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了一个哥们,在大学之前我们就认识了,然后他是我唯一一个在大学前就认识并进入同一所大学的人。我记得新生报到的那一天,天气有点微微热,他爸请我们在学校小卖店的座椅上吃西瓜,我们则互相吹着牛皮打哈哈。
他念了计算机系,我念了信息管理系。在很多学校,这两个的专业的概念其实不是特别清楚,都是围绕计算机来的。不过,不一样的是,我们学校的计算系是在宅男扎堆的信息学院,而我念的信息管理系,则是在女生泛滥的管理学院。他的专业方向偏技术,而我的则偏管理。
他是个不文艺不2B的普通青年,念书也一般般的。转折点在大三。大三我一直觉得在大学生涯里是个很特殊的一年,大三了,你如果进不了学社会主席团就不能混学生会了,因为面对一群小学弟学妹,一张老脸占着坑不拉屎实在没什么脸。如果,没妹子,生活实在没什么可干。大多数人僧多粥少的理工男都沦陷到游戏当中,一群抠脚大汉厮杀于虚拟世界。不过,我哥们不,他选择了一个更无聊的事情-----好好学习。
我们学校有个传统,就是在ACM大赛上屡屡获大奖,这个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三流学校来说,实在是奇葩之极。普及一下ACM,百度百科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Contest(ACM-ICPC或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
说白了,就是编程,我们学校也有专门的ACM校队。这个校队的成员,跟高中学校特招体育生一样,进校之前就被扔进校队了。一帮人被扔进一个摆满电脑的房间里,然后暗无天日的编程,深居简出,早出晚归。我哥们他室友就有一个是校队成员,我经常去他们寝室玩,但是我从来没见过,据说他回来都晚上12点后的事了。OMG!
他们甚至还开发了一套web系统,就是把各类ACM相关题目扔进一个数据库里,然后注册个账户后,去做题,根据做题量和时间做了套算法计分,然后出了个排行榜。
我这哥们就扎进了这个系统里。那会儿,暑假,在学校玩了一段时间,因为晚上有晚熄时间。所以我们经常去我们系的实验室,因为帮老师做课题,老师把钥匙给了我,那边有光纤网络和宽带,所以熄灯深夜,我俩暑假那段时间经常去。最终,他在整个系几百人的厮杀中,把名字冲到了第一页,也就是20名之内。要知道,依这个排名的话,已经准专业选手了。
很快,大四了。大家都开始忙着找工作,他爸妈给他安排了工作,去家乡的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柜员数钞票。
毕业两年半了,他应该还在银行,现在想起来互联网当道,程序员是宝。年终,看看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土豪style,真为我这哥们感觉惋惜。
越来越觉得,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是中国最进步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是中国人少见的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人。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思维在我看来亦是最接近商业本质的思维,各种创新创意迸发。黄金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