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科全书武侠江湖国学与传统文化
周礼,一部道德与法制的共同体

周礼,一部道德与法制的共同体

作者: 寰迷小梦叶非杨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3:45 被阅读285次
    图源网络,侵权则删

    一、写作源起:

    说好最近专心写武侠小说的,可是研究武侠小说就必须研究历史和地理,已写了两篇历史文章,下一步是要写一片广袤又神秘的土地,甚至连专家都咨询了,可是还是觉得太过高深,无从落笔。翻过头来,又学习历史,似乎进度太慢,周朝兜了一大圈,去了一次唐朝,然后又回到了周朝,于是我仿照我写赞美唐律的格式,谈一谈周礼。此处的周礼,为了防止狭义与广义的再度解释,我特地省去了书名号。

    西周,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进入了一个开创性的时代,我们可以透过政治和思想,来看法律中的礼与刑。

    二、概念介绍

    那么,什么是礼呢?

    粗俗的讲,礼的规定,就是规定你从头到脚今天该怎么穿,见到什么人该穿什么衣服(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见到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似的)。

    周礼,简而言之,就是周代礼制,其实它是一部儒家经典,有人说是周公旦(世称叔旦,实则姓姬)所著,又有人说是战国时期的人总结归纳而成。因为有位郑姓经学大师为周礼作注,于是周礼成为三礼之首。曾叫《周官》,西汉末年,有人给改名为周礼,于是周礼的作者及其年代,历代学者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据说,胡适、梁启超等都卷入过讨论,至少有六种不同说法,有些混乱。

    三、自圆自说

    为什么说周礼是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体呢?因为周礼具有道德与法制的双重性。(其实是因为当年我笔记中这么记,并自顾自画了重点符号)

    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是一部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记载的礼的体系也最为系统,既有祭祀、封国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显得宝贵,它展示的是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

    比如农田规划方面,周礼对于野的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其中的地官里面讲“什么是道?什么是路?道与路不同,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

    四、内容简介

    我开始不懂,周礼为什么要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为大纲,后来才知道,原来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礼乐制度自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比如吉礼,居五礼之首,是祭祀方面的礼节。凶礼指不幸,类似于办丧事礼。还有宾礼、嘉礼,军礼等。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说明维护王权与族权是礼的核心。

    再举例说明(这点现代社会反而是允许的),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对异姓诸侯则视为甥舅关系,血缘婚姻关系组成了周人的统治系统。

    五、为谁服务

    周礼的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以后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因为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西周社会,人们之间都是相互认识的。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文化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朝建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治者不再宣称王是天帝的化身,而代之的是周王的权力“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周初统治者在“以德配天”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的法制原则。该思想原则对后世统治者给与了重大启迪,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区别情况定罪量刑的刑法适用原则。明德慎罚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代天行罚”的观念变化的产物,也是奴隶主贵族阶级长期司法镇压经验的总结。

    六、功效作用

    周朝的礼,将夏商的礼发展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就是周礼

    周礼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统治的需要而日益广泛不再限于治理血缘团体内部的功能,而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等级制度和加强专政力量的重要工具。

    礼既维护了时代等级制度,又预防犯罪,制止民众反抗活动,所以周礼作为一种规范,兼有道德和法律双重属性、教化和防范两方面的意义,利用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礼”实行统治,是那个年代的一大特色。

    所以有些人说,周礼——是西周最早的立法活动。

    七、对比研究

    事实上,西周礼制主要规定了奴隶主贵族的阶级地位和等级特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尊卑关系,以及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贵贱差别。

    礼治思想是西周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所以兼顾道德范畴,礼治思想是以德为核心,融国法、家规、忠、孝、教化、刑罚为一体的思想。

    相对于现在的法制和法治而言,西周礼的特色体现为礼制和礼治两方面的完善,礼治思想为礼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礼制的完善促进了礼治思想的成熟,并为礼治思想的实现准备了社会条件。

    礼制和礼治相辅相成,是礼成为西周统治者维护和加强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被后代王朝确立为“政教之本”,并成为后来儒家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八、礼刑关系

    礼中包含有刑,礼又不完全等同于刑,两者相辅相成,交互为用。礼主要借助于舆论的力量使人就范,但如果被断为严重违礼,即构成犯罪,必须惩之以刑。出礼入刑,但违礼和入刑不是法定的,而是执法者依据具体情况决定的。

    其实,西周的礼和刑是奴隶主专政的两种手段,刑是礼强有力的后盾,用刑是为了维护礼的实施,故礼和刑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在适用上时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可见,刑是以礼为基础和源泉的,刑的实际运用以礼的原则为指导,礼的约束作用靠刑的强制力来维持。

    九、总结归纳

    礼自古是道德范畴,好理解。若问周礼为什么具有法制性 ?周礼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所创造的,周礼的礼字的关键在于约束人们的言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不可否认,周礼对中国法制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人们遵守礼仪,是强制要求,所以具有法制性,也就是说,为了面子,也不要去犯罪。

    不难发现,其实周礼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有些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因此,它还是当时治理国家的蓝图设计。

    这次听从专家意见,未查询过多百度百科资料,大部分资料来源于个人的中国法制史笔记。另外,太复杂,太高深的内容不做研究,因为本人学识实在浅薄,避免言多必失,不作过多赘述。个人观点,一片混乱,不喜勿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礼,一部道德与法制的共同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p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