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踏上这条不归路是在自己高考那一年,进入大学以前,脑子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意识:努力读书吧,考上大学后一切都好了。那些年,家长会激励: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你就会有一份好的工作,然后就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老师也会画一个饼:现在读书累点没关系,考上大学你就轻松自由了。
我迷失在这些声音里,成了没有思想的苇草,机械性地上课,机械性地考试,不曾看过一隅之外的世界,不曾思考内里的生命。“成功”“理想”“生活”,一切深刻时髦的词语都只是抽象的概念,激励和支撑自己的,是无知、是被掌控。
幻象的破灭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当意识到大学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时,当认识到大学并非理想的乐土而只是贫瘠的荒漠时,我迫切需要找到一件能给我认同感和存在感的事情,目标消失后的失落和恐惧刺激自己反思和寻找。我的同学应面临着和我一样的困境,为了寻求一种自我认同,他们在学生会和社团倾注心血;他们走出校门,兼职、做代理,渴望着实现财务自由;当然,选择端坐在教室,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也大有人在;而我,却选择了阅读。至于原因,除了中学时期遭掩藏的兴趣外,对自由阅读式的“读书”和应试教育的“读书”,人多不会仔细地区分,而这恰好给了自己很好的伪装,至少在面对父母质问和老师否定时,我可以自信地告诉他们,也自信地告诉自己,“我是在读书。”
最初的阅读是低层次的,目的性很强,衡量阅读效果的标准也只在于阅读速度,于是一天读完一本书成了常态。反思那时的阅读,纯属为了获得一种自我的认同,使自己在每月找父母拿生活费的时候能够心安理得。现今回想那时读的书,竟只有吴思的《血酬定律》足以与人言语。那时的阅读是伴随着一种痛苦的,只是这种痛苦非阅读而生,仍旧是一种迷茫的痛苦。纯粹为获得自我认同的阅读毕竟是自欺欺人,在清醒的时候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处于困境中得不到解脱,给我的只能是痛苦。
痛苦的减轻是在自己阅读了一定量的小说和社科入门书之后。那时读书,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现今的话来说,阅读全凭书缘,遇到哪一本书就捧起哪一本读,如果运气好,刚好作者风格符合自己口味,那便能由此而通读他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作品。如因为《活着》而读了余华的《兄弟》、《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因为《人生》而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为《思想国》而读了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对类似书籍的阅读使自己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模糊的认识,迷茫感减轻了,因迷茫而来的痛苦也就减少了。
这一种轻松自在的阅读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更持久更强烈的痛苦。网络上有一句鸡汤文:“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想的太多读书太少。”我因迷茫而祈求在阅读中得救,只是,令我颇为无奈的,读书多了思考的问题多了,自己反而更加的痛苦,这是一种在阅读中迷失的痛苦,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痛苦。
那一时期我零散地读了大量经典书籍,得以触碰到先哲古人的大智慧,见识到巨擘学人的大造化。可是简单片面地看待古人的智慧和学人的成就使自己严重脱离了现实的生活,觉得授课老师讲授的尽是粗鄙落后的知识,觉得学校教育只是扼杀天性。于是逃课看书,寻求自己所谓问题的解答成了常事,哪怕迫于点名查到的压力到了教室,我也会搬一本书,找一个远离讲台的座位,戴上耳塞自读闲书。
2.
庄子言“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书是读不完的,知识是穷不尽的,更何况我全凭自己硬着头皮摸索,最终,读书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早已被自己丢弃,在学业上无法获得一种自我的认同,对自我和对社会的怀疑随之而来。我是不是就是一个loser?这个社会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太多的问题困扰着自己,我再一次踏上了寻找答案寻求解脱之旅。
对自我及对人所处的环境没有清晰地认知之前,一切寻求解答的努力都有可能使人越陷越深。我希望能在阅读和同他人的交流中得到解答,于是购书、看书近乎成了一种疯狂的行为,和形形色色的书友聊天也经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可人的精力终归有限,夜晚的放纵让白天的自己根本没有精力去完成学校课程的学习,考试全凭课程结束前的半个月突击,一切都只是应付,唯一使自己全身心投入的阅读还遇到了瓶颈。怀疑、恐惧,接踵而来,愈演愈烈,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生命失去了热,人有了轻度抑郁的症状,不愿和曾经的朋友联系,不愿和身边的人交流,坚持阅读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点滴的自尊和自信。
走出这种状态是因为与温柔相遇,她的率真与纯粹让自己灰色的生活有了色彩;她的理解与支持,使阅读的瓶颈一点一滴得到突破,在近一年的迷失和痛苦之后,我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阅读于我,不再是一种简单获得自我认同的途径,它成了一种习惯一个爱好,一种获得认知的方式,我在阅读中享受生活,也在阅读中感悟生命,因为阅读,我不至于成为一个无趣和苍白的人。
阅读、经历、迷失、寻找,这一路走来颇为不易,好在自己从未放弃思考。现今写下这篇自白文字,满怀感激地向逝去的岁月作别,阅读仍将继续,经历与思考也不会停止。
“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唯折磨乃见吾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