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做为一名中国人,必须铭记:“每年的九月三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九月三日,我读了两首诗,两首女诗人写的诗,这两首诗都让我心情激动。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这首诗,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女士所写。她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作者在诗里,感叹国家命运沉沦,自己出国寻找知音。表示自己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更是对世人对女子的轻视做了表态,不要说女子不是英雄好汉,连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表示自己不输于男人的气概。
秋瑾后来为了国家,果然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我们叹息一个女子年纪轻轻地弃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大的家,舍身取义之时,更是佩服她,赛过多少男子。一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慷慨悲歌,气吞山河,直让多少人羞愧!
另一首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之词,大多描写其悠闲生活,自叹身世,她是婉约派的代表,因此,她的词大多词句清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柔媚之语较多,而这首诗,却慷慨恢宏,感时咏史,与其词风格不同 ,别是一家,让人赞叹。
这两首诗词的作者,分别历经乱世,经历流离之苦,然而,作者没有在乱世之中沉沦,而是发出鸣声,表现其关心国家,爱护国家的感情。
这两首诗,在今日读来,仍是激动人心,自古爱国,不独男人,女人亦是。并不是男人笔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冷漠。
读这两首诗,忆昔日国家之伤楚往事,感今时之繁荣昌盛,当珍惜幸福来之不易,更应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