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确幸韬
2018.6.22 周五 阴
文友最近出去旅行,有一站是西藏,于是在朋友圈看到了她发布的动态:
“旅行的意义?”“旅人吧!”一张五十块的人民币和布达拉宫的合影,好似现实和理想的完美统一。
对于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天安门,桂林山水。可能只有到现实场景中,才会给你带来震撼的力量。比如世界文明的天安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
于是就和文友互动了起来,我先是评论到:“为啥居然会有种羡慕的感觉,难道是羡慕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和现实的布达拉宫统一起来?”
我一般不羡慕别人,一旦到羡慕别人的时候,要么是别人做了我不能做的事,要么是别人已经成为我暂时还不能成为的人。
文友:“晕乎乎的。”估计是不太适应高原反应,产生了高原效应。
我回:“那个地方挺适合你的,尽情的朝拜吧,来自内心的朝拜,尽管你不是教徒,但你肯定是怀着这种目的去的”
…………………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旅行有何意义的问题?
人们经常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趟拉萨。”因为那里不仅有蔚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还是宗教信徒们的天堂。
西藏旅游热,好像从未断过。
我觉得这儿旅行和旅游要做一个区别,旅行和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旅行更多的是内在表现,旅游更多的是在外表现。
而本质也在“行”和“游”上,大家一体验,方知差别在哪?
所以,和大多数人一样,比较喜欢旅行而不是旅游。也希望自己是个旅行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旅游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最好不过如此。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当知行合一,旅行和读书都在路上的时候,也是人间一件美事。
这让我想起了刚结束的旅行,足迹虽才是贵川渝三省,却受益匪浅。
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解决内在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个是解决自己该怎么决定自己的职业。
于是带着两个问题,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一段近半个月的旅行。
本来首站是要选择云南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贵州,选择了贵阳。
其实这个问题纠结了许久,本来贵阳是不想去的。因为我是贵州人,而且现在还没有什么成绩,不想这么快就回到“家”去。
但又想回到出发的地方,那里又有很多想见的朋友,于是最终还是选择了贵阳,选择了出发的地方。
然而在选择贵阳作为首站之前,贵阳只不过是一个计划路过的站点而已。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不能忘记出发的地方,如果让人选择回到什么地方,我相信,大多数人想回到出发的地方。也就是不忘初心吧。
于是经过长途跋涉,开始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贵阳之旅。
在来贵阳之前,在火车上总是想着如何与朋友争论,如何谈一直都在关心的问题。
然而当火车越来越接近贵阳,到达贵阳时,那种情绪早已不在。我想这是旅行带给人的一种体验,而在途中,那种不良的情绪内化得差不多了。
而在出站的时候,看到朋友,两人微微一笑,便握起手来。那种感觉,也是旅行带来的。无可言表,却温暖在心中。
之后朋友盛情招待了我,吃了大餐,然后我们聊了彼此关心的问题,聊了关于未来彼此的规划。
聊完以后,接下来就是看风景,也依旧在看风景的途中思考着问题。
有时候旅行真的不该是发几张照片,定个位置,更重要的是旅行应该是关于心灵的旅行和思考的旅行。在放松自己,欣赏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人文景观中,也在思考。
接着去贵阳著名的景点:青岩古镇、花溪公园、黔灵山公园、花果园。在欣赏完风景,感慨家乡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很多,如此甚好。
而在贵阳,见每一个朋友。都会和他们聊同样的问题:想考研吗?考,想考哪里?未来作何打算?有打算来北京玩的计划吗?
而每每得到一个答案,都是旅行的意义。比起隔于屏幕的聊天,面对面多了很多。我可以看到她们的脸,听到她们说话,然后再看着脸上的表情,以及微妙的变化,其实内心早有答案…………而这种答案在旅行之前,是模糊不确定的,在旅行之后是清晰可见的,虽然并不都正确。
贵阳之行其实就已基本解决自身问题:心理和职业如何抉择。心里有答案以后,又继续看风景,又继续思考,又继续前行。
然后去了重庆,看到了繁华的沙坪坝,古镇磁器口,还有璀璨的洪崖洞,江面夜景,解放碑,朝天门………
然后在成都看到了一直想看的小酒馆,又看到了宽窄巷子,锦里古镇,繁华的春熙路………
一路从华北平原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到云贵高原,看到各种风景;然后又一路从四川盆地经成都大平原山城重庆,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再到华北平原,最后回到北京。
在往返于各个城市,各个站口,穿回于南北的过程当中,慢慢的找到旅行的意义,还有一点点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问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会说:“旅行的意义,旅人吧。”
在路上问自己是谁?要去哪儿?要做什么?就是旅行的意义,也是旅人的意义吧!!!
然后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人生该如何渡过,怎样生活和选择,并不断的生活!!!
它一直都在,永不过时!!!
网友评论
年轻人所理解的旅行的意义,
是开拓眼界,
认知到更多可能性,
让自己明白天高海阔,
怎样活着都不是错误。
后来年长一些,
旅行的意义变成的排遣忧愁的“捷径”,
跳出固态环境下的自己,
考量初心和现状,
回想曾经展望过的未来,
我们做到了几分。
然后去想,我们有没有把自己弄丢,如果丢了要不要再找回自己。
可无论如何,
生活都要继续,
偏离预期也好,
脚踏既定路线也罢,
不过都是来人间的一次单程旅行。
走到终点,便是结束,
过程……没有标准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