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不是?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15:43 被阅读0次

当你还没有确定,自己算不算是别人在私人领域内,可以接纳的那个人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的自己人,那你就有越界的嫌疑了。

这种越界,一般来说叫做“不拿自己当外人”。

这么说,确实有点儿绕,但慢慢捋一捋,还是不难理解的。

在这个平台写了两年多,直到前几天,与官方协调发文权益问题的时候,才算真正弄懂了自己和官方的关系。

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币改刚刚开始,一个人拢共加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投了两个“十年尊享”、️外加一个“一年尊享”。不久又成了“合伙人”,再后来,又成了“白金会员”。

也许就这顶带着引号的“合伙人”的帽子,把我引到了一个“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歧途。

当对方跟你保持一般距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礼貌距离的时候,自己却不识实务的死贴硬靠地想与人家攀上私人距离。用“给点儿阳光就乱颤”来形容自己,恰如其分。完全忽略了对方的“领域意识”。严重触犯了不同的交往方式,必须时刻保持不同的社交距离这条“界限”。

不能发文自然心情不爽,再遭遇呼叫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那种心情就更雪上加霜。

至于,挂在主页上的各类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标签”还被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的那一刻,之前曾经有过“不把自己当外人”的种种怀疑,都已实锤。

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那种“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丑态毕露,都恨不得立马儿找到地缝钻进去、藏起来。那一刻是怎样的一种满脸羞臊,不敢想象。

这绝对不是独自在这儿犯酸,也不是吐槽,而是对从前的自己与平台之间关系的误判,偶发的一种明智的醒悟。

仅此而已。

通过这件事情,也为今后如何把握好与任何人的社交距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庚子年,出门在外,时时刻刻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其实,社交距离无时无处不在。

关于这个距离尺度拿捏的主动权,不在咱们自己,而全在对方。

直白一点就是说: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衡量好自己跟对方的社交距离。这个距离绝对不是你自己以为的,而是以对方可以接受的标准为标准。

因拿捏不准社交距离而导致的“不拿自己当外人”,双方都难受。进而导致从难受开始,到难堪结束,该多恶心。

相关文章

  • 尴尬了不是?

    当你还没有确定,自己算不算是别人在私人领域内,可以接纳的那个人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的自己人,那你就有越界的嫌疑...

  • 尴尬了尴尬了-20220501

    好尴尬! 邻居爱给自家孩子买各种棒棒糖,有时也会出现类似“太白兔”、“粤利奥”的零食,别人家事咱也不好问、咱也不好...

  • 尴尬了。。。

  • 尴尬了

    突然不知道写什么了

  • 尴尬了

    太阳来访 我尴尬了 没有凳子适合它 唯有让它席地而坐 太阳送我一屋子光亮 我更尴尬了 无以回赠 太阳要走了 我伸出...

  • 尴尬了

    家中虽有画纸,却无画笔。不知这是什么颜色的花儿,反正被我画成这个模样了。

  • 尴尬了

    街灯的黄被天地万物所征用 她身上的金光是自发的 春意盎然掉了一地 远不及她一杯茶的香润 月亮一刀刻在我的眼中 只显...

  • 尴尬了

    宝宝想看白夜追凶、可是我怕

  • 尴尬了

    午饭后惯例出来遛达,往草地上一坐,尴尬了~春天如此美,我也要美美的

  • 尴尬了

    商场看到一款美衣裙,兴高采烈地带进试衣间试衣。头套了两次,竟套不进去。抓下来,看了看,哦,原来我的头不标准,进不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尴尬了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na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