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三境界,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作者: 拂尘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1:26 被阅读15次

    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的年龄、经历、见识、三观等等密切相关。套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的思维也可分为三境界:一、0-14、15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思维就是一张白纸,渐渐地,被“画”上颜色,知道规矩、道理,什么是底线,不能碰,什么是可以尝试的,什么是可以尽情去做的。这些上学之前基本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这些亲密养育者来直接告知,上学后学校老师“填鸭”式习得。

    这个阶段,一个人的知识架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正式形成,人的思维方式获得大于输出,冲突矛盾相对较少,很多人常常会存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观念,就如我们小时候看电视,一定想尽早分清剧中角色,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样。

    二、14、5岁至20岁。混沌不清,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阶段开始进入青春期,所谓“叛逆”期,其实对于个人来讲,这个阶段充满了矛盾、纠结、冲突,之前的思维模式被不断颠覆、挑战,开始感到无所适从,思维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与调整之后,一个人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以及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比如面对新事物的态度,是相对保守还是勇于尝试;比如每天去同一个目的地,你会寻找不同的路线还是会每天都走完全相同的路线;遇到与自己对立的人和事,是忍耐求和还是针锋相对;遇到一时不会解决不了的难题,是继续想办法寻求解决还是放弃逃避;遇到负面事件,是一味怨天尤人沉湎痛苦还是换个角度,涅槃重生……

    不同思维方式,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只是一个人不同的处世之道而已。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岁以后,思维模式基本定型,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有改变,比如自我成长、学习觉醒、遭遇变故等等。

    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逆境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时出现,对当事人的益处最大。

    因为每个遭遇逆境的人会迎来“机会之窗”,为什么有的人经历苦难之后,变得更加宽容、温暖,活出不一样的自己?而有的人却被苦难击垮,长久陷入症状(抑郁、恐惧症)之中?还有的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变之后,又重新回归到追逐名利之中?

    真正起作用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你是沉湎于此,还是从中“找到事件的意义”,从而改变以后的生活方式。

    有人成年后,遭遇一系列负面事件后,思维会停留在一个不太恰当的点,变得愤世嫉俗,在他眼里,万事万物都是负面的,看不惯所有的人和事。比如看到一则关于老师贪图私利、虐待学生的新闻,他会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世上没有一个老师是好的。

    他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社会有千千万万个老师,一个老师不好,所有老师都是不好的吗?假如这个世界没有老师,那社会会变成怎样呢?还有,即使你仇视所有老师,可是你还得每天跟老师打交道(假如你有孩子的话),带着这样的偏见与“有色眼镜”,又怎么能跟老师形成良好的沟通,又怎么能对孩子有好的引领?

    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涉及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生活经历、阅历、眼界、知识架构、家庭、朋友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没有太多底蕴,没有完整知识架构的人,一旦所谓“觉醒”,开始思想跑偏,那是挺可怕的事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其实最终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归初心,思维方式回到小时候父母教导的最基本的几条原则:要诚信,要勤奋,要上进,不违法,到人生终点的时候,蓦然回首,原来,一切都回归原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三境界,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g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