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的文人之风,便可以发觉儒和道两学说的融合之势。但在下文我所谈的是儒家与道家学说的融合。
儒家由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同道家一样都是为统治者,政治生活服务的学说。在先秦时期都不符合诸侯们,进行土地兼并的需要,在创立初期都不是显学。
读到这里读者们可能有一个问题,即使两家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为何是这两家互补呢?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两方面一则是两家的起源,一则是两家的后续发展,受时代的影响。
老子推演图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在周向道家创始人老子求学,时孔子正处于三十而立血气方刚的时候。老子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孔子关于礼的教导,对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孔子的著作之中也可以见此端倪。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孔子到后来宠辱不惊,淡定自若的风格,也和老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老子曾经这样教导过孔子: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我想一定会给当时血气方刚的孔子留下了很大的印象。
正所谓: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儒家的思想便有了道家的成分,颇有儒道互补的趋势。
始皇焚书二则是两者兴盛的时间不大相同。上文提到,儒道两家在创立之初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未成为显学,时秦国便有焚书之举。且在春秋战国之后,焚书坑儒之事也时常有之。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及三十五年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焚毁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著作以及活埋儒生的行为。但是,秦二世而亡,楚汉争霸之后,汉夺取了天下。采取了与民休息政策,当时的主流思想就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道家学说除老庄之学的另外一派,该派尊传说中的皇帝与老子为创始者。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便衰落了)在文景二帝的韬光养晦之后,汉帝国恢复了活力,经济、学术上得到恢复和发展,黄老之术贡献斐然,特别是在带动社会生产和推进思想发展的层面上,其成就远超秦朝。与此同时,对于汉朝来说,外戚专政在汉初是十分常见的。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反抗外戚专权以及加强中央集权,在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就出现了窦婴,田蚡,赵绾,王臧等“隆推儒术,贬道家言”之人。但在这场思想变革之中,外戚力量过强,变革失败了,窦婴等人被革职,赵绾,王臧被下狱,在狱中自杀而亡。建元六年,窦皇后卒,武帝以田蚡为丞相,排斥黄老等百家言论。
董仲舒像第二年,也就是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建议独尊儒术。儒家学术便作为统治思想走到了政治的舞台之上(届时,儒学已和孔孟之道不甚相同,结合了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新理论体系)。
黄老之学在汉初失败之后,到了汉末,道家思想便迎来了新的春天。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开始,统治集团再一次对知识分子举起了屠刀。三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儒家的正统学说的地位,在曹魏篡汉,司马氏篡魏,显得越来越尴尬。传统的儒家价值体系开始崩溃。
三教合一图在这时,儒道思想开始合流,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形成了三教合流的趋势。三家在各自的不足上,进行了互补。各自的学说都得到了补充。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道教兴起,道家思想便没有过大的发展了。但此时的儒家学说,在三教合一的潮流之后,已经和道家学说进行了互补,开启了今后数千年的正统思想之路。可以说,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儒道的交流就已经结束了。但是,这种思想在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他们不得志,生活贫穷的时候,他们懂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懂得“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在国家昌盛的时候,他们懂得“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在国家处于亡国灭种之际,他们懂得“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可见儒道之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正也是这些思想使得中华民族得以传承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