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玉花钿钗

作者: 典典的蟹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11:22 被阅读282次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文 | 典典的蟹妈

(一)

雨下了一夜,我倚在窗前,望着檐前的杏花树上滴滴答答,像落泪。洁白的杏花瓣上涤净了浮尘,在阳光下愈发动人。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我裹紧身上的斗篷,走到游廊前,拔下头上的玉花钿钗,迎着阳光看去,黄金钗上的玉花片晶莹剔透,金丝细缕作花心,当中一粒玛瑙,鲜红如血。

我是二月杏花开时出生,小字杏雪,父母待我如掌上明珠。今日所持玉花钿钗,是父母为我收下的聘礼之一,下月我要嫁与北海郡守之子田仪,一个我从未谋面的陌生男人,这支玉花钿钗,据说是他们府上的传家之宝。生为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全由不得我来选择。父亲乃本地织业商贾,前日营陵置货尚未归来。我知他常与北海郡守府上有生意往来,但不知他如何与郡守老爷攀上了这门亲事。

母亲和丫鬟们在别院为我准备嫁衣,我独自溜到这后花园游廊中漫步,忽觉森森寒意透过衣衫,后花园中,树木刚刚发芽,尚无生机,只有杏花盛开如雪。此时风吹花树摇动,我有些恍惚眩晕,但见花间飞过两只斗大的玉色蝴蝶,绕着我手中的玉花钿钗,翩然飞舞。我身上寒意加剧,似有一股压迫的力量让我不能呼吸,我大声呼唤来人,却喊不出声音。我歪倒在游廊栏杆靠椅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梦中,深夜,我穿过一间垂花门楼,踏着石板甬路,走入一座粉壁小楼。楼内幽暗,木制楼梯上红漆剥落。我爬上楼梯,只听得楼梯尽头的内厅里,传来一个男人的怒斥和一个女人的哭诉。

“贱人,竟敢私通外人,败我门风!还把传家之宝转赠与他,辜负了我平日里对你的一片赤诚之心!”

“郎君,你不可听他人胡言乱语,污我名声!我只是托表兄将钿钗送至珠宝铺修缮,并无相赠一说。”

“不必在此狡辩,他携带钿钗潜逃,被我派人拿住,我已命人打断他的双腿,夺回钿钗。从此之后,他再也无法到我府上与你会面。”

“郎君,你不问青红皂白,竟下此毒手,不是君子所为!”

“事到如今,你还替他说话,可见你和他关系非同一般!从今往后,你就在此闭门思过吧,余生再也不要下楼。”

男子说完,愤然而出。他面容刚毅,剑眉如飞,他从楼梯尽头往下走,我躲避不及,眼看就要与他撞个满怀。不料他竟看不见我,视我的身躯如若无物,从中昂然穿过,毫无察觉。我方才发现,我竟如鬼魅一般闯入此地。我大惊,用力呼喊,嗓子里发出的声音,他根本听不见。我走上楼去,却见那个女子正扑倒在床,哀哀痛哭,泪水湿透锦被。我上前与她说话,她茫然无闻。

她哭了很久,直哭到夜色隐去,天色变白。她起身换上一身华服,坐到镜前梳妆打扮。妆成后,如同一个新嫁娘。我听见她喃喃自语:

“郎君,你我夫妻多年,你竟信不过我,我唯有以死来证明我的清白。”

她踩着花梨木椅,将手中白绫搭到梁上的时候,我惊愕不已,伸手去拉她,却两手空空,什么也抓不到。我眼睁睁见她将头伸入系成死结的白绫,耳边听得花梨木椅当啷一声倒地……周围景物飞速模糊晃动,我急急望向窗外,雪白的杏花忽忽落了一地,枝头嫩芽匆匆长出绿叶,生成青杏;青杏变红,落到地上;枝上又生新芽。一愣神之间,窗外已是花开花落六遍。我想起厅内的女子,再回头看时,她已化作一具白骨。

我一头冷汗醒来,却见自身仍倚坐于游廊靠椅。此时,后花园内杏花依旧盛开如雪,我手中所持玉花钿钗仍在,只是两只玉色蝴蝶已无踪迹。

(二)

出嫁的日子到来了,我坐在轿内,披着红盖头,听着轿外吹吹打打,心中惴惴不安。我穿着母亲为我缝制的红嫁衣,鬓间插着玉花钿钗,心神不宁。自从那日后花园内做过那样一个梦,我时时感到寒气森森刺骨,似乎随时要夺走我的魂魄。

洞房内,新郎掀开了我的红盖头。那一瞬,我看到了他,田仪,正是我梦中见过的那个男人!面容刚毅,剑眉如飞。我如见鬼魅,浑身颤抖,我尖叫着躲避,在洞房中惊慌奔跑,撞翻了一只燃烧的红蜡烛。他追上来,紧紧抓住我的胳膊,大声呼喊来人燃起安神香。青烟袅袅中,我心神放松,渐渐入梦。

也是出嫁的日子,我看到那个女子身穿红嫁衣,披上红盖头,走入花轿……田仪牵着她的手,走入洞房,掀开她的红盖头,摘下她满头珠翠和鬓间的玉花钿钗,为她宽衣解带,她一脸娇羞……

听到有人呼喊“杏雪醒来”,我睁开眼睛,看到了我的夫君田仪,他正在叫我的名字,目光焦灼。蓦然间,我看到他背后,有个白色身影在晃动,是她!她手持白绫,款款走上前来,在我耳边低声细语,令我头晕目眩,周身发冷。她忽又闪身于田仪身后,我方能开口求救。

我浑身颤抖,失声惊叫:“有鬼!夫君救我!”

田仪诧异,四处张望:“鬼在哪里?”

我往他身后一指,却见那白色身影已然隐去。我哆嗦着向他描述了鬼的长相,田仪突然脸色惨白,颓然坐下,又站起来,冲出门外,对着黑暗的夜空,叫道:

“素云,是我错怪了你!六年了,你始终不曾饶恕于我!让我生不如死!你为何不在我面前现身,让我当面向你赎罪?我的命,你随时拿去,不可伤害无辜。杏雪,她与此事无关!”

我恍然大悟,原来,梦中所见,并非无中生有。

我在洞房花烛夜,听我的夫君田仪讲述了他和素云的前尘往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他和她走到一起,顺遂得令神仙嫉妒。没错,天妒良缘。某日,她晨起梳妆时弄断了玉花钿钗上的一片金叶子,她怕他看到责怪她。她的表兄前来府上拜访时,她让他帮她带出府中,悄悄修好再送回。不料,表兄见财起意,携宝逃走。此后,府内流言蜚语漫天,他也信了。

“这些都是在素云死后,我仔细审问府内仆人和她表兄所知。可惜太晚了!没想到,素云竟是如此刚烈心性,在我一句气话之下,自缢身亡。我后悔莫及,自此之后,我的心也随她而去。我纵情声色犬马,试图忘掉她。父亲见我痴狂欲疯,这才命我另娶新人,也就是你,杏雪。过去六年,我每日在她灵牌前祷告,求她现身让我见一面,她始终不肯。她宁可给你托梦,在你的面前出现,也不肯给我机会。”

“夫君果真想见她一面吗?我自有办法。”我想起了常年游走营陵地界的父亲,他曾告诉我,营陵有一个神奇道人,有办法让未亡人与死者相见。田仪如若见到素云,求得饶恕,从此与我开始新的生活,也未尝不可。我把此事告诉了田仪。

“此事可当真?”田仪大喜过望,他恨不得马上找来那位营陵道人,“此事万万不可让老爷夫人知道。我要见素云一面,求她宽恕。放过我,也放过你。即使再死也无憾。”

(三)

营陵道人秘密来到府上那天,是个深夜。田仪引他步入内厅,我端坐于在屏风后面,见他面容干枯黑瘦,目光炯炯,身背一个黑布口袋,手拎一个大红色漆皮鼓。他进入内厅,扫了一眼案几上摆放的牌位和香炉,炉内青烟袅袅升起。

“都准备停妥了吗?”他沉着脸问了一句,田仪应声。

见田仪点头同意,道人从黑布口袋中摸出三块青砖,摆在地上,两竖一横,成门廊状。尔后,道人念念有词。但见,三块青砖突然暴长,化作一座青砖砌成的黑漆大门,竖在厅中。道士手持拂尘一甩,大门顿开一缝,仅容一人通过。

田仪惊呆,不知所措。道人用手一推他的后背,说:

“进去吧,她就在里面。记住,听到我的鼓声,速速返回,不得有误!”

看着田仪默默走进那个黑漆大门,我在屏风后面坐不住,心下惊惧不安。我担心他一去不复返,怕是把他害了。此时,道人盘膝而坐,念念有词。他面前摆着漆皮鼓和鼓槌,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更加让人心神不宁。

我侧耳倾听,但听得门内有啼哭声、诉说声,声声入耳,有田仪的声音,还有一个女子的声音。我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女子的声音,与我梦中所闻一模一样。我不知道,通过营陵道人让他们相见,是福?还是祸?至少,我已问心无愧。我摩挲着手中的玉花钿钗,想找到那片金叶子的断裂之处,寻摸半天,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咚,咚,咚……”鼓声突然响起,一下一下,像敲打在我心上。

我看见道人手持鼓槌,敲打着在面前的漆皮鼓。击鼓余音绕梁,在空中盘旋如魅。他们分别的时间到了,我忧心如焚,盼望着田仪快点从门里出来。

然而,时间过去良久,门毫无动静。

鼓声越来越急,如雨点越下越大。我看到门在抖动,在缩小……我急得心跳到了嗓子眼。

突然,田仪从门内跑出,跌跌撞撞,失魂落魄。他双脚刚刚踏至门外,黑漆大门轰然关闭。他的后衣裾被夹在门缝中,死死挣脱不开。门内哭声凄厉,令我汗毛倒竖。道人冲上前去,扳住他的身躯,和他一起奋力一掣,衣裾嘶啦断下两片,留在门缝中。门瞬间变小,恢复成三块青砖模样。

田仪站在原地,仍然失魂落魄,呆望着刚刚踏出的门的方向。

“公子好自为之,贫道告辞!”道长收起案几上早已备好的黄金,连同青砖一起,收入黑布口袋中。他又弯腰拎起漆皮鼓,顺势向田仪拱手告辞,然后昂首而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我从屏风后出来,摇晃田仪,他呆站着,竟如死人一般,毫无反应。

一年后,田仪去世。我按他生前的要求,容他与素云合葬。流水落花春去也,他卧病一年,终于还是随她而去。这一年间,我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也平安生下了他的孩子麟儿。

田仪下葬那天,我没有去。我与他不曾有过太深的爱,也就不会有太多不舍。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我还要把更多的心,放在麟儿身上。仆人们送葬回来对我说,他们开启素云的棺木后,看到素云面色如生,手中持有田仪的衣裾两片。众人方惊疑之间,但见那两片衣裾自素云手中冉冉升起,化作两只斗大的玉色蝴蝶,自棺木中翩翩飞至碧空,飘飘荡荡,越飞越小,不知所终。

我忽然忆起,那日未嫁时,在娘家后花园里,洁白如雪的杏花从中,有两只玉色蝴蝶,萦绕着我手中的玉花钿钗,翩然起舞。它们不知来自何方,亦不知去往哪里。


素材来源:

营陵道人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见之。若闻鼓声,即出勿留。”乃语其相见之术。俄而得见之。于是与妇言语,悲喜恩情如生。良久,闻鼓声悢悢,不能得住,当出户时,忽掩其衣裾户间,掣绝而去。至后岁余,此人身亡。家葬之,开冢,见妇棺盖下有衣裾。

—— 《搜神记》卷二(四五)


武侠江湖

琅琊令第四十二期:执念

第四十二期琅琊榜

相关文章

  • (执念)玉花钿钗

    文 | 典典的蟹妈 (一) 雨下了一夜,我倚在窗前,望着檐前的杏花树上滴滴答答,像落泪。洁白的杏花瓣上涤净了浮尘,...

  • 《长恨歌》里出现的头饰解析

    “花钿委地无人收” 这时的花钿指杨贵妃头上贴的花钿 翠翘金雀 玉搔头 簪子也叫“骚头”,...

  • 汉服世界——笄

    在我国古代,女子的发饰多种多样。比如,紫玉镂金簪、宝蓝点翠珠钗、云鬓花颜金步摇、金凤双华胜、碧玺蝴蝶花钿,...

  • vana | 讲讲女孩子的那些小饰品

    穿汉服的女子怎么能没有发钗、发簪、花钿、步摇、发梳、璎珞呢 素手绾青丝 玉簪隐花钿 小时候就喜欢这些传统的饰品 想...

  • 仿古小诗

    熏笼玉枕幽梦长, 卧读云锦愿解详。 卷纬望月花钿重, 半饷斜钗慵末妆。

  • 嫁衣朝代记录

    秦代嫁衣是黑色,裳下缘镶红边。 唐代蓝绿色钿钗礼服,头戴金银或琉璃的钿钗,新郎是绛纱袍,即红男绿女 宋代,红色和凤...

  • 菩萨蛮•珠钗玉钿金鸂鶒

    珠钗玉钿金鸂鶒。云华彩照光相饰。 帘拢麝熏香。丽人春黛妆。 折腰回雪袖。掌舞摇杨柳。 今日正东风。花颜笑浅红。 (...

  • 一份小惊喜

    好喜欢这首诗!钗钿堕落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谁问追惜,但蜂媒蝶使,轻敲窗槅。 蔷薇花落了,你说是钗钿坠地...

  • 课前随笔,做自己想做的一切!

    花深深 柳阴阴 度柳穿花觅信音 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 恨孤衾 钿事钗盟何处寻 当初谁料今

  • 《钗香钿》(新词自律)

    上阙:梦里花开满圃,问夜香枝何处?钗钿蒙尘铜镜古,女子不再此妆梳。与谁亲慕?远方画眉酥。 下阙:秋懒闲靠椅扶,无月...

网友评论

  • 三叶草青青:这个真好看 惊心动魄
    三叶草青青:@典典的蟹妈 不会啊 就喜欢看神神鬼鬼
    典典的蟹妈:希望没吓到你:joy:
  • 叶人儿:真的是爱吗?有点怀疑,田仪对素云的愧疚怕是多余爱,所以才会奔命逃回。如果他真的爱得深,应该舍不得回来才对啊。素云对田仪应该恨多余爱,所以才会死了也要苦苦纠缠。
    世间最苦是生离死别,无论哪种,都是两个人不在同一个空间了,执念过深,才会想要跨越了去干扰另一人的生活。
    两个人相爱就不会成为干扰。
    不爱,或者爱的不够,跨越就是伤害。
    典典的蟹妈:我觉得只有你看到了我想表达的深层意思,的确是这么回事,田仪的执念在于愧疚,素云的执念在于恨,却因为曾经的爱,不忍对田仪下手。自古以来,大多是痴心女子负心汉。所以,少爱一点,至少不会太受伤害。
  • 云紫烟:写得真好!:+1:
  • 蜀月秋窗:写得真好,可以出个新版的聊斋志异:+1:
    典典的蟹妈:嗯嗯,再多写几篇
  • 小婷半清:这个故事好精彩啊:heart:
    典典的蟹妈:谢谢亲的肯定!:cherry_blossom: :cherry_blossom: :cherry_blossom:
  • 三千墨M:画面感很强,引人入胜。如果结尾再惊艳一点会更好!
    典典的蟹妈:@三千墨M 谢谢亲指出不足,我再修改一下。
  • 影然:素云和田仪爱得太深。化蝶去了。
    典典的蟹妈:姑且这么认为吧:relieved:
  • 千禾随笔:高产高产:+1:
    典典的蟹妈:@微笑乃禾 🙏
  • 菩拉:你的鬼故事写得真好,一点都不吓人
    典典的蟹妈:@菩拉 治愈系鬼故事:blush:
  • 安吉道尔:棒。棒.执念之深连鬼神都可招来。。。。👏
    典典的蟹妈:@安吉道尔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鬼对人的执念,看来没写成功
  • 寰迷小梦叶非杨:蟹妈写得真好,饱含深情。另外令人惊叹之处是懂得道法:+1:
    典典的蟹妈:@寰迷小梦叶非杨 哈哈,妖术,不可瞎学
  • 3fcf6dd0a93d::+1: 没看够!:+1:
    典典的蟹妈:@闲和晨宇 下笔太晚,到交卷时间了😰
    3fcf6dd0a93d:@典典的蟹妈 :disappointed_relieved: 让你多写一点不行吗:grin:
    典典的蟹妈:@闲和晨宇 多读几遍😂
  • 怀双:化蝶!
    典典的蟹妈:@怀双 披着深情外衣的鬼故事😅

本文标题:(执念)玉花钿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ef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