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雪漠智慧课程》第881-890页
【为了训练行者的专注力,老祖宗创造了很多种特殊的方法,比如站桩,很多人用四平马步的姿势蹲上一分钟都受不了,更别提蹲上一两个小时了。这时,身体的疲惫和难受会打碎你所有的妄念,让你想要生起杂念都很难。所以,站桩是一种通过特殊动作摄心的有效方法。古印度有很多类似的训练,大眼瞪天、金鸡独立、倒立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摄心。人的欲望太多,杂念太多,不用特殊方法来摄心,就根本不可能生起智慧。但是,单纯摄心还不够,如果摄心而不重智慧,就只能训练定力,不能生起智慧。我们称之为外道。只有既重摄心又重智慧观照,才是正修。】
【心迷乱的时候,人就会进入轮回的幻境。所谓轮回,就是本体智慧被遮蔽了,在一种非常糟糕或非常美好的情绪中流转,就像天空中布满了乌云雷电,我们看不到太阳。】
【从究竟意义上说,轮回是幻影,当下并没有轮回与涅槃之分,它们都是大道在当下的呈现,都像法性大海上的泡沫,随时生灭。】
【了知诸妄念,迷乱自然清,一切无分别,法界性无生。安住于智慧本体,观察种种迷乱,一切迷乱都会自然消失,你也会进入一种无分别的的境界,因为法界的体性本来就像大海,泡起沫落,无生无灭。】
【人类的科技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宇宙的真相,终有一天,概念所营造的幻影会被完全打破。】
【人类智慧终究会打碎所有的神秘,佛家和道家的训练原理都会逐一得到解释,人类也会进化得越来越好。我对人类还是充满希望的。】
【科学是人类文明的太阳,宗教文化中承载的智慧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太阳。科学和宗教智慧本来就是一体的。过去,科学和宗教虽然分成了两个东西,但它们时而会相互印证。】
【在科学之光和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妄念会一天天消失,人类命运也会慢慢改变。因为我提倡“读书铸就信仰,文化照亮人生”,人生被照亮了,迷乱也就慢慢消失了。有智慧就不会有迷乱。】
【座上当安住。我们要学会在上座时达到心的安住,然后慢慢地训练。不要把安住想得太神奇,只要慢慢地依法训练,任何人最后都能做到。体操运动员之所以能做到那么多高难度动作,比如在平衡木上翻腾跳跃,靠的也是持之以恒的训练。练着练着,过去觉得不可能的,后来就慢慢地做到了。对心的控制也是这样,首先达到禅修时的安住,然后一遍遍地训练,最后就会明白如何安住。】
【下座亦观心。座下也要安住真心,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行为。】
【观察于当下。观察当下的一切,其他的东西一律不去管。】
【每个人都要专注地做好当下的事情,永远活在当下,不要把当下之外的事情列入自己的考虑范围。如此一来,你的生命才能在有限的时空中发挥最大的效应,这就是我出书比读者读书还快的原因。】
【我永远不会惦记当下之外的很多事情,更不会像大部分人那样,同时想要做成很多事情。我总是集中火力做一件事,那就是我这辈子必须完成的事,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会尽去全力去完成它。】
【诸行融空性。在智慧的观照中,将所有行为都跟空性融为一体,无论做什么事,都不离空性。《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地说,就是把眼睛看到的东西跟空性融为一体,无论看到什么,都知道它会归于空性,不生执著;听到声音时也是这样,既能听到,又不执著;对待快乐喜悦的感受时同样如此,真能做到时,便是乐空不二。总之,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活动都跟空性一体,都是证得空性之后的妙用,跟真心是一体不分的。永远不要离开真心去找智慧,否则就变成了妄念。】
【祈请护正念,不忘失本性。护正念是为了保持祈请,祈请本身就是最好的护正念。祈请还有一个目的,是让你不要忘掉自己的信仰,随时随地地忆念它,忆念它所代表的那种精神。这种信念在你心中必须是至高无上的,甚至比你的生命更加重要,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你放弃它。否则,它就不足以构成你的信仰。】
【出定入定时,慧水常静清。不管在座上还是在座下,都要安住于智慧本体,让智慧之水常常平整如镜,朗照万物。换句话说,我们要把智慧观照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