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自律第62天,对时间管理的复盘
关键词:工具、人性、空杯
工具:时间四象线,九宫格提炼法
上了三节时间管理课,越越老师叫我们先弄懂时间四项线(重要并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
其中,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则是我们的八小时工作时间。这也是我之前存在的误区,总是想着工作空闲的时间可以做点其他自我成长的事情,这怎么可能?
首先要重塑自己的认知。自律只能放在8小时工作之外。再除去睡眠的时间,陪孩子家人的时间,剩下才是我真正可以拿来自律的时间。
我计算了自己的时间,大约4-5小时,在这有限时间内,我要做什么?这也是通过自律我要提升什么?
这要从我的九宫格中来排序。我合并了同类项,2019年第一年,我的重心是阅读,考证(金融),写作,英文。
所以这4-5小时,我主要拿来做四项重要事情。
我的时间分配如下:
早起(1h): 正念冥想、KEEP、读书、日更简书1篇
上班路上(1.5h):听书1-2本
午休(0.5h):正念冥想
下班路上(1.5h):英文流利说、写作
晚上回家(0.5h):听课
因为工作忙,有时晚上回加班,所以我的自律时间也会有所调整。
最初,我定了task,完成不了就焦躁,现在自律进行了61天后,我觉得自己需要不断调整,不能教条的来遵守,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尤其是周末的时间,更要提前有所安排,因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习惯,我有时会把英文打卡放在晚上,后来周末我发现,可能会安排家庭聚餐,也可能需要和老公聊聊天,这时候我肯定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提早到早起之前做,白天穿插时间缝隙来做。
例如:
有时周末带孩子去小区玩耍,以前我会旁边等着刷刷朋友圈,现在我会出门多放一本书在包里。她玩的时候我看书。
上一次周末她上美术课,一排家长在外面看监控等待,都在看手机,唯独我,捧着一本《自控力》边看边画笔记。着实的一个“异类”的雏形。
还有现在下班地铁上,我完成英文打卡,我是出个公司大厦,边走路边用APP打卡。走到地铁口,10分钟读完了,上了地铁,继续完成剩下打卡任务。有好几次,我上了地铁,旁边人都异样的看着我,我也无所谓了,专心完成自己的事情。
昨晚,我加班到8点打车回家,我跟师傅说好地址,然后在后座就开始英文打卡,一路40分钟,我也完成了英文打卡。
现在回想,的士司机是放着广播,我带上耳机打卡,估计他也可能头一趟遇到我这种乘客,下了班打车还在读英文,一次次的"异类"感觉,让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只要我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了,是不是很酷,哈哈。
坚持自律之后,我发现一旦自己有了明确目标,并且去做的时候,我慢慢地把焦点,从别人身上放在了自我身上,每天一点点坚持和进步,真的会锻炼这种心理承受能力。
在我的简书文章中,曾经说过,《越活的安逸,越禁不起风吹草动》,而自律就是一种逐渐跳出舒适区的行为,因为我们不断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每日的坚持,可以锻炼我们的心智。
而我们的心智,也唯有在实践中,不停地试错,不停地复盘中,才会日益丰满和成熟。
正如,李笑来在《和时间作朋友》,管理时间,不是去研究各种管理时间的办法,管理时间,其实是管理人性。
而只有你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挑战自己,这才是你跨越心中鸿沟的第一步。所以,过有准备的人生,自律仅是开始的第一颗纽扣。
鲁迅说,"牛羊成群,猛兽独行。"一切才刚刚开始。刚开始跑的快,不是本事。跑到最后才是本事。
大道至简,坚持做,坚持超过200天的积累,形成我们潜意识。自律就会如吃饭睡觉,那么自然和舒适。
不要去模仿别人,不要邯郸学步,不要成为别人的陪跑,因为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因为别人都已经有人做了,你需要做自己。
只有自己走出来的才是路。加油!走属于我们自己的路,遇见最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