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二百八十

作者: 飞鸿雪舞 | 来源:发表于2024-11-11 02:22 被阅读0次

第十五卷 诗赋为文人兴到之作,不可为典要

六十二、言外之意

【原话】余尝极赏健庵甥《咏落花》云:“看他已逐东流去,却又因风倒转来。”或大不服,曰:“此孩童能说之话,公何以如此奇赏?”余曰:“子不见张燕公争魏元忠事乎?燕公已受二张嘱托矣,因宋璟一言而止。一生名节,从此大定。在甥作诗时,未必果有此意;而读诗者,不可不会心独远也。不然,《诗》称‘如切如磋’,与‘贫而无谄’何干?《诗》称‘巧笑倩兮’,与‘绘事后素’何干?而圣人许子夏、子贡‘可与言诗’:正谓此也。”

[译文]我曾经很喜欢外甥健奄的诗《落花》:“看到落花在水中随波向东流去,料不到它又被风吹了回来。”

有人很是不服,说:“这些小孩都会说的话,先生为什么如此欣赏它呢?”我回答说:“你难道没有听过张燕公冒死营救魏元忠的故事吗?”

张燕公已经受到了权势之人张易之、张昌宗的嘱托,要他作伪证陷害魏元忠,但因为听到宋璟的一席话而没有这么做。他一生的名誉和贞节,从此基本保留了下来。

在外甥写作诗文的时候,未必真有这个意思,但读诗的人,却不能不超然独立用心体会。不然,《诗经》中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细细琢磨它’,和‘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什么联系?《诗经》中说:‘有酒窝的脸儿笑得美呀’,和‘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花’有何关联?而且孔夫子赞许子夏、子贡,说可以和他们谈诗论经’,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诗要品味“言外之意”。

余尝极赏健庵甥《咏落花》云:“看他已逐东流去,却又因风倒转来。”

或大不服,曰:“此孩童能说之话,公何以如此奇赏?”

余曰:“子不见张燕公争魏元忠事乎?燕公已受二张嘱托矣,因宋璟一言而止。一生名节,从此大定。在甥作诗时,未必果有此意;而读诗者,不可不会心独远也。不然,《诗》称‘如切如磋’,与‘贫而无谄’何干?《诗》称‘巧笑倩兮’,与‘绘事后素’何干?而圣人许子夏、子贡‘可与言诗’:正谓此也。”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二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〇 尹公作诗 【原文】尹文端公总督江南,年才三十,人呼“小尹”。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十八、讽显者之诗 【原文】有人哭一显者云:“堂深人不知何病,身贵医争试一方。”说尽贵人患...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八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六、赵孟斥子 [原文]《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伯有赋《鹑奔》。赵孟斥之曰...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三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十八、无需舍已为人 [原文]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三 门户之规 [原文]: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四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 重神轾格 【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引用他言 【原文】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四、切勿抄袭 [原文]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七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五、关于乐府 [原文]“乐府”二字,是官监之名,见霍光、张放两传。其《君马黄》、《临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二百八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ux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