诗人对朋友是深情的。诗作中有许多都是情真意切的送别诗。

网  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 学写诗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dq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