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建筑圈建筑档案
建筑档案对话窦志| 本源和维度

建筑档案对话窦志| 本源和维度

作者: 建筑档案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9:20 被阅读0次

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到陌生的城市

识别它

是凭几个物的尖顶

离开后记得的

也就只是几个尖顶

其感慨意味深长

无疑让我们寻味出建筑

之于城市的重要

那么,建筑设计从何而来?

这是窦志一直思考的问题。

是空间、立面、艺术?

是使用者的体验?

是本土的文脉肌理?

是城市人文的载体甚至本相……

他说自己一直琢磨,寻根问源,可本源往往牵连很多现象,每个因子就像一部剧的演员,谁都不肯少一个镜头。

-----------------------------------------------------------------------

菲狄亚斯

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雕刻家之一,古希腊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作为雅典卫城重建工作的艺术总监,领导了这一历史遗迹的文明再现。他当时的做法是:先了解国王收了多少税收,得出建造可以使用多少钱,然后以同等价值换算这么多钱可以在山上采到多少好石头,最后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一座辉煌的殿堂,需要多少人力等。

菲狄亚斯的雕塑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设计是超出设计本身的,要考虑市场、材料等方方面面,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全流程、一体化。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城镇化促使建筑行业大发展,设计市场供不应求,设计院忙着画图做项目,服务理念和模式有问题也无所谓,因为大家顾不上,甲方也不会多要求什么。但是现在市场改变了,而很多设计院还在惯性发展,与市场要求不对路;设计院的观念要改,技术要更专业,设计要有全局观、大视角。”窦志说。

设计本源与市场需求是无法分离的,设计是市场有机体的一部分,一体化设计方式应是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它的形成离不开一套成熟的设计思想。

---------------------------

五维 | 格物

窦志:“作为设计师,我们不只是画图的。也不是搞出一个形状、空间或立面,就沾沾自喜,我认为设计远不止于此。”

时间

の维度

“此时”“此地”萌生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人而言,这是一个标志。

 老建筑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多联想,他们经历过战火,也见证过辉煌,现在,通过它们本身——也许是一座石桥,也许是一间老庙,也许建筑遗留下的残垣断壁,总之,它们与另一个时空的我们联系到一起,在时空的隧道中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和传承的机会,我们努力在这个充满历史的空间中注入新的设计元素,赋予他新的内容。

圆明园遗迹

从时间维度出发强调主体的感受时间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设计师将这一时间进程中建筑转换成了具有含义的视觉。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发生丰富多彩的变化,带给受众不同的空间体验。

设计同时建立着我们和真实事物的联系。

人们仿佛只活在今天,但事实上人活在从过去到将来的一个完整连续的时间里。漫长的人类历史把种种记忆和信息注入到人类的基因当中,同时人们也勾画着未来的梦想和愿望。时间是不间断的“现在”,但同时,那些作为过去记忆和将来梦想的“现在”也应该包括在内。

设计是创造真实物件的过程,而不仅是一个信息,一篇文章或一个视觉图象,而是实实在在地联系着现实的概念,创作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真实的作品,于是设计就不能停留在表达思想上面,而是关联着行业和人的精神。

空间与生活

在人类的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这五大感觉当中,触觉和视觉是最接近设计的。我们关注事物被人认知的方式和应用的方式,所以在功能、外观和材料的纹理上都是为了形成表达这一原则的语言。

 激发、触动、抚慰着人们,当中就包含了每一个人的记忆。

设计的终极目的在于抚慰和唤醒人们的感受。

 

建筑的功能与生活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宗教的发展,新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通讯和交通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将掀起建筑意识变革的革命。精神附着于物质至上,感召力产生于空间艺术之中。如今,建筑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容器”,教堂、机场、别墅等都是意识引领的产物。

外形酷似修女帽子的朗香教堂,其质朴的色彩,粗糙的墙面和空旷空间结构,仿佛让人回归到宗教最初的状态。光影的交错,平实的妆容,当人们步入其中,宁静便会在此降临,感召之中甚至增添了亲切而圣洁的光辉,宗教再不是古典派中那今人仰视的神之荣光,而是轻轻包围在周遭的细语之灵,让人在无声中感动。

朗香教堂的光影

档案延伸

------------

何为五维?

时间 + 意识(层次) + 传统三维空间 = 统一的空间

建筑从进入公众视野开始,会经历比较长的寿命周期,建筑师应该认识到建筑是五维的,即在建筑三维空间基础上加入时间、意识两个维度。任何真正的系统都是五维空间,任何一维都可以和其他四维相互转化。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常说方盒子不好看、太死板,更愿意要一个外形有特点的,这无可厚非。

“但当环境恶化、雾霾严重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异形建筑如果会产生更多碳排放,污染环境成本高,那么我们可能更趋向于选择低碳排放的方盒子。当时间流过,意识改变,那么空间的意义必将转化。建筑师在今天完成的三维空间,应该能够禁得住时间和意识(层次)维度的考量。对于建筑的评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宽广、更长远的视野。”窦志说。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筑档案对话窦志| 本源和维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l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