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外地人

作者: 铁妩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12:08 被阅读2754次
    上海人外地人

    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我酝酿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但还是不敢轻易下笔。怕我的立场和角度不够公正,引起许多误解。但是,沪上十年,沉淀了一些思考,关于这个话题,还是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1

    上海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存在。在中国地图上,他的面积很小,但他的文化和经济却很强大。

    2006年1月,那个飘着冷雨的清晨,我带着女儿踏上了这块土地,从此,便与上海结缘。

    十年间,熟悉了沪上的日子,了解了上海的生活。但在内心深处,我仍旧是个外地人,还没有真正融入上海文化中。


    2

    国人对上海人的印象,从贬义的角度讲是小气,精明,计较,虚荣,市侩,不厚道,耍滑头,难相处等等。

    上海人真的如此吗?我想这多半是外地人的感觉。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那就得从上海独特的文化存在来找原因了。

    本人不是文化学者,无力拓展深层的文化成因,仅从自身的感受来谈这个问题。

    我觉得,上海文化的独特性,首先就表现在语言上。上海话,把上海人和外地人严格地区分开来。讲上海话的这群人,他们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化心理,共同的生活方式。这样,在上海这座城市,自然就把人分成了两类,上海人和外地人。不讲上海话的人,在上海人看来,即非我族类也。

    记得刚刚来上海的时候,新教师培训时,校长就和我们讲,你们将来要在上海工作,就要了解上海文化,要听懂上海话,这样你们才能很好地工作生活。走过十年,这话还不时地回荡在耳边,感觉真的有道理。

    刚来上海不久的一次体检,轮到我的时候,医生上来就和我说上海话,弄得我一脸茫然,医生见我如此,便改用普通话说,检查完,医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来上海多久了,要听得懂上海话,不然在上海工作很不方便的。当时我还和医生讲,那你们应该讲普通话的。医生则笑了笑,没说什么。

    我来上海后,几个姐姐先后来上海探亲,游玩。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上海话怎么这么难听,像鸟语。我理解她们的心情,当初的我,也有一样的感觉。这样就在语言上把上海人和外地人严格区别开来了。


    3

    上海人讲上海话,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感呢?

    问题不在于上海话本身,而是上海人讲上海话的心态。上海这地方殖民历史很长,开风气之先,与洋人打交道的历史悠久。十里洋场,什么新鲜玩艺都从这里传布到别处。久之,这种殖民时代的烙印便被上海人拿来当成了优越感。表现这种优越,区分上海人与外地人的当然就是上海话了。

    于是,上海人便把上海话讲得超出了语言本身的意味,带有深深的歧视性。

    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说上海人“为什么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因为上海人自认为是‘高等华人’,是全中国最优秀最高贵的人种。上海话,就是这个优秀高贵人种的标志,也是和‘低等华人’(外地人)划清界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一定要说上海话,而且要大声地、尖嗓门地、无休止地讲。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也要想办法创造一个,就像暴发户们一定要想办法掏出‘大哥大’在众人面前哇啦一顿以示牛气一样。”

    4

    除了语言,便是上海独特的生活方式了,这是上海文化独特性的最集中体现。这种生活方式,是由历史的传承和上海所处的地理方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你若不在这城市沉淀下来,你是无法理解的。

    刚来上海时,走在林立密集的居民楼群中,给我的感觉是压抑逼仄的,习惯了东北的开阔和宽敞,看着这样亲密的楼距,很是压抑。后来知道了,这是因为上海这地方寸土寸金,没有办法像东北那样在用地上奢侈大方。渐渐地,习惯了这种楼宇间的亲密。

    除了亲密外,见得最多的是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会支出晒衣服的架子,几乎没有例外。除了这晒衣架子特别,还有那独特的晒衣方式,以致从晒衣方式上便能区分上海人和外地人。沪上人家,是把衣服用竹竿或能伸缩的钢管穿起来晒。短裤之类的,则用那种盘状架子夹起来,一个短裤要夹四个夹子,这样短裤就成了圆筒形的了,不是偏的。这是上海独有的晒衣方式,仅仅这一个晒衣法,便能折射出许多上海的味道。

    齐齐哈尔人家,绝没有这种晒法。开始我很不解,想解开这个疑团。后来知道了,上海这地方,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每年还有一个漫长的梅雨季,衣服被子等用品如果不晒好,那是要发霉的。齐齐哈尔那个风沙干躁的地方,衣服洗好后,随便放哪儿都会干的。久之,便形成了两地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上海人外地人

    当然,生活方式的独特性绝不仅仅是晒衣服这一点。


    5

    上海独特的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存在,造就了上海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和群体性格特点。这方面,外地人体会最深的就是排外。

    上海人挂在嘴巴上最多的三个字便是外地人(贬义的便是乡下人)。相对于外地人,许多上海人说话之前要加上“我们上海”几个字。比如,“在我们上海”、“我们上海不这样说”等等……

    话说一日中午,我们教工餐厅里,办公室的一个同事打菜,一下子就忘记了“茭白”怎么说了,就指着说要那个菜。这时我们的工会主席很热情地上前告诉那个同事,这个菜“在我们上海”叫“茭白”。我的那个同事说,在我们山东也叫“茭白”。为这事我那同事一直耿耿于怀,就是因为我们工会主席说话前面加了“我们上海”几个字。

    我的一个同学,来上海若干年,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她说刚来的时候,她的同事问她,你们那里有超市吗?那同学说,俺们那可是黑龙江第二大城市呀!上海人的这种盲目自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我的一个上海亲戚,那“大上海主义”更严重。路上见了闯红灯的,他便说肯定是外地人。见了开土方车转弯不减速的,也说肯定是外地人。听到新闻里报道说某河浜里有儿童落水了,也说肯定是外地人。关于这方面,我们的争论不断,但始终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日,我们又遇到一起。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吧,是刚刚新闻里播的。说一个上海人在晚上潜入一家超市行窃,被警察当场抓获。当时那上海人说“我是上海人你们为什么抓我?”你看看你们上海人,这是长期的优越性深入骨髓之后的愚昧,真真笑死人了。那亲戚还是说了一大堆理由来为他的族类辩护,我真的没心思听了。


    6

    上海人的排外,是伴随着自身的优越而来的。正如希特勒宣称日尔曼人是优质人种一样,上海人一向自认为是“高等华人”。

    上海人的优越感,还表现在他们拥有上海户口上。户口本身没什么,重要的是附着在上海户口上的利益,那是外地人没法企及的。许多外地的孩子,随父母打工,在上海读书,但由于没有上海户口,读到初二,就得回家乡。户口上捆绑了高考,就业,医保,社保等等诸多利益,这当然也成为了上海人优越感的源泉。

    我因人才引进到上海,户口自然是同时进来了,但我并没有上海人这种优越。后来我观察到,尤其是那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上海人,没有任何能够拿出来晒的,便去晒户口。看到这样的上海人,真的感觉挺可怜,也很可笑。但即便这样的上海人,还是自我感觉优越的,还是一口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的叫着。


    7

    除了排外,便是计较。

    我曾与那上海亲戚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给我讲了一些上海人所谓的“计较”形成的部分原因。他说上海这地方寸土寸金,人多资源少。比如当年上海普通人家,大多七八家共用一个厨房。如果七家共用,那就是七个炉具,七盏灯,七个水龙头。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产权必须明晰,如果你多占了别人的空间,别人就没法生存,同理别人占了你的地方,你也没法生存了。这就是上海人“计较”的根源吧。

    上海人善于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我想也是被逼的。这种生活状况,久之便渗透到了上海人的性格中。比如说上海人讲究契约精神,东北人讲究哥们义气。东北人什么事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了,但真的出事了,他什么也包不了。上海人什么事不轻易答应,但答应了就会履行诺言。

    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有这样几段描述:

    事实上,对上海人的反感和讨厌,几乎可以说是长期性的和普遍性的。在远离上海的贵州省施秉县,旅行社的朋友一提起上海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笑话可说。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一次漂流前,导游交待大家,如果有贵重物品,务必交给护航员,以免丢失。然而一个上海人却不肯。他把一叠钞票含在嘴里就下了水。结果,漂到半路,船翻了,上海人大喊救命。其实,漂流中翻船是在所难免和有惊无险的,甚至还能增加漂流的乐趣。因此,不少人还会故意把船弄翻,然后和护航员一起哈哈大笑。这个大喊救命的上海人当然很快就重新回到了他的船上,只是他那一叠钞票,也就被河水冲得无影无踪。显然,这个笑话并不“专属”上海人,它完全可能发生在别的什么地方人身上。但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大家都觉得只有说是上海人,才特别“像”。
    关于上海人的笑话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比方说,“上海的男人喝醪糟都上脸”,或“上海的女人买牙膏都要磅一磅,看看是买大支的合算,还是买小支的合算”等等。
    在一个小品节目中,一个北方籍的妻子就这样数落她的上海籍丈夫:“那么小一块蛋糕,我睡觉前他就在吃,等我一觉睡醒来,他还在吃。”

    我曾在超市结账的柜台前领略了两个上海人吵架。为什么吵我也不清楚,吵的什么内容我也听不明白。当时刚刚来上海,还听不懂上海话。但单单从两个女子吵的激烈程度上我判断,下一步肯定要动手了。但是我判断错了,这两个女人吵的不可谓不凶,但就是没有动手。让我这看热闹的有点失望,更重要的是不合我以往的判断推理。后来我认真想了想这事,还不得不说是我错了。矛盾激化到吵架的程度而没有大打出手,控制在吵的范围,应该说是文明的。但那吵的过程却是让外地人难过的,他们认为这也是计较的一种。

    上海人的这所谓的计较,还表现在他们精打细算过生活上。这方面当然也有前面提到的旧时困难的影子,但这种传承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在齐齐哈尔工作时,有个上海知青同事,她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做,毛衣是自己织,衣服没有超过200元的。还做得一手好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来上海后,接触到的上海人也都是善于精打细算的。当然,这个特点如果过了头,便是抠门了。

    我曾见到过水果摊上,几个上海阿婆,围着一个写着降价标牌的大框,在那一个一个地挑樱桃,半天也挑不了一小把,这情景,东北大妈是不屑的。


    8

    当然,上海人的优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文明程度高,讲秩序,有爱心,契约精神强等等。

    曾有件事,我被一位上海阿姨感动。在地铁上,一个外地的年轻男子随地吐痰,阿姨上前制止,遭到那男子无礼反抗,但就是这样,阿姨还是耐心给那男子讲,这是上海,是文明的上海,你不能随地吐痰。如果你没有餐巾纸,我可以给你。阿姨还蹲下去把那男子吐在车厢里的痰擦掉。这个阿姨感动了所有人。但就在网上的评论中,我也看到了一条,说这阿姨为什么强调上海?看来,上海人外地人之间的鸿沟,真的很难填平。


    9

    那么,外地人又是怎样的心态对待上海人呢?

    其实这也很复杂。我的那个上海亲戚有个精彩的总结,他说上海这地方,没来的时候向往,来了之后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真的离开了又觉得舍不得。钱钟书先生将婚姻比做一座城堡,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上海也是一座城堡,只不过城里的人不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于是这城堡便很拥挤了,于是便有了上海人外地人的区别,于是便产生了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


    10

    上海人外地人,只要生活在这座城,就要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出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断桥烟:我身边的同事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实只要你有能力、为他人考虑,他们会尊重你。本地人很多对东北的印象不好,是根深蒂固的,确实东北经济不行,这影响到生活消费习惯,甚至我听过有本地人说东北人在上海主要从事娱乐行业,事实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
        铁妩:@断桥烟 单纯的说这些没有说服力。上海经济发达,东北经济落后,这都是表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太多了。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当年谁也比不了,白山黑水,资源丰富。即使现在,对共和国的贡献也不能小觑。我本人是东北的,上海市引进人才,没有从事娱乐行业。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明的事业。我是想客观地阐述这一问题,但是发现不能,还是有主观的东西带出来了。获得尊重当然得自己强大,这毋庸置疑。谢谢你淡化处理的评论。😂
      • 亦晓婉:我只想说没有无缘无故的鄙视,要想被看得起,先要做好自己
        铁妩:@慕云女侠 你说的对,但这观点不适用本文,没有人鄙视,我也没鄙视别人。我在客观地讨论问题。只是我的立场和角度会让讨论的问题带上主观的色彩。
      • 简沛琪:其实外地人到上海就如中国人到国外,一样的。你们觉得外语难听吗?好听?其实很多中国人对自己有很深的自卑,还有不能放下自己,有什么啦,什么歧视不歧视,上海人到外地也一样必须入乡随俗,这点真的要像老外学习!这样慢慢你就没有隔阂感了:smile::+1:
        铁妩:@简沛琪 说的对。探讨这样大的问题,不是这个空间能完成的。我自己也知道会有偏见。当偏见不再有的时候,便完成了脱鳞化羽的过程,这需要时间。生活没有那么简单,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当然好,但还有许多责任要承当。谢谢你的阅读,还有你的温和。😊😊😊
        简沛琪:呵呵,如今是选择工作选择城市,一定要自己喜欢才会开开心心乐在其中:smile:
        铁妩:@简沛琪 没有自卑,只是不同。
      • 阿时针:深刻地体会到过。来了上海才两年多。
        阿时针:@铁妩 不了,过两年回老家😀
        铁妩:@米子鹿 还得深入下去,那样体会的会更深。
      • ec1c16083d69:定位山东,寒假就去上海。亲自目睹下这座城市😝
        铁妩:@i7year 加油!
        ec1c16083d69:@铁妩突然想到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明年考研,上海等我 💪
        铁妩:@i7year 走马观花的看看是远远不够的,沪上十多年的沉淀,有了这许多感慨。
      • 静静的白莲:对上海印象最深就是那一句阿拉上海人👍
        铁妩:@静静地白莲 上海很复杂,触碰很难!
      • 雪落重阳:写的很细致,分析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上海人有很多优点你文中提到了,但是缺点也是大家公认的。其实哪里人都有优缺点,上海人也不例外。上海男人多数是管家婆,管赚钱,管做饭,管孩子,无所不管。似乎这些应该是优点,但是什么事情过头就有负面体现。把生活过得斤斤计较,没有胸怀,小肚鸡肠。所以说上海人是优秀的打工仔,却少有做大事的人。
        雪落重阳:@铁妩 他们的男人把心思都用在家里的鸡毛蒜皮,虽然工作认真努力,但是因为过于计较、缺少大格局,多数都不满意自己的生活,骨子里的自卑用自大掩饰而已……
        铁妩:@chenxue重阳九月雪 是这样的。总之是可圈可点的。
      • 徐大少黄石:文章对上海人描写的非常细致入微,贴近真实。但似乎着重体现对上海人的个人感觉,少了一些外地人是怎样融入到上海这个大家庭里去的酸甜苦辣。
      • cec05816e2a2:默默问一句,东华大学怎么样,我比较天真的想要读东华大学的研究生,看了之后,有点不想去了
        铁妩:@逸楚寒 千万别,该怎么走自己的路就怎么走。这文章只是我个人的视角。东华大学当然是好学校了。
      • 1b540773c5df:我是上海人,但我并不觉得不是上海人的人就低我一等。我也见过十分排外的上海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就会把外地人外地人以贬义词的意思放在嘴边,看完作者的分析,我貌似明白了些。因为地域文化不同,各个地方的人生活方式和对外认知就有不同,作者说上海人盲目自大,应该不能包括全部的上海人吧,不然作为上海人的我,可是会伤心的☺。
        我的领导是安徽人,一次在跟他随便说说我要自带伙食,说了吃单位的饭不划算,回家自己做,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激起了他的怒火?竟然以此训了我一通,说什么柴米油盐不要钱啊,买菜不要时间和钱啊,不划算。。呵呵搞笑。我当时真的很纳闷,但他在最后讲了一句话,你们上海人真会过日子!
        我才知道,他不是针对伙食,而是针对我是个上海人。
        所以我想说,上海人可能是有的时候自大,但是也不能说外地人不嫉妒和自负
        铁妩:@星辰无埃 上海人当然不都是那样,我就知道会引起争论。但争论不是坏事,可以把这百年来留下的鸿沟填平些。不管是上海人外地人,相互理解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就会和谐相处。🌹🌹🌹
      • Anna娜:弱弱地问一句,30岁大龄剩女去上海闯现实吗?:sweat:
        Anna娜:@铁妩 恩恩 谢谢
        铁妩:@Anna娜 上海海纳百川!
      • 8a07d6909945:这就要看教养了
        铁妩:@8a07d6909945 教养很重要,但文化有地域特色。
      • 96a478efbd9f:所以说,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并不一定是越来越好,而是要比别人好。活在别人的眼中,当然要寻找一种优越感,也许这是我们永远无法改变的。
        铁妩:@于心有愧兮 也许是。
      • lucy大人:作为上海人,我喜欢这样的声音,谢谢你!
        铁妩:@lucy大人 海纳百川的胸襟!👍👍👍🌹🌹🌹
      • 蚊踩轻痒:其实咱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将其他城市脸谱的习惯,什么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山东人,都有一个固化的脸谱,各大城市都逃不脱这种的调侃。我上大学时,别人对我的最高评价就是你不象上海人,其实我心里还是不大爽的,说自己的家乡不好总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上海人也是中国人,也分三六九等,有好人坏人哦。更何况现在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不断有新上海人加入,带来更新气象更多精彩,海纳百川哦!最后表达一下我欣赏作者的胆气,敢触碰这么敏感的话题,点赞!祝早日融入这个城市!
        铁妩:@蚊踩轻痒 谢谢你的宽容。有大上海的胸襟。触碰这个话题,也是思考了很久的,也是有理有据的。全中国都有这问题,但上海尤甚。想客观些,但还是不能没有偏见。欢迎批评。🌹🌹🌹
      • 怀想君:第四点很地道
        铁妩:@怀想不置 生活方式真的不一样。
      • 敢说真话的妖精:现在是外地人在鄙视上海人。不是上海人不接纳!自身素质决定了认知高低。从未把地域当做重点。是很多来沪的外地人骨子里介意!
        敢说真话的妖精:@铁妩 人心在乎什么就看什么会触动情绪。
        铁妩:@敢说真话的妖精 很复杂。城市生活的秩序很多外地人不懂得也是真的,但因此受到歧视也是有的。
      • 红叶拂水:写得通透啊!我是乡下人,没去过大城市😂😂
        红叶拂水:@铁妩 跟上海比就是乡下
        铁妩:@红叶拂水 哪里哪里!长沙就是大城市啊,你跟这谦虚什么?😊😊😊
      • 妖明岳:我认识一个上海姑娘,她也是简书作者,有长相有才华,就是没有老上海人的精明,说话可谓直来直去口无遮拦,无城府。
        铁妩:@妖明岳 上海人也是千姿百态,不能绝对化,也不能固化。
      • 见伊:又在首页看到姐姐这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禁不住来报个到
        见伊:@铁妩 这篇好,有现实意义:smile:
        铁妩:@见伊 好久的文章了,今天给推到首页了。😋😊
      • 恺然:你对上海接触的还比较少。真正排外的,是上海市区的那一辈人。郊区的人没有几个喜欢市区的人。像上海郊区,尤其是农村的,一点不排外,还很容易和外省人打成一片,上海郊区的百姓真的很朴实。
        铁妩:@恺然 奉贤。😊
        恺然:@铁妩 你哪个区啊?我青浦区在。
        铁妩:@恺然 我就是上海郊区的百姓。😊
      • 7d221baa789b:上海人鄙视外地人,香港人鄙视大陆人,广州人鄙视乡下佬,城市人鄙视农村人,时尚美女鄙视刚进城的乡下妹子,职场精英鄙视小白。。。其实这种地域文化差异产生的阶级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一个地方的个例。对于这些种种,我只想说 FUCK
        铁妩: @Kelly11 阶级歧视这概念不知道准确否,即便准确,那也不是地域文化差异产生的。
      • 米喜:我感觉,沪浙都是比较排外的地域。
        铁妩: @米喜 似的,自视甚高!
      • 6dc22dd01abc:我在陕西想招幕上海农特产微商代理。有做的家我私聊
      • 慢就是快的追梦女孩:我正是向往上海的人,心中想着毕业去那里工作,但必须🈶️自己能力站脚的地方,
        铁妩: @慢就是快的追梦女孩 是的,这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能力。
      • 小高斯:我觉得作者最后一句最好😄!你们觉得呢!
        铁妩: @小高斯 作者自己也觉得。😊😊😊
      • 俺在红尘:真实犀利,,说出了所有“外地人”的感觉
        铁妩: @俺在红尘 这是一场持久战。
      • 苗凡一:一字不落得读完,感同身受
        铁妩: @苗姑娘i 😊😊😊
      • 海绵宝宝333:去过两次上海前前后后有一个月吧。发现很多上海人都喜欢大金链子:sweat_smile:
      • 清风徐杨:有一个错别字,应该是有声有色吧
        铁妩: @清风徐杨 谢谢!谢谢!👍🌹
        清风徐杨: @铁妩 第七章倒数第三段
        铁妩: @清风徐杨 谢谢!都找不到在哪里了。
      • 1f52ab8aab93:现在在上海上大学。来之前很向往,生活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离开时却还是会舍不得。
        铁妩: @1f52ab8aab93 这是正确的上海观。😋😊
      • 悟道叔:让我总结就一句话,臭毛病惯的。那些向往上海,北京的人并不是向往城市:smirk: 除了一个户口过着压迫的生活,能显摆的只有那个户口而已
        悟道叔:@铁妩 :unamused: - 这样敞亮点,么么哒 啊哈哈
        铁妩: @悟道叔 你这有些简单粗暴了。😋😊
      • 3b79ff1f896c:以前对上海很向往,但在无意中看见一张图,上面明显的画着只有上海人才是城市人,其他城市的都是农村人之后编队上海失了兴趣
        3b79ff1f896c:上海肯定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我要等,要等到我能以最优秀,最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上海
        铁妩: @那厮 上海值得向往,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所言上海人的缺点也不是所有的上海人。
      • 君子斯如兰:深有同感
        铁妩: @君子斯如兰 现在融合起来了,外地人半壁江山,上海人也不敢小觑了。主要还得自身素质高!
      • 1cdf2c6086fb:是的,之前在上海上班时,有些人在工作场合常故意讲上海话。
        铁妩: @江河散人 有一部分这样的上海人。
      • 梅拾璎:另外,我觉得,很多老上海人跟老北京人有点儿像,可能因为地域的原因,老北京人更厚道。
        梅拾璎:@铁妩 真应该的:smile: 不客气了
        铁妩: @梅拾璎 妹妹不用打赏,破费了。😊🌹
      • 梅拾璎:字数不少,读起来却没觉得长,姐姐分析得深刻而独到,而且态度非常客观,太赞了。
        顺便说一说,我对上海没有任何恶感,当记者的那几年,经常去上海出差,我碰见的很多次热情的上海人,或者是上海生活着的人,非常亲切,非常好,曾令我感动万分。
        铁妩: @梅拾璎 谢谢妹妹阅读。我尽量客观,但视角还是有限,还有主观的色彩。上海现在包容的成分多了,也很宽容。但这话题还没说透。
      • 徐老巫婆:深有同感,在上海也工作了七年,上海人的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文采很好!
        铁妩: @小雨嘀嗒 那是他们的文化基因。
      • 睁眼就别闲着:作为在上海学习工作了12年的新上海人,很认同您的看法,尤其是关于俩妇女吵架那一段,作为老家在北方的我深有同感,看上海老地户吵架北方人真心捉急!😀
        铁妩: @睁眼就别闲着 👍👍👍👍🌹
        睁眼就别闲着: @睁眼就别闲着 对的,这点我们还得向他们学习,但不能学一吵吵一上午,那样会激发北方人耐不住性子的冲动!😃
        铁妩: @睁眼就别闲着 其实想想,他们还真是文明,打架总是不好的。
      • 芭蕉绿了:写的真好。分析很全面,也很有道理。
        铁妩: @芭蕉绿了 谢谢妹妹。只怕自己戴着有色眼镜,始终没敢写这方面的东西。
      • 耕夫呓语:同感!💐
        耕夫呓语: @铁妩 这篇文章,你是用了心去体会和写作的!🌹🌹
        耕夫呓语: @耕夫呓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铁妩: @耕夫呓语 握手!🌸🌺
      • 4bf6e2a4d618:在上海打工的时候,一个热心阿姨给我介绍男朋友,一问年龄大11岁,还丑。恶心透顶,嫁不出去也不愿意😀
        铁妩: @阳光下的春天 这是他们内心的尺子。
      • 她空:不知道是我还太年轻,还是接触的上海人太少,我在上海读大学,已经两年了,认识的同学能聊的来的还都是上海本地的同学,我并没有觉得上海人有多么排外。
        铁妩: @她空 你还没深入到文化基因层面,这问题视角不同感受肯定不一样。我们不轻易下结论。你那美好的感觉也是真的,我相信。
        她空:@铁妩 嗯,我知道一定不能一概而论的,但,我觉得,你眼中的上海人应该都是老一辈的上海人了,而相对于更年轻的上海人来说,他们会更加包容。
        铁妩: @她空 你接触的还不够,体会的还不深。但我也没说上海人都排外。这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 紫藤坞主人:欣赏
        铁妩: @紫藤坞主人 谢谢!🌸
      • 竹影飘摇:写得好认真,吸引我读得也很认真😀😀😀,大上海,吸引人的地方😊
        山青青:@竹影飘摇 我女儿也在上海有五年了,觉得上海人没你说的这么排外,她交的几个上海朋友都蛮好的!
        长生村君: @竹影飘摇 你不要lianba
        铁妩: @竹影飘摇 谢谢!只是一些感受的集合。😋😊🌸🌺
      • 陌上烟雨1030:写的好全面啊!
        铁妩: @陌上烟雨1030 哪里哪里,还很不够。😋😊
      • 见伊:对一座城市的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高!特别喜欢第9那个比喻。
        铁妩: @见伊 谢谢!上海生活方方面面,还没有说透。再思考,再沉淀一些时日,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 59860e5fd893:对南方与北方晒衣服的生活细节观察的很细,佩服。我南方人在帝都生活了几年,确实是不一样。
        59860e5fd893: @铁妩 同感,大气包容。
        铁妩: @落叶听秋 帝都大气非其他城市能比。
      • 紫梦竹:分析透彻,期盼续集:clap:
        铁妩: @紫梦竹 是得写续集了,还不够深刻。😋
      • 非常千:写得很幽默。但现在排外现象已经好多了,包容性也比以前好多了。不像以前我89年回来的时候,老是听到外地人外地人的,那才叫气。
        铁妩: @非常千 现在是好多了。上海的外地人已经要顶半边天了,没有这半边,天会塌下来的。所以上海人也是拎得清的。😋
      • 疏林红叶:分析得很透,看问题也客观👍
        铁妩: @疏林红叶 谢谢!送你🌹🌹
      • 老草:客观公正,不失幽默👍👍👍
        铁妩: @老草 谢谢!送给你🌺🌹
      • 松风入骨:哦!夜郎国
        铁妩: @小来_b74a 😊😊😊
      • hesiting:来了十几年了,接触的上海人真是不少,感触颇深,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方方面面,看了你的文章还是觉得不太过瘾,希望看到你的续集。
        hesiting:@铁妩 我不行写不好,好像有很多话想说,又说不出口,看你们写出来,就觉得是自己想说的话。
        铁妩: @hesiting 你来续!我也觉得意犹未尽。😊😋
      • 静若幽兰_:生活在上海多好呀!👏👏
        铁妩: @静若幽兰_ 嗯,幸福感爆棚😋😋😋
      • 虬田:除了上海,全国各地都是乡下。除了北京,全国各地都是地方。 哪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本地人都有优越感。但上海人做事认真,守规矩是值得赞扬的!
        铁妩: @虬田 该赞扬的俺们绝不吝啬笔墨。😋
      • 尘飞扬0011:现在应该好多了,以前更甚。但必须承认,上海的确文明程度比其他地方高,特别是服务业,还是很妥帖的,北方哪怕是帝都差距也不是一点点。
        铁妩: @尘飞扬0011 这点我们都能体会到。文明程度是高,这种贴标签式的划分,应该慢慢改变。🌹
      • 冀泰来: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关于上海,我们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铁妩: @冀泰来 你也来吐一吐。
      • 千年老妖婆:很透彻。
        铁妩: @千年老妖婆 还不够,还有些话没敢说。😊😋
      • 77a91bf34143:确实是这样的。喝酒糟我也上脸,买牙膏我也喜欢个大的。不过我不是上海人!
        铁妩: @昆仑望月 你这样就是上海人了!😋🌹
      • 绛洞花王:哈哈😄很生动形象的感触,以前还感觉上海话挺有意思呢,以前看海派清口觉得很好玩。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吧
        铁妩: @绛洞花王 道不尽的上海,说不完的故事。我们尽量用客观的眼光去看问题吧。
      • c0a4ba8c8613:其实每个地方都有点所谓的外地人本地人之分,上海人从小在物资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再加上房价这个独特的优势,一拆迁,一些原本再不通不过的村民,成为了根本就不用奋斗的那类,再加上前期的一些素质不怎么高的外地方才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种优越感其实就是环境给的,国家政策给的。
        铁妩: @小胖很怪 还是文化基因里带的。
      • 陌上红裙:我在沪呆了5年,也许是那时年轻,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强,居然学会了上海话。但后来还是果断地逃离了上海。
        铁妩姐姐的这篇文章,很形象,很客观地写出了上海人的生活和心里状态。只是,怕有些“阿拉上海凝(人)”读到后会和农“吵相么”滴😂
        铁妩: @陌上红裙 肯定难!也不是我们能解决的。我们只是希望。其实我内心也是有偏见的,何况上海人。😊😋
        陌上红裙: @铁妩 难啊!历史遗留的问题😂
        铁妩: @陌上红裙 俺妹这上海话说的真地道。“吵相么”不怕,只要这鸿沟能缩小就行。😜😂
      • 随遇而安_afa7:其实也是没办法的,我在青岛也很久了,但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会有歧视没有办法的事,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心理
        随遇而安_afa7: @铁妩 是的我也有时候这样感触
        铁妩: @随遇而安_afa7 很复杂,这一篇小文也讨论不清楚的。只是一点感受。
      • 木棉之秋:以前听说过一句话——
        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人都称为乡下人,
        北京人把北京以外的人称之为外省人,
        广东人把广东以外的人都称为北方人,
        哈哈,有意思。
        姐姐分析得真好,客观、公正,又不乏幽默。我没有接触过上海人,但从王安忆的作品里认识一些上海人,感觉跟本人分析得很相符😄
        铁妩: @木棉之秋 谢谢妹妹阅读。十年的上海生活,沉淀了一些思考和感受。🌹
        木棉之秋: @木棉之秋 本文😄
      • 芳菲晚:姐姐早我半年来上海,看问题很细致,我有感受写不出来。:hibiscus::hibiscus::coffee::coffee:
        铁妩: @芳菲晚 妹妹破费了!
        铁妩: @芳菲晚 一直想写这话题,不好写。我有上海亲戚,对上海市民日常的了解更深些。😋
      • 茶老皮匠:哈哈,不太喜欢上海人
        3d2da19feba4: @三绅皮具老皮匠 以前叫小K
        茶老皮匠: @三绅皮具老皮匠 我们这里称呼上海人叫,赤佬
        铁妩: @三绅皮具老皮匠 小点声说,别让上海人听到。😊
      • 盆小猪:以前上班一总经理就是上海人。。确实像铁妩姐写的这样,,,哈哈,,好生动好透彻👍👍👍
        铁妩: @盆小猪 谢谢猪猪🐷第一个评论。送你🌺🌹

      本文标题:上海人外地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vf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