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谢昨天晚上的大雨,让我们今天上齐云山时感受到了云海的壮观和虚无缥缈。
昨天下午从西递游完出来,前往徽州。走不多远就下起了小雨,行车不多时就到了齐云山,查看天气预报,整晚有雨,早上雨停。正是登齐云山的看云海的最好时机。
说到齐云山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提到白岳更是不知所云。实际上位于安徽休宁县的齐云山,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名山,是著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具历史学家考证可能是四大名山之首,但是齐云山的名气不如其他三座(其他三座道教名山是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
当年齐云山可了不得。明朝崇尚道教,皇帝没生儿子,派张天师来齐云山为他建醮求子,结果嘉靖皇帝就生得龙子。嘉靖皇帝一高兴,就把这座原本叫作白岳的山改成了齐云山,还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宫”,齐云山从此声名远播。
道教发源于老庄,兴盛于天师,但是实际最兴盛的时期就是从唐代开始,到明代最盛,几乎成了国教。清代,儒家和佛教在老百姓中发展的好,是因为儒家能叫老百姓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佛教讲的是往生,而道教主张的是清静无为得道成仙,老百姓对现实的生活改变更为看重,对得道成仙似乎没什么兴趣,还不如把心思寄托在“来世”说法的佛教里。
齐云山古称白岳。文人喜用旧称。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黄白”黄指黄山,白指白岳即齐云山。明代临川才子汤显祖的“徽州”诗,有人说是贬徽州的,有人说是褒徽州的,这个牛角尖没什么钻头,今天我们不说这个。
还是说山。齐云山是一座道教山,文化山。“一部伟大的金石志”,确实值得细细品味。或许是由于道教的式微,或许是由于黄山这座比它更高大更声名远播的山耸立其旁,遮住了它往日的光辉。
不管怎样,它是四大名山之一,冲着它的名气。我必须得上。早上雨停,到了齐云山脚下,只见群山巍峨,郁郁葱葱,半山腰云雾缭绕,古道观若隐若现,索道和盘山公路隐约可见。坐索道到半山腰。看到整个山体的岩石呈现红色条纹状,有明有暗的丹霞地貌令人震撼。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怪岩、幽洞、飞泉、池潭、亭台、碑铭石刻、石坊石桥、庵堂祠庙多处景观。山上有历代修建的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郎灵院等多处道观。
从早上八点钟开山门,我和妻坐第一班索道上山,一直游玩到下午一点半钟,整整游玩了五个多小时,山路时上时下但并不陡峭, 还并不觉得累。这地方真的不错,真的可惜是被黄山的名气给掩盖了。山上游客稀少,很多时候路上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因为昨天下过雨,山路及山上的植被像被水洗过一样,空气异常的清新,满山的云雾随着山风一阵阵的飘荡,时而风起云卷,时而滚滚而来,时而如抽丝剥茧,特别是看远山,一会儿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云雾半遮半掩,不一时又云开雾散,如同是虚无缥缈的仙境一般。妻连说真不虚到此一游。
还有齐云山的文化底蕴特别浓厚。我上过很多名山,论起摩岩石刻、碑文、题字,还有道观里的神话传说、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齐云山是最为全面多样的。说齐云山原来为道教四大名山之首,论起文化厚重,我看并不为过,只是齐云山的海拔高度,占地面积相对小一些而已。
再来说说齐云山的历史沿革,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自此开齐云山道教风气之先。
南宋宝庆年间,崇慕道教的方士、居士相继来山,择地筑构,初创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
明朝达到鼎盛。明洪武十五年,朝廷置道会司于县城崇寿观,主领全县道教事,山上道士有被任命为道会司的;嘉靖十一年,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驻山,因世宗祈嗣灵应,敕建玄天太素宫,置真人府,配各级道官:太素宫置提点,真人府设赞教、知事,山、庙有住持,县设道会司,州设道正司,府设道纪司,中枢最高设道箓司等机构。
清朝,齐云山被乾隆皇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
民国二十三年,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民国二十九年,太素宫前殿倾坍,为整修宫殿,休宁县政府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整理委员会。
1979年以后,休宁县政府先后成立了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1978年,齐云山太素宫宫观修复开放。
1980年起,休宁县政府在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梅轩道院旧址上新建了凌风,海天一望,望仙三亭,修复了玉虚宫,罗汉洞,真武殿等。
从齐云山上下来,我们继续前往徽州。途经休宁县的时候午饭,顺便游览了这个全国状元县的“中国状元博览馆”,又体验了一把人杰地灵的徽州,按下不表,下次有时间再专门写,今天就到这儿吧。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齐云山,一幅斑斓恢弘的写意山水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