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之美》:动物骨骼的机能美

作者: 山千黛 | 来源:发表于2021-04-22 00:08 被阅读0次

    【九洲芳文】

    摄影师善于用镜头捕捉和展现事物的感性美,而兽医懂得动物的机体结构和形态特征。摄影师和兽医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碰撞到一起,捧出了一本由218幅高清摄影作品和16万字科普解说组成的、让读者既享受视觉震撼又得到知识普及的艺术科普书——《骨骼之美》。

    《骨骼之美》是由摄影师汤泽英治和任职于横滨市立动物园的兽医东野晃典合作完成的作品。书中甄选了129种动物的骨骼标本,按照物种分类排序,通过218幅高清黑白照片展现出这些动物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细节。

    尤其可贵的是,作品中骨骼的整体结构造型完全贴合动物的突出特征,均展现出动物在自然界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形态,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些动物活生生的样子。虽然仅剩一副副骨骼标本,但仿佛尚未完成的3D建模图形,似乎填补好血肉之后便能“活”起来。

    封面上这幅印度眼镜蛇骨骼,躯干盘在地面,头部高高昂起,好像在谨慎地观察四周。太平洋潜鸟骨骼整体倾斜向下,头部指向下前方,仿佛正在水中迅速扑向锁定的小鱼。印度狐蝠骨骼呈现展翼飞翔的形态,松鼠猴骨骼蹲在地面,戴帽长臂猿伸开一只长臂就像单臂挂在树干上,而二趾树懒骨骼则像倒挂在树干上。每一副完整动物骨骼,都以这些动物最常见的姿态出现在照片中,骨骼的结构和形态清晰可见。

    作品中选择的骨骼局部细节包括头骨、前肢或后肢的肢端骨骼、脊椎骨、腰骨、颈椎骨、喙部、牙齿等能展现物种特征的关键部位。在这些照片中,不同种属的骨骼特征、相近物种的相似和差异之处,都一目了然。

    黄绿烙铁头骨骼曲伏在平面,分成两部分的下颌骨骼明显展开。正是由于这种分成两部分的下颌骨骼结构特征,让蛇类可以把嘴巴大大张开,吞食比它头部更粗壮的猎物。

    鸟类的体型多数小巧轻盈,适应飞行的需要,鸟类的骨骼同样轻便,其主要的长骨内充满气体,骨髓部分也是中空的,骨骼外层的骨皮质也非常薄。不过,也不必因此担心它们太过脆弱,因为它们的骨质磷酸钙含量比哺乳动物高,骨质虽轻却密,比看起来强韧得多。

    尽管同属鸟类,但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习性,不同目科的鸟在喙、爪等部位的骨骼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善于啄破种子的锡嘴雀,喙大而厚;智利火烈鸟的喙周围有过滤器官,能伸到水下过滤水中的藻类和小动物直接进食;要从泥中找昆虫吃的美洲白鹮,喙部细长;斑嘴鸭的喙宽而扁平,触觉发达,能够在浑浊的水或泥中觅食。

    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爆发,不同物种有着不同生存特长;粗壮、轻盈、跳跃、攀爬、飞翔、撕咬,每一种生命特征的背后都有各自的骨骼形态支撑生命的技能。骨骼是生命体的支架,更是生存技能的结构保障,这正是《骨骼之美》中所呈现出的动物骨骼的机能美。

    动物全骨架以其结构的完整精密,呈现出造物的神奇和生命机体的精妙;而骨骼局部特写展现出的细节,则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物种进化的多样性。

    即使抛开骨骼的知识,仅就这一幅幅摄影作品来看,无论对动物完整骨架的忠实还原,还是对头骨、四肢等部位的局部特写,都展现出一种简洁而又厚重的艺术美感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之心。

    全黑背景中几乎看不到任何辅助支撑物,简洁的光线,干净直观的构图,把骨骼的形态和细节展露无遗。骨骼上的纹理和线条、凸起和凹陷,清晰可见,相邻骨骼连接面的严丝合缝。无需任何赘饰,骨骼本身就有一种抓住人眼光的张力,无声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和优雅。

    当然,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单独翻看一幅幅图片的时候,除了欣赏视觉美之外,对这些骨骼特征的细节并不能区分很清楚。书的末尾部分提供了按物种分类排序的文字解说,通过这些解说,可以理解这些动物骨骼的结构和特点是怎样为动物的生命特征和生存能力服务的。所以,这本《骨骼之美》不仅要让读者看到骨骼的天然美,更要让读者看懂骨骼的机能美。

    2021.04.21雾凇

    九洲芳文三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骨骼之美》:动物骨骼的机能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ot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