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世的牵挂读书想法
过年7天,读了40多本童书,我有一个重大发现

过年7天,读了40多本童书,我有一个重大发现

作者: 吹小号的老天鹅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5:21 被阅读324次

    站在家里的书墙前面,摩挲着陪孩子读过的一本本童书,思绪万千。

    决定乘假期空闲时间,重新梳理一下,把读书体会做个分享。

    不读不知道,一读,还真吓了一跳。

    一套童书胜过一套新媒体写作教程

    有点夸张吧!

    但我要说,绝对是肺腑之言。

    这7天,我读了《科学超入门》(6册)、《超级科学家》(4册)、《this  is米先生的旅游绘本》(16册)、《爱上哲学》(10册)、《儿童哲学智慧书》(9册),共40多册童书。

    就是这40多本书,让我这个苦苦思考新媒体写作的小白,顿觉醍醐灌顶,豁然一亮。

    蹲下来说话

    在生活中,有一个体会,当视野达到同一水平线时,孩子才能看着大人的眼睛,凝视大人的嘴巴,才能真正听懂大人说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视觉差异。

    精信广告公司首席设计师罗慕洛发现,视觉差异源于视角高低。

    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视角,在所处的高度不同。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身高不同。

    我们站着的时候,比儿童站着时要高出好多。

    解决的办法,就是放下身段,蹲下来,和站着时的儿童变得一样高,变成一个儿童。取得跟孩子对等的视角,倾听孩子,接纳孩子,引导孩子。

    大凡童书作家都是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有的还是出了名的老顽童。所有的童书作品,都是为孩子量身定做,好多还是和儿童共同创作。

    比如,《儿童哲学智慧书》,从儿童的好奇出发,陈述了众多孩子们初识世界最常提出的问题,采取连续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找到答案。

    比如,《this  is米先生的旅游绘本》,在文字与视觉的表现中,加入了属于儿童特有的视角和观点,更使得作品大获成功。

    咪蒙不是说,读者是小孩嘛。

    读者需要的是平等的,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是可操作的、具体的,不是空泛的、说教的。

    咪蒙不但圈粉无数,而且粉丝粘性那么高,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讲故事永远胜过讲道理

    童书,无一例外,都是用故事和孩子沟通、交流,产生影响。

    比如《爱上哲学》系列,选择10位有代表性的大哲学家,采用图文并茂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每位哲学家的独特生平和思想,妙趣横生。

    比如《科学超入门》系列的《电》分册:

    《法拉第博士,电是什么?  》封底介绍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好故事就是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说: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什么罗胖他们的发布会关注度那么高?罗胖回答:无非就是故事讲得好。

    有个微信号“南航徐川”曾推送一篇题为《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官微转发,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人次,并陆续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

    一个如此严肃的话题 能写得让成千上万人爱看,还纷纷转发,人们不禁好奇,这个“南航徐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用故事讲道理的校园大V,“上课课会火,上网网上红”。

    徐川这个校园大V,把故事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青年节里谈中国》刷爆朋友圈,文章从3个小故事出发,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涵养中国气质、宣扬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被共青团中央等多家官微冠以“深度好文”的标签转载发布。

    《建军节里谈英雄》《国庆节里谈爱国》《重阳节里谈敬老》等“节日谈”系列评论文章陆续被众多官微转载发表。

    “南航徐川”持续高居全国高校辅导员微信号原创排行榜中榜首位置。

    故事的魔力无限,让天生不爱讲故事的我大开脑洞。


    口语化最有传播优势

    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明快、朴素,还有反复叙述的特点。

    比如,《超级科学家·数学》中的《数字到底是谁发明的》一节,我把小标题摘录下来。

    是因为纸张的质量太差了吗?

    当时的数字是怎么写的?

    呃,听上去好麻烦!

    这种文字能够非常直观地表示数字吗?

    他们在使用楔形文字时,也会感到不方便吧?

    后来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就应运而生了吧?

    所以咱们现在使用的数字,就是后来的巴比伦人发明的?

    在你看来是遗憾,在我看来,怎么觉得是一种幸运......

    等等,我突然想起来,咱们使用的数字,不是叫阿拉伯数字吗?既然是印度人发明的,为什么不叫印度数字呢?

    以对话形式展开,仿佛作者就在对面,就在和我们开心地聊着数学的话题。

    这不是正好吻合了新媒体文的语言特点吗?

    碎片化时代,都是在业余时间,工作间隙,或者睡前,或者休息日,在放松状态下看文,太难理解的文字,就无法吸引继续阅读。

    同时,屏读模式的出现,还需要在适当位置对核心观点、重要语句进行反复,文章末了,有时还要复盘,总结性陈述,不断提醒读者,不断强化观点。

    平民化、口语化,更有亲和力。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作者,语言彻底大白话、口语化,讲故事,跟我们聊天似的,用户读起来不用过脑子,没有任何压力。

    这种口语化,最让我爱不释手,是我最大的短板。

    原计划,把这些童书复个盘,就去送人。这么一读,舍不得送人了,准备自己留着,当新媒体写作的教材用。

    我敢说,真正读透了童书,也就掌握了新媒体写作的真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7天,读了40多本童书,我有一个重大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v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