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式教养”越来越贵?

作者: 梦夕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2:16 被阅读41次

    01

    那天我突然心血来潮问了我妈一个问题,我说:“我从出生到现在,你给我花的钱能不能买下来一套房子了?”

    我妈想了想说,能了。

    于是我又问,那如果你没养孩子,你现在能不能攒下一套房子钱?

    我妈说,不能。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一个一般的家庭,或者说我们看起来一般偏上的家庭,在供养一个孩子的时候,生活水平会下降,因为把原本富裕或者需要省下来的钱去养育一个孩子。

    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02

    到今天为止,养育一个孩子越来越贵,从孩子出生开始的所有吃穿用度,到咿呀学语后,能够独立成字开始,各种特长班和兴趣班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3岁的孩子,开始上英语口语教程,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特长班和早教课程,这些费用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作为一个母亲每个月的工资,这时我们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宁愿自己的生活标准下降,也要给孩子报这么多的特长班,有些课程可能还是孩子排斥的。

    可能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我就这一个孩子啊,肯定要把最好的都给他,并且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没错,就是这句话,要把最好的都给他,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这就是“中国式教育”家长的态度,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孩子不能苦,并且要从小跑在其他孩子的前面,至少也不能落后。

    可现实是,有些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领先于其他孩子了,可是家长对于此的看法是,我的人生就已经有很多遗憾了,所以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跟我一样。

    所以就造成了,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印刻上了应该怎么样成长的标签,也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家长就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从此之后,负重前行。

    这锁链,看上去遥遥无期,从孩子懵懂,到咿呀学语,到蹒跚走路,到入学教育,到课后辅导,到升学,到求职,到结婚,甚至到生子,这一生,不仅仅是孩子的一生,也是家长的一生。

    03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生活在外地,我过的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

    双方都举了很多要或者不要的例子,可其实总结起来,这两者的矛盾之处,就在于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不到位。

    像庞颖说的,我们是不是低估了爸妈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我们懒得说,因为懒得解释,觉得爸妈理解不到我们的点,所以干脆不说。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跟我妈都不适应,我妈的不适应在于,以前她的心思都放在我的身上,为我所有的一切操心,现在我离开家了,离开她身边了,她突然不知道该干嘛了。而我的不适应在于,以前我被她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现在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要开始做自己的主,开始越来越少往家里打电话,我也希望她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为了我而忘记了自己,那样对她来讲不公平。

    父母跟子女之间应该是依赖而又独立的,应该是平等而又自由的,我们不应该切断父母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他们也不应该阻挡我们往外飞的愿望,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良性的。

    就像傅首尔说的:“中国父母有个通病,只要子女过得不开心,他们就觉得自己不配开心,你只要过得不好,他们就好不了。”

    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没办法把我们生活中的不开心告诉他们。因为我太明白那种帮不上忙的愧疚,那种无能为力的难受比具体的不开心更难挺过去。

    而这种想法,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知道父母对我们执着的爱,所以我们更愿意自己努力把不开心变成开心,而不是让他们承担我们当下的难过。

    04

    前些日子,大学生捅死妈妈的新闻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不禁让我们发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人,也不会下手如此残忍吧,何况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家人对孩子的溺爱,竟然让孩子变成了恶魔。

    我们应该说“中国式教养”病态的是孩子,还是父母呢?

    过度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和家长都成为了囚犯。

    这一类家长是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便没有了自我,处处以孩子为中心,生活里想的是孩子,聊天里谈论的是孩子,连微信头像都是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样都是最好的,盲目的爱让她们失去了判断的标准。

    对孩子错误的行为不及时加以纠正,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时候,在电梯里胡乱按数字的时候,在抢其他小朋友东西的时候,在和大人顶嘴的时候,在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不曾告诉过他们这是错误的。

    所以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认定自己就是中心,自己就是对的,如果有一天,有人对他们提出职责,他们便受不了,如果有一天,家长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便大打出手,为什么对我说不。

    这样的孩子受不了任何的挫折和打击,所以家长不理解,为什么我那么乖巧听话的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

    那这时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逼向了深渊。

    所以,在“中国式教养”里,有的时候,贵的不仅仅是金钱,也更有可能是精神。

    05

    于我们而言,早晚有一天,我们不会再跟父母保佑,而父母要学习的事情也是,渐渐放开手。

    有时候不是我们遇到问题该不该跟父母讲,而是父母要你跟她讲,她要参与你的生活,她要知道你的动态,要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就像有些父母活一辈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攒出一套房子钱,看着孩子成家立业,然后再帮孩子带带孩子。

    这样绑定式的教养方式,对于父母来说其实真的不公平,但是为什么,她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活自由,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也还是要如此执着呢,这就是“中国式的教养”方式。

    “中国式的教养”方式就是为下一代而活,所以怎么可能不贵,父母搭上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青春,精力,自由,包括整个人生。

    或许这样说,有一些夸张,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是大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去生活,也正因为我们被这份爱捆绑,我们看到父母的不易,所以在今天,才有那么多年轻人有着不婚的念头,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也掉进同样的深渊。

    06

    在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中,讲了自律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划清界限”不意味着“强制执行”,也不意味着“坐视不管”,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他们理解和尊重。

    书中提到:真爱就是一种自律。

    真爱孩子的父母会严格把握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巍抚育孩子心灵的成长做出最大的贡献。

    而不是控制、绑定,以爱为名义的干涉,爱应该是理性的。

    最后用书上引用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努力,就好像双人骑的自行车,儿童和父母都骑在座上,齐心协力,共同踩着脚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加剧行程的艰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式教养”越来越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me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