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回避痛点,并非最佳疗伤法

作者: 开心花米粒 | 来源:发表于2021-12-27 15:14 被阅读0次
    推荐编辑:棒棒糖小菊子
    推荐理由:
    我们家长和老师总想处处保护孩子,让孩子不受一点点伤害,可是,这样做,真的能帮得了他们吗?适当时候,也需要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与抗挫力,练就一双有力的翅膀,健康起飞!为老师的做法点赞!

    母亲节前一天,在二班上课时我酿足的酽酽的情与学生一起聊母爱这个话题。我和学生们从孟子的母亲说到了史铁生的母亲,从名人眼里的母亲说到“新人人类”眼里的母亲,从母亲的奉献说到母亲的期盼……学生们回味着母爱,理解着母爱,并在回味和理解中升腾着对自己母亲的爱。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课堂内群情激动。

    本来这节课的任务是结束《六国论》。但我想,利用母亲节即将来临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做一做情感体操,让他们体悟一下平时或无暇虑及或完全疏忽或不屑一顾的人间至情,这样的一节课所能收到的教学效果定然远胜于循规蹈矩地讲析课文知识。

    我不禁为自己设计的这节课而自鸣得意,并准备在一班重“演”一遍。然而当我跨进一班的教室,看到那个坐在前排的女同学衣袖上别着的黑纱的一瞬间,立即改变了原来的打算,因为她的母亲几周前猝然去世了。想来失母之痛依然缠绕着她,而在母亲节到来之前她更会沉浸在对母亲的无尽怀念之中了,如果今天这节课上面对着她大谈特谈母亲和母爱,这不等于往她的尚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这样做岂不是太残忍?略为犹豫后,我黯然地决定让同学们翻开《六国论》。

    几天后,从那个女生的随笔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现在最害怕的是有人提起“妈妈”这两字,它已成了我的忌讳。明天就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看着室友们忙碌着准备礼物的情景,我的心又跌进了酸痛的深渊。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给妈妈写一封祝福信,或者动手绘制一张贺卡,或者送上一朵康乃馨,或者只是打个电话道上一声‘妈妈,节日快乐’……我也想,做梦都想啊!可是我已无法让世界另一头的妈妈享受到这份祝福了, 我真的好嫉妒其他同学啊!”

    读完这段文字,我庆幸自己当时作了临时改变。但事后,我又陷入了沉思——

    为了呵护她的失母之痛而放弃对其他五十多位学生进行心灵熏染的机会,然而这样的“呵护”有利于她从悲痛中振作起来,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吗?她会因为经历了失母的遭遇而对母爱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的情商能正常的发展吗?未必!所以必须寻找一种真正可以呵护这个敏感心灵的方法,让她尽快地学会面对,懂得生活。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挑选《读者》《散文》《青年文摘》等刊物上能够抚慰那些受伤心灵以及可以激励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文章在课堂上挤出一点时间读给同学们听。我想,用现成的实例进行旁敲侧击式的劝慰比面对面地开导要有效果,以情真意切的文章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感染比直截了当地说教更有说服力。那一次我给同学们读了《文摘周刊》上一篇题为《苦难是一种财富》的短文章。文章中所写的那个人直到事业有成后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告诉大家,他在中学时代就失去了母亲,那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日子,但正是这成了他奋发图强的动力,他说只有战胜苦难以后他才有资格说苦难是一种财富。

    不久,我又欣喜地在那位同学的随笔上读到了以下这段话;

    “有人说:‘生活是一张网,痛苦是网上的绳结,经历过一次次的痛苦,这张网才会负重。’也有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或许是吧,苦难在人生的每个角落,伴随着世间的每个人,只有不怕痛苦的人,才能活得更好。我应该努力地去做一个有资格说‘苦难是一种财富’的人。我想这应该是我献给天堂里的母亲的最好礼物。”

    后来,我又从她的随笔中看到她写给班级中一位因车祸失去父亲的同学的信,其中有这样几句:

    “过早地失去父母是不幸的,但这突如其来的不幸是锻造人的炼炉,这样的认识将使我们变得坚强,一直坚强到能开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挫折、困难也许会伴着我们一路走来,但那并无大碍,这更能衬托出我们的成熟和坚强。与你共勉!”

    这些文字意味着这位女生不但已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她正日渐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使我进一步意识到:运用因人而异的方法,借助文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幸,这才是对学生心灵的真正的呵护。而这样的呵护能够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域发展,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为使学生将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奠定基础。语文教学应该是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近水楼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园‖回避痛点,并非最佳疗伤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nl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