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出生于50年代,一生下来就被刻上农民的烙印,他为人老实、勤勤恳恳,而且非常疼爱我。
阿叔与与我
家里五个兄妹,我是家里的老幺,又长得小个,因此我深得阿叔的宠爱。听说在我还是婴儿时,家里人准备把我送给别人。那时,领养人已经来到家里了,是阿叔坚决说不给别人把我抱走,原因是怕我去到别人家里过得不好。就这样,我得以在亲生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并且有幸读大学。
小时候,哥哥姐姐他们都要帮干农活、做家务,而我二年级还没怎么用干活,能够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哥哥姐姐他们经常叫我去干活,说不公平,为什么我不用干活。每当这时,阿叔总站出来说:“她还小个,不用她干。”
虽然,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父母给与我的关爱却丝毫不减,甚至疼爱有加。两次上大学,都是阿叔送我去上学。
09年上大专,我第一次出远门,是阿叔坐班车送我出远门的。第二天一大早,阿叔就去到宿舍门口,把我叫出来。接着,阿叔把手伸到微微隆起的口袋,然后掏出一小包用塑料袋装的东西,放到我的手上,用有点沧桑的语气对我说:“这里除去昨天交学费的钱,还剩下1500元,不够用,你再出声,我们来想办法!”
说完,阿叔就向微暗的走廊的另一端走去,看着阿叔落寞、憔悴、瘦小的背影;手上拿着沉甸甸的、用塑料袋包着完好无损1500元。我百感交集,泪水在眼眶打滚,最终我没让泪水夺眶而出、滑落我的脸庞……
这是大学的第一天,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而且这一课一直影响着我,直到今天,甚至永远……
12年专升本,也是阿叔送她去上学的。阿叔觉得很自豪,因为家里经济有限。我是家里唯一一个能够上大学的孩子。为了送我上大学,父母已经用尽了全力,把最好的给了我。
阿叔与土地
“阿叔,不种这么多田地,你平时你一个人在家,很辛苦的。”我打算用情感来感化阿叔。
阿叔:“不辛苦的,一辈子都这么做过来了。不做点事,会很闲的。我又不像村里的有些人那样,喜欢打牌。”
“你可以少种一点,就种一亩几分田地。这样就不用那么辛苦,周末老妈还回来帮帮忙。而且你自己一个人,我们都不在家,我们会很担心,不放心。”我企图再次说服他。
“哎呀,你不懂的……”阿叔有点无奈地说道。
“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也参加工作了,虽然说钱不多,但是维持基本生活是可以的,你不用操心这么多了。老哥他们也能负担起自己的家庭……”
“你不懂的……”
这样的聊天,上演过无数次。尤其是在我大学毕业后,我们一家人尝试着做阿叔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不用这么辛苦。
我知道,我父母就是靠种田把我们几兄妹拉扯长大;靠种田,把我送上了大学;靠种田,维持着一家的生活费。
他口中经常说:“你们不懂的……”虽然他每次都是说“不懂”,后面的内容没有说出来。但是,我们大概也能猜出一些原因出来。首先,我们家以前经济不好,父母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父亲觉得趁自己还能干活时,就多做一些,不拖累我们儿女。虽然我们家现在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阿叔觉得,能补贴一点家用就补贴一些。记得他说过:“种田,过年大家回来就不用买米,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如果没有收入,分分都是向你们伸手要,有时候想买糖给小孩吃,都要考虑钱包。”这一点,我们做儿女的,还是比较惭愧的,目前没有能力给予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阿叔的土地情节。阿叔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地,而且他种的庄稼特别是稻谷,质量和产量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每次田地的草都会弄得干干净净,水田耙得平整,村里的人经常夸他干活仔细。这时候,阿叔总是谦虚地咧开嘴笑了。我知道,此时,他内心是充满成就感的。
现在村里好多人都不种田地了,都荒芜了。像阿叔这样爱惜自己田地的人不多了,像他这样坚持种完自己田地的人就更少了。他嘴上老是说:“不种,以后的田地都不见了。”他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地,他对田地有感情。这些田地就像是他的根,就像是他的娃。哪怕是看到它们长草,他也舍不得。
第三,阿叔不服老。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年轻的,还是能够像年轻时力气那么大,那么健壮。
可是,阿叔,你知道吗?我们也有我们的想法,我们做儿女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你们轻松一些,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希望你们晚上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不至于被困顿的生活所困扰。当我们看到白丝爬满了你的头、厚茧爬满你的手、身体越发消瘦,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很心酸。
上大学时,老哥说:“如果你有时间,就勤工俭学,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我看到这条信息时,眼眶湿润了。
大学时,我贷款、拿奖学金、做兼职,确实也很辛苦,但是相比父母在家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我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现在大学毕业了,我可以养活自己了。而且还可以时不时给一些钱父母,或者帮他们买一些东西,让他们开心开心。
但是,我们做儿女目前唯一的要求和愿望就是希望父亲不种这么多田地。举家出动,争吵,心平气和地劝,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就是说服不了父亲。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阿叔这么做,其实都是为了我们儿女啊,虽然他的做法让我们有点不理解。他用他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我们儿女的爱,虽然他的爱让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就像我们儿女对他的爱,他也是无法理解、难以接受的。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做法,有时间尽量回去帮忙,我想这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吧!
过三天就是父亲节了,我原本想过买一个蛋糕回去,或者买一束花。刚好老姐他们建议买一束花回去,我一直想,父母收到花是什么样的表情呢?是嘴上责怪我们浪费钱,心里却乐开了花?还是说你那去退货吧?我心里一直在想象着那时的情景,期待着那天的到来,好像那束花是送给我的,不,比送给我还要兴奋。
我觉得我们亏欠父母的太多了,从没有特意为他们买过一束花,庆祝过生日,仪式感太少了,可以说几乎没有。
以前过节都是直接给钱父母,因为每次买东西他们嘴上都说不喜欢,嫌我们买得贵,所以后来买东西我都说是二十块钱左右。萌生父亲节过他买花或者蛋糕的想法,是缘与上一周我和他看一档节目。有个女孩为了给患癌症的父亲圆梦,给他过生日。她报名参加节目,并且带阿叔到现场,很感人的画面。
当时阿叔没有说什么,但是,母亲一回来,他就跟母亲说了这件事。从他的言语中看得出来,他很羡慕节目里的父亲。所以,当时我就在想,父亲节时,我也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让父亲开心开心。
在阿叔节到来之际,写下这篇文字。仅以此篇献给我的父母,你们的健康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阿叔,是我们农村对父亲的叫法。以前我们爷爷奶奶教我们这样叫,说是这样叫比较好,有一些迷信的说法。久而久之,我们想改口叫“爸爸”,习惯了,也就改不了口。小时候,我们也埋怨,为什么不让我们叫“爸爸”,现在倒觉得“阿叔”这个称呼更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