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回城记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5:50 被阅读79次

 

(知青场通往调丰村的红土路,作者当年常与知青朋友在此徜徉)招工回城记

说起来真还有点心酸,我上山下乡将近十年。初去时19岁,归来已近而立之年。我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已留在雷州半岛那片红土地。

盼星星,盼月亮。1978年9月,我终于盼到一纸通知:到椹城搬运站报到。

明知自己从小挨饿,发育不良,体重只有半包米重。命运却如此不公,竟安排我去背两百斤一包的大米。

米一旦上肩,岂不将我压扁?如果弄成齑粉,那真是“踏上一只脚,永不得翻身”了。年纪轻轻,一事无成,就乌乎哀哉,岂不悲哀?

我那些甘苦与共,同病相怜的知青朋友,对我有多少斤两一清二楚。

有劝我去报到的,说:先出去再打算,以你的文化水平,写作实践,不一定做苦力。

有劝我不去的,说:你这样的身材,别去,被压碎了,我们想为你收尸,都找不到骨头。念在同吃一锅饭的情分上,只能对天遥祭,到时你莫怪哦!

玩笑归玩笑,他们每个人的私心里,都希望我早日回城,有一份好工作,领一份工资以养家。

两难之间,我还是揣上那一纸通知,找到了椹城搬运站的办公室。

接待我的是一位头发雪白,脸色红润的人事干部。那些搬运工叫他白毛,叫得亲切,他也应得自然,并无丝毫不快。

他看了看通知,又瞧了瞧我,将通知递到我的手上。说:

吴仔呀,看你斯斯文文的样子,不是吃搬运饭的料,去知青办叫他们重新安排罢。

我急了,声颤颤的,说:我在农村锻炼了10年,一切耕作技术都会,分蕃薯时挑过160多斤,我不怕辛苦。

他给我倒了一杯开水,温和地说:吴仔呀,你坐下歇歇,先喝杯水,别急嘛。对知青,我深表同情。你能挑160斤,我相信。可你托不起200斤米呀。

就是那些搬运工好心,肯帮你,上了肩,你迈得开步吗?人心都是肉长的,为你好,你还是去知青办跟他们说吧,等下我给他们打电话。

无奈,我喝了水,只好离开对我来说是腰斩了的搬运站。

我惶惶不安,惊惊缩缩,怀着忐忐忑忑的一颗既脆弱又坚强的心,去找知青办。

我那时的穿着打扮肯定极其好笑,很有回头率。

破帽遮颜,一套灰不溜湫的土布衣裳,有处串钱,无处袋米,浑身还沾满了花花点点的红土泥迹。

更惹人注目的是,象当地的老农一样,腰间缚一条格子布缝制的、若三尺长的水布,那是平时抹汗、冲凉擦身的必备之物。

我自修过许多杂书,平日口呱呱的,此时却如细村鸡,进到大村不敢啼。

所幸,那时政府大院的人都很好,挺热情,经他们指点,我很快就进了知青办。

知青办公室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砖瓦平房,有6张办公桌,3个木制的文件柜。因为天阴沉,亮着日光灯。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正低头看文件。

那男的虽然坐在椅子上,又微低着头,也看得出他身材魁梧。

那女的嘴快,先问:同志你有事吗?

我说,我是调丰村的知青,被你们安排到搬运站,他们说我干不了,叫我来申请重新安排。

男的抬起头,说:刚才白毛打电话来说的,就是你呀?你将通知拿过来。

他是国字脸,眉毛粗黑,五官没有好挑剔的,只是肤色略黄。

我将通知递给他,他只看了一眼,便翻转过来,用一支沾水钢笔,在背面写字。

我那时年轻,眼明,离他又近,他写的每一个字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又因为关乎到我日后的命运,记得也特别牢:

全大人:兹有知青某某到你单位报到,请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安排适当的工作。杨1978.9.23

我是个读书人,虽然被打入卖鸡行,与农夫,渔翁,樵子,牧羊的,放鸭的,提壶卖浆者流为伍十载,却还掂量得出这三行字的分量。

你什么大人都好,高帽高高,如果略知之乎,这个人你必须用。是去报到的,还要视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安排,没有商量余地,不得推搪。否则,我打你的屁股,还不准喊痛。

好人哪!字字含情,句句蕴恩。每个字都是对一个老知青的体谅和关爱。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没得我一个先,没得我一支烟,却为我办了一件人生转折的大事,我感动得几乎落泪,却无丝毫刘皇叔哭荆州的假。

以至廿年后,这杨已是一个有闲人,在公园与那些退休者为伍。平常见到他,我都以兄视之,给他一包茶叶,或一两包烟。有一段很长的日子,没见他,后来偶遇,他说他留医刚回来。尽我身上所有,给了他不足计数的一点点钱,叫他买几条乌鱼炖汤,补补身体。有一次我经过公园,见到了他,赶忙上前尊尊敬敬,亲亲热热叫了他一声杨兄,还请他在公园稍等。

我立即飞跑回家,取了友人从龙州带回,甫一下车就先送来给我的野灵芝,返回公园给了杨。什么叫关爱弱者,什么叫知恩图报,我想这亦人生中之一例。

从椹城政府大院出来,我满怀希望,脚步轻快了许多。我迈开大步向建筑大楼走去。

那时候,椹城的楼房甚少。3层的建筑公司办公楼,外墙的粉刷是黄坭与红土的掺合物,挺简陋的,却被椹城人视为标志性的建筑,美之曰建筑大楼。

我进了建筑大楼,找到人事干部,他看过通知,作不了主,带我进经理室,找到陈副经理。

陈看过通知,又瞧了瞧我,说:男子一般都可以,女子一律不要。全经理开会去了,等他回来,我们商量一下。明天上午8点你再来找我。

那时候,我是坭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然不敢为我那些不让须眉的女同胞申辨几句。

好事多磨,我只能耐心等。这时已到下班时间,我告辞出来。

我站在建筑大楼门口,看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熟悉的,能助我的人。

我身无分文,宛如一个身处异乡的流浪汉。自身本无有,又赊不得,欠不得,陷入了极被动的窘境。

时己黄昏,要跑70里夜路返回调丰村潭娘水库,想想都恐惧。

回鹤镇吗?连买火车票的几角钱都掏不出。如此落泊,到家看到亲人,又如何面对?

正踌躇彷徨间,或许真的天无绝人之路?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踩着一部单车过来,车通上挂一帆布袋,坭刀柄露在外面。他是我同大队的知青,也是如今已退休回故乡怡养天年,含饴弄孙,几乎每周打一次电话给我问东问西的锡。

病急乱求医。我赶忙迎上前去,叫了一声:锡!他瞧了我一眼,吭了一声,好象鼻子碰到了狗屎堆。

我说,锡,知青办安排我到建筑公司,领导不在,叫我明天再去问消息。我到你那过一夜,好吗?

锡连想都没想,就说:你同条水路的几个知青,也在椹城,你去找他们喽。扔下这句话,他就踩车走了。

我愣在那儿,不知该向何处去。或许是良心发现,他走出数十米后,又调转车头,说:他们住在予制场。我说,谢谢你。他也不吭声,自走他的阳关道。

我一路问人,终于进了予制场。事有凑巧,恰好遇上拿着饭盆往饭堂打饭的康,他与我是老同,从小与我一起长大的宗亲。

我将情况跟他说了,又补了一句:康,你帮我开一份饭,好吗?话音一落,我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他回答十分干脆:这时候,哪有饭开?你不会上街吃呀!

那时候,因为建筑工人多,流动性大,饭堂所做饭菜,必留有余地。后来我作了这家公司众多职工中的一员,有一天我那些不同知青点的朋友,不约而同来看我。那天中午,我在饭堂多开了16份饭菜,照端不误。何况,那时开一份饭菜,才一角二分钱!

遇上这种一毛不拔,看着脚趾头做世界的人,我还能说什么?看着他往饭堂去的背影,我只能愣在那儿,等候别的知青。

这人啊,真不知该如何说好。锡和康比我早回城工作近三年。看着我这个迟迟不能回城工作的倒霉蛋,他们有一种优越感。

可他们在优越中万万想不到的是,后来呢,我竟与他们同一单位,坐了办公室,转了干,作了单位的领导成员,还为他俩办了几件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实事。

同为知青的老伴,平时只要我提及那位舍不得为我出一角两分饭钱的老同,都极力反对,说提这事没意思,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再提?

我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我只是如实地反映生活。我想让天下那些有爱心,自助又助人者,最好雪中送炭,莫锦上添花,切实帮帮那些无助的人。

让某些自以为自己优越,而小瞧别人者,从中能悟出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因为这人生几十年间,说长不是大长,说短亦不算短,今天你处于优越的位置,也许明天别人比你更优越。

谁帮谁,谁又帮谁,还真的说不准。当别人处于窘境中时,你能帮他一下,让他度过了难关,他会感激你一辈子。说不定某一天,他反而帮你更多。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事例,任何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我想,他们都有所体会。

当然,这些都是我现在的想法,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一种总结和思考。

而那时候招工回城,当我面对那座饭堂,闻饭菜之香形如望梅止渴之时,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予制场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渴望有人救我于水火,除了盼望尽快见到那几个知青老乡,有人容我一宿两饭,翌日真能进入这单位工作,那就是万幸了。哪顾得其他想法?

左等右等,那几个知青终于回来了。他们一见我,都十分高兴,有人打开水,先带我进他们的宿舍坐,有人到饭堂打饭菜。一个叫郁的知青,还自掏腰包,买了烤乳猪回来,大家共享。

晚饭后,他们到公司开会,我坐在他们宿舍门口,听那些家属海侃,翻一页页生活之书。

晚上九点,他们归来。惠递给我一袋衣物,还有两块多钱,说这是他们几个的心意。

我接了,拿出来一看,内外衣各一套,毛巾牙刷牙膏齐备。在那种境况下,我无言,也无须客气。

翌日一早,他们陪我吃过早餐,匆匆去了工地。

我到建筑大楼,人事干部一见我就笑了。他陪我去了劳动局和派出所,办了准迁证和有关手续。我便回岭北办了各种手续。

自此,我便在椹城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关文章

  • 招工回城记

    说起来真还有点心酸,我上山下乡将近十年。初去时19岁,归来已近而立之年。我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已留在雷州半岛那片红土...

  • 回城记

    压力,焦虑,茫然,失望。甚至绝望 一直在走下坡路,自己的不自知。一心想把事做好,却只有错过,错过。 日子真难熬啊,...

  • 记 | 回城

    文|顽石 2020年3月5日 一大早大姑他们就去了工地,接着弟弟也去上班了,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睡了一会,就起来...

  • 回城记

    大年初五,各位返乡青年们,是不是要到了回程的时候啦!在家做了几天孩子,是不是又可以做回成年人啦! 六点半起床,七点...

  • 招工记

    早上七点一刻左右,便有招工的老板驾着或宝马或奔驰、五菱之类的小车到招工市场。说是招工市场,其实是一块长一百五拾...

  • 我的知青岁月.(第二十八章)

    志民又给我来信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有两次机会可以在所在大队知青招工中回城。为什么没有回城呢?主要是接收单位不好,...

  • 工友老杨

    友人杨兄,参过军。招工回城后,我曾在建筑工地做力工,和他一起干过20余天活。我以工代干后,他对我好象有点不舍,常到...

  • 【城市老农】01、扛着锄头回城

    1972年国庆节回城探亲,听到一个好消息,城里正在安排招工,主要对象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而且我榜上有名,拟安排到地区...

  • 有一种感情,叫欲说还休

    有一个中学同学,我们下乡同在一个集体户,不到一年他便招工回城,后来我们分别进了高校回炉,之后再没有音讯。现在通讯方...

  • 辗转回城记(未完)

    十一本想在家愉快的躺7天。然鹅被亲妈的意念打败,抢票去了烟台。除了被海风吹到我妈发烧我感冒,回程简直是操碎了我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招工回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c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