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了二十六年的拾荒者沈巍,可能从没想过,自己也有成为“神级流量”的一天。
“出没地”永远有上百号人扛着相机蹲守,出行“保安相随、护栏围绕”。
围观他的人,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演唱会上的粉丝。
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衣服破旧,讲起《左传》《尚书》却头头是道的沈巍,成了这些人眼中的一件“稀罕物”。
他们疯狂地追着沈巍,“听课请教”、拍照直播,带着各种目的,一声声高呼“大师”:
保安也拦不住冲上来拥抱的围观者而在沈巍眼中,这些觉得他“稀奇”的人,不过是书读得太少:
“书读得少了,好像觉得很稀奇,不是我学问多大,你们自身造成的,你们书读得少,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多读书本身,不要关注我本人,就是这样。”
可惜,这些誓要把沈巍的“流浪”,变成自己的流量的人,不会在意他的抗拒,不会察觉自己的无知,更不会“放过他”。
1
从普通人到“顶级流量”
流浪了二十多年,沈巍一直是个普通人。
让他区别于其他一些流浪者的是,沈巍爱读书。
经常蹲在地铁里、路边看书,拾荒的收入,也都用来买了书,这几乎是他唯一的开支。
沈巍说,原本他每天只有两件事,捡垃圾和读书 / 红星新闻最初走红的视频里,他在和路人讲解《左传》等经典著作,娓娓道来,金句频出:
“儒家学说里‘君子群而不党’的意思是,联合在一起但不营私。”
“唐朝考进士时基本没人选《左传》,因为和《论语》相比,它太长太深奥了。”
“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所以要不断学习……”
懂古文,对教育、环保也有自己的见解。
视频中,沈巍在讲述《左传》的趣事 / 某短视频平台一朝爆红,沈巍的生活“天翻地覆”。
某短视频平台上,话题“大师在流浪”的合计播放量超过了2亿。
网友专门开设账号,发布与“流浪大师”相关的内容,迅速吸引了数十万关注。
某视频网站上“流浪大师”的话题,播放已经超过两亿一夜之间,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将“大师”团团围住。
可气的是,他们不是为了所谓“大师的学问”,而是为了流量与眼球。
一个在现场等候的微商说:“大师的视频能吸粉,有了粉丝东西就好卖。”
另一个视频播主说:“谁能拍到这位流浪大师,谁就能火就能涨粉丝。”
“大师就是流量,你们要懂得怎么用才行。”
守候“流浪大师”出现的人群 / 澎湃视频似乎蹭上沈巍这个热门,一起拍个合照,搞个直播,就能零成本涨粉,秒变网红。
2
“蹭流量”的一百种方式
千千万万网红网友,为了能从大师身上分一丝流量,煞费苦心。
他们主动忽略了沈巍无奈恳求的神情。
有人会对不讲课的大师有情绪,总吆喝着:
“大师你坐下讲讲国学吧,(其他人)赶紧下跪啊!”
只要一出现,就会被镜头团团包围 / 秒拍有的网红,还能象征性蹲在大师身边,听几句“智慧”,不少人干脆连象征性听两句的“流程”都懒得走了。
他们把沈巍变成了人形打卡背景板,排队拍照,录段视频,转身就走。
握手拍照一气呵成,网红打卡只需不到10秒 / 某短视频app不少网红,千里迢迢赶来看他一眼,就为了拍张照片,蹭个热度。
边上的其他网红张口赞叹她们的“专业”,被围在中间的沈巍,撇开了头。
围绕着大师直播拍照的五朵金花 / 某短视频app他捡垃圾时,也会被人拦下,拉着他“讲两段”:
拾荒路上也有人拦下他 / 某短视频app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有人另辟新径:
视频多了,网友们注意到沈巍身边,时常站着一位“美女大姐”。
许多视频里都有她的身影。
大家开始猜测:她的眼神里都是对沈大师的崇拜和爱慕、像极了爱情、只有她懂沈老师……
甚至开始称呼她为“师娘”。
但很快,有人发现这位女士在直播时称自己是某公司董事长,和沈巍谈过直播、拍纪录片等合作,被沈巍拒绝了。
充满恶臭的“最美爱情” / 某短视频app还有人,要跟沈巍相亲,要直播“嫁给他”。
为蹭流量不择手段 / 某短视频网站这些魔幻一般的行为,丝毫没有下限。
3
编故事、耍无赖,为了流量人能有多不要脸
人红是非多。
很快有人对沈巍身世产生了好奇:“一个‘博览群书’的文人,怎么会‘沦落’到流浪的下场?”
各种揣测、传言纷至沓来:
有人说,他是91届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怀才不遇;
有人说,他的妻子和孩子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双双去世,所以才受了刺激开始流浪;
也有网友对他的精神状况提出猜测;
对他曾经的工作单位,也颇多质疑……
都是谣言 / 某段视频网站于是,有人开始同情他。
给他送吃的、送东西,希望为他提供帮助、改善生活。
似乎在大家眼中,“流浪汉”,要么是受过刺激精神有问题,要么是身世悲惨生活艰难。
可对沈巍而言,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
读书也好,流浪也罢,都只是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惨:“我不需要人接济,单位一直在给我发工资,卡里目前大约还有十万元左右,部分是父亲的遗产。”
他没有结过婚,“妻女遭遇车祸”纯属胡说八道。
妻女丧逝,根本没有这回事 / 澎湃新闻反而是这些围着他的“追捧者”,才是他烦恼的根源。
没成名时,这样的流浪汉,网红们恐怕见到了能躲多远躲多远;
如今一朝成名,没人再嫌他脏、臭,捂着鼻子也硬要扑上去。
长枪短炮、采访围堵,想从沈巍身上榨出价值的人源源不断。
这群慕名而来,“求知若渴”的弟子,赶也赶不走,避也避不开,不分白天黑夜。
沈巍没了自己的生活,好好睡一觉都成了奢望。
“不说吧你们也不走,我说了吧,我看你们的样子更不走,基本上这几天我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亏得老天爷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
为了近距离接触大师,网红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 / 某短视频app爆红没有带给沈巍欣喜,他看得很明白:
“你们不是真心追文化,你们是真心追利益。”
“你们就是为了一个‘钱’字,把我当猴耍。如果你们真的尊重我,就赶紧散了吧。”
“我站在这里,你们愿意怎么拍怎么赚钱随便吧,我实在没办法了,你们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我。”
“你们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我!”
他一遍遍地拒绝,可没有人放过他。
“流量和热度”还没有蹭干净,这些吃相丑陋的“跳梁小丑”,怎么会甘心离开?
4
围观者三大“罪名”
第一“罪”——无知
中国人的“造星”能力,如今已是“出神入化”。
环绕着沈巍的人,给他打上了“博古通今”、“博览群书”的标签,称呼他“大师”,于是他成了“顶级流量”。
其实,只有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才会把典籍中几句并不高深莫测的话,奉为圭臬。
但凡稍有知识的人,就会懂得,没有人能真的“博古通今、博览群书”。
在不计其数的经史子集、中外名著面前,所有人都是无知的。
如沈巍所说:“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所以要不断学习……”
坦白来讲,沈巍讲到的那些道理,并不难懂:
而他所提到的典故,任何人去读《尚书》《左传》,去学国学文化,都能“挖掘”到。
沈巍自然是有文化的,但距离“大师”还很遥远。
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水平,爱学习是真的,爱读书也是真的,但是并不代表自己很有文化。
“自己的水平自己有数” / 澎湃新闻他的爆红,是流浪汉外表和不凡的谈吐,给那些不读书的人,带来的冲击太大。
第二“罪”——刻板
似乎在围观者们的眼中,流浪汉一定要蓬头垢面,衣不蔽体,口齿不清,眼神浑浊。
最起码,他不能跟大学走出来的教授一样,不能有文化,不能张口诗词闭口经典。
这是刻板印象。
而人们又很难容忍和自己一贯印象不同的东西。
从十几年前的“犀利哥”,到今天的“流浪大师”,人们的这个习惯从没变过。
当初“犀利哥”,偶然因为一张照片,成了“最帅乞丐”,一夜之间成为网红。
总是将某一群人放在固定模子中,一旦有人突出这个模式,就会大惊小怪。
文化学者该“淡泊名利”,一旦你追名逐利,就是“傻X、书白读了”;
流浪汉有了文化、有了气度,那就是“人中龙凤,被世俗掩盖”。
说到底,是自己见世面太少。
第三“罪”——侵犯他人隐私而不自知
在这场诡异的“盛宴”中,沈巍只是一个“背景板”,一个“橱窗里陈列的商品”。
哪怕他一遍遍恳求大家别拍了,镜头依然环绕着他。
可是,他并没有授权任何人拍摄,这些利用他的热度赚钱的人,都是侵权。
沈巍觉得这些人对他毫无尊重,可别提尊重,他们连作为公民最起码的公德心都抛开了。
似乎在他们看来“一个走红的流浪汉,没有隐私权、没有肖像权”。
为了自己的欲望,罔顾他人的意愿。
可他们忘了,这是在犯罪。
中国人有一种“扫地僧”情节。
总是对一些看上去毫不起眼,实则能力超凡的人满怀憧憬和崇拜。觉得他们是“世外高人”。
而漫天热点飞舞的时代,只有这样巨大的反差才能集中大众的软肋。
为了博眼球,编故事都是小事,不择手段强行将“扫地僧”拖入红尘,赚取利益后,立刻走人……
自私丑陋,不堪直视。
这场闹剧说到底,网友一句话就能总结:
“一个看似不正常的人,说了些正常的话;让一些貌似正常的人,变得不正常了。”
这也是最大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