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l 雪花如糖
01.
婚姻专家说,夫妻间有些玩笑开不得,比如: 经常拿俩人的感情来开涮,喜欢将对方和别人作比较。
但在晋朝,就有一位大家闺秀,当着丈夫的面,竟说出这样的话: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 "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 "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出自《世说新语·排调》
王浑,西晋武帝时期名臣; 夫人钟氏,即钟琰,大书法家钟繇的孙女,出身名门望族。
一天,夫妻俩悠闲地坐在客厅里,拉家常。见庭前闪过一个高大英武的身影,王浑禁不住赞叹到:
"夫人啊,咱生出这样的儿子,真让人幸慰呀。"
"哼,我要是嫁给参军,生出来的孩子,估计比这还优秀呢。"钟氏微笑着,打趣丈夫。
钟琰提到的参军,指王浑的亲弟弟王沦,因在司马昭帐下作过参军,故得此名。
这段话被收入《世说新语·排调》。排调,有诙谐、玩笑之意。
初读它,不禁宛尔,觉得这对贵族夫妇实在有趣。但过后,细细思量,不免大吃一惊,遂产生诸多疑问:
第一,难道当初钟琰的意中人是弟弟,而父母却把她嫁给了哥哥?
第二,钟琰出身簪缨世家,言行举止应堪称女子表率,为何开这种有违家庭伦理的玩笑,是否有点过火?
第三,他们的儿子(王武子)到底有多优秀,让父亲如此骄傲?
02.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 钟琰在婚前是否看上小叔子王沦? 或者说二人是不是有青梅竹马之谊,只是后来,钟琰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违心地嫁给了王浑?
查阅了很多资料,真还寻不着些珠丝马迹,来证实这个有点无聊的猜测,只好作罢。
因王沦,史书中鲜有记载。若不是嫂子提及他做过参军,早就被淹沒在历史尘埃里,谁还会知道他呢?
而哥哥王浑,在历史上则显得耀眼夺目。曹魏时继承父亲爵位,西晋建立后,领兵伐吴,屡战屡胜,功勋卓著,晚年官至司徒,在朝中颇有威望。
嫁给如此优秀的男人,钟琰应该沒理由遗憾。
因此,"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的话,不过是王浑夫妻间斗嘴的玩笑话,娇嗔中带着些调情,王浑不会生气,后人更不能较真。
也许你仍会反驳: 即便是玩笑话,钟琰的言语也有点轻浮了吧! 这和大家闺秀应有的端庄、矜持的气质相去甚远,难道她眼里沒有三纲五常?
这种看法,源于历史教科书中对封建社会的整体认知。但,魏晋是个独特的存在。
司马氏表面上讲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背地里却充斥着阴谋、残忍、狡诈、杀戮、祸乱。晋朝建立后,儒学在名士中逐渐衰退,崇尚自然、率性的老庄哲学,反而流行开来。
因此,率真、不拘礼法,逐渐成了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核。受此风气影响,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普遍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意识萌发,在丈夫面前,她们很少低眉顺眼,而是大胆地表现自我。
关于这点,《世说新语》里还有几个故事可以佐证,现举一例:
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曰: " 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 妇曰: "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 -----出自《世说新语·贤媛》
大将军诸葛诞的女儿嫁给王公渊。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掀开盖头,不是赞美新娘如何娇艳动人,而是说:你的神情看起来有点卑微,怎么一点也不像你父亲呢?
对此,新娘毫不留情地反驳: 堂堂大丈夫,不像自己父亲彦云那样有男子汉气概,却要求妇人和英雄相媲美!
听一听,洞房内的悄悄话,不是柔情蜜意的细语呢喃,而是充满火药味的唇枪舌战。兴许这种别样的率真、大胆,反而更受晋朝男人的喜爱,要不然这种女性,为何被世人称为"贤媛",记载在书里呢?
因此,钟琰的开玩笑,实质上是不拘礼法、率性而为的表现。它的背后,隐藏着对丈夫的娇嗔与信任,这恰恰又是两情相悦、你侬我侬的见证。
03.
读到这儿,有人可能羡慕晋朝女性,觉得生在那样的时代,实属幸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和贵族女性相比,普通人家的女儿,可沒那么幸运。
钟琰死后,王浑另娶一颜姓平民女子。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别,颜氏在王家,可谓是低到尘埃里。有记载为证:
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 "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 -----出自《世说新语·尤悔》
结婚那天,正当王浑要和颜氏行交拜礼,却引起围观群众的不满:
您乃王候之将,怎么能向出身低微的平民女子行礼呢?
于是,夫妻结拜礼就沒行成。就冲这一点,王武子死活不认这个继母,直呼她为"颜妾"。
对此,颜氏感到羞耻,在王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也许私底下丈夫对自己还不错,但在人前,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想离婚,又碍于门弟,不敢得罪王家这样的高门大户,只好忍气吞声,委屈自己,丝毫没有几品夫人的风光和荣耀。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04.
最后,再回过头来说说他们炫耀的儿子----王武子,究竟有多优秀?
王武子,即王济,名气远沒有同时代"竹林七贤"大,但在《世说新语》中,却是个话题人物。
他具备了贵族公子常见的优点:相貌英俊,老庄玄学与骑马射箭,都颇为精通,可谓文武双全。书中介绍卫玠时曾这样提到: " 骠骑将军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由此可见,王武子是个充满阳刚之气的帅哥。
这样的人,命运会格外垂青,娶了皇家的金枝玉叶,成为附马爷。他的姐夫和峤,素来俭吝,家里有许多品种优良的李子树,王武子向他要李子吃,和峤只给了十几颗。
王武子心有不满,索性上演了一出恶作剧: 趁姐夫上班时,带了几个吃货到和府李子园,吃饱不说,还砍伐树木,并将一车李树枝送给和峤,故意问:
姐夫,这李子和您家的相比,如何?
碰上这样任性荒诞的小舅子,和峤只能苦笑。
与姐夫俭吝的作风不同,王武子为人豪爽,生活奢侈。一次,晋武帝到他家,他拿出精致的琉璃餐具,命侍女穿上绫罗绸缎,摆好宴席,招待皇上。其中有一道菜肴-----清蒸乳猪,味道鲜嫩肥美,晋武帝尝了一口,非常好奇,想知道它的作法。
王武子说,这是用人乳喂大的小猪...…
皇帝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武子的高调奢华,还表现在其它方面。他曾在北邙山,修了一个私人跑马场,所花的钱串起来可以围着马场跑一圈。时人称之为"金沟"。
经常和马接触,王武子练就了一门特殊的本领:识马。书中记载,有一次马不肯过河。他说,肯定是因为垫子精美,马怕弄坏了,才不愿下水。叫人解下坐垫,马果然渡河了。
这样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却短命,只活了46岁,便匆匆离世。好友孙子荆悲伤不已,以一曲驴叫声,来为他送行。
网友评论
我荆楚大地,自古文盛武昌。有几个楚才的作品,万古不朽;有几个楚将的名字,永垂史册!
我湖北不仅有屈原、宋玉、孟浩然、张继、皮日休、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闻一多、叶君健、曾卓、绿原、刘富道、熊召政、刘醒龙、陈应松、邓一光、池莉、董宏猷、伍剑、刘继明、田禾、张执浩、柳忠秧、蒋方舟、当年明月、匪我思存、猫腻、丁墨、沧溟水、蛇从革、十二、罗晓、吱吱、吴漫、付勇军、东海龙女、余秀华、范雨素等文学天才、名家及知名写手,还有一些才高名不显的文人墨客,还有别山举水、野猫爱鱼、湖北兰、原始生命、励志熊等千千万万痴迷文学创作的草根写手!
灵秀湖北文气盛,代代皆有才人出。
我辈从小爱文学,如今埋头勤著书!
因此,率真、不拘礼法,逐渐成了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核。受此风气影响,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普遍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意识萌发,在丈夫面前,她们很少低眉顺眼,而是大胆地表现自我。
这段实质性揭示的文字真难得,紧接着说到王浑后妻顔氏,前后对比,更显门第在两晋的讲究了。其实,门当户对,各朝皆然,而襾晋更甚。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