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林贝的青春字典里面没有轻松、愉悦、快乐这类字眼,有的只是压抑、惆怅、哀伤这种被人挑剩并且嫌弃的词语。
“林贝呀林贝,你这表现分明就是一名高中生迟来的叛逆,真没出息,连我都看不起你!”
最近林贝总是忍不住跟自己对话,她感觉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时刻在自我审视,自我吵架,自我斗争,再这样下去,她觉得自己就快要疯掉了。
不想去上学,不想上晚修,怎样才能成功请到假?
“哈哈哈,你就是一个胆小鬼,除了逃避,你还有什么能耐?有本事离家出走呀!”
老实说,林贝可真的没有那个能耐,她完全不知道离开了家里自己能去哪里。
可别以为离家出走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适当的幼稚可以说是天真,过度的幼稚就只是单纯的幼稚而已。
林贝可是听过“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的,人嘛!在适合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这样才能不引人注目,才能平安无事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林贝并不是想要长命百岁,她不过就是怕死罢了。
在林贝五岁的时候,隔壁家的一位老奶奶去世了,不知死活的她竟然踩到棺材上去看那位奶奶,当身边的大人发现林贝如此大胆的举动后,马上将她抱得远远的,说小孩子不能看这些东西,可惜林贝已经看到了。
那位慈祥可亲的老奶奶被放置在狭窄的空间里,身穿大红色的新套装,紧闭着双眼,面色蜡黄,这副模样看起来跟生前那和蔼亲切的样子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关系,得知棺木还要盖上盖子的时候,林贝已经感觉到有点透不过气来,她那时候可不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不用再纠结在密闭空间里如何呼吸这个不必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死亡的恐惧,在林贝看来,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有生必有死,她从来不敢产生轻生的念头,就连离家出走的想法也没有,要是遇到坏人,吃不饱穿不暖,这不还是死路一条?
“你信不信我一脚把门踢开?”
那次,脾气暴躁的父亲在厕所门口对正在里面洗澡的林贝大声地威胁着。
“你住着我的房子,吃穿学费哪一样不是我负责的?”
只要在外面输了钱,他回到家里就会各种大发脾气,不骂天不骂地,通常只会对着林贝发泄,那个比她小三岁的弟弟永远都可以全身而退,仿佛他生来就不用被骂,吃好穿好住好,他们只担心和关心弟弟,所有的苦难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林贝的身上。
彼时浑身赤裸的林贝隔着一扇门听着父亲的骂声,她感觉自己的皮都被剥了下来,原本藏在里面的血肉骨都被暴露在清冷的空气之中。
恰好没有将门反锁,她不敢趁着他还在骂的时候锁上,那样太明显,他听到的话可能会把这当成一种明目张胆的反抗,怒火再度上升的话,搞不好真会一脚踢开门闯进来,林贝不敢想象那样的场景。从花洒流出来的水已经变凉了,林贝仍然不敢关掉,冷水浇在身上,她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如此清醒过。
幸好那次父亲骂完就走开了,并没有真的破门而入。
呼!林贝终于可以把水关掉,用毛巾擦干身体,以比平常快很多的速度把衣服穿上,由里到外,直到那一刻,林贝才稍稍放松警惕,喘上一口气。
哪一个可怜的白痴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无论多么温暖都好,它始终是临时的,只关注它的作用,而不考虑时效性,这样无异于自己爬到砧板上,随时都可能有把刀子落下来,那样的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连家都无法保证一个人的安全,更不用说险恶的社会了,离家出走等于只身闯进丛林里,随时都冒着成为别人眼中猎物的危险,一句话总结:迟早都可能是死路一条。
“你这个人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太悲观了,难道就不能往好一点的方向思考?要是遇到一个好人的话,说不定你就能改变一生了。”
“哈哈哈哈哈,你这种鸡汤也太廉价了,扯什么‘改变一生’,那有什么好改变的?最后不还是要死吗?改变了就能长生不老?还是可以拥有不死之身?”
一个人怎么可能不死呢?活那么久的话,要靠什么“杀死”时间呢?三岁上幼儿园,七岁上小学,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加起来也才“杀死”了二十三年,剩下的那些时间要如何度过?
“还想着怎样度过呢?你就乖乖等死吧!”
“那不简单,常规操作呗,大学毕业以后找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找个合适的人,结个不显眼的婚,建立一个跟别人差不多的家庭,生儿育女,在随处可见的忙碌中度过漫长的人生,到老了就只能等死了,运气好的话,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剩下太多时间了。“
真的是那样吗?只是和别人一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谁知道呢?先试试再说!”
“那我有没有机会回头呢?”
“这我哪知道!”
“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要不你先去试试再告诉我可不可行?”
“哈哈哈哈哈,你这个人也太蠢了吧,你自己都说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要试一起试,要死一起死,谁也别想独活!”
“我是不是对自己太狠了?”林贝心想。
自己跟自己讨论生与死、人生意义的问题,这大概是自我为难的最高境界了吧?
林贝从来不是一个有种的人。她被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里,小时候,家里很穷,物质匮乏,传统观念像一条巨大的毒蛇缠绕着家里的每一位长辈,重男轻女,什么都是留给儿子的,女孩子始终都是要嫁到别人家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说白了,你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除了有爸有妈有个弟弟以外,你他妈不过就是一个孤儿罢了。”
“你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他们对我也没有那么差,起码有吃有穿有瓦遮头。”
“你看你看,要不怎么说你这人没种!这样就算不错了?你求他们把你生下来了?别跟我扯什么上天的旨意,命运的安排,爱情的结晶,他们选择把你生下来,难道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好好好,我争不过你,我想休息一下。”
“别来这套!说你没种还真是没种,连自己都吵不过的人根本不配思考人生。喂,你起来!下午还去不去学校了?总得想办法请假吧!你这个该死的高三党。”
如果说社会是丛林,那么学校就是进入丛林以前的一条通道,话说只有顺利通过这条通道的人才有资格、才能体面地走进丛林,才能在里面存活下来。
对于林贝来说,她的这条通道不仅曲折坎坷,还乌漆麻黑的,同时还是吵闹的,偶尔还能瞥见某些刀光剑影,竞争激烈得可怕。
“逃避可耻但有用”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一个高三学生,在这个时候逃避只能是自掘坟墓,死路一条。
“妈,我下午不想去上课。”
“我不会再帮你请假了,要请你自己跟老师请去。”
一个高三学生频繁请假的确是一件值得可耻的事情,难怪林贝的妈妈会觉得丢脸!
“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不想上学就不要去上了,不过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将来后悔了就不要去责怪别人。”
妈妈对坐在家门外阶梯上的林贝撂下这样一句话就去上班了。
林贝觉得她的人生从来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不去上学,顶多是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问话、训话,这样的话,她只能替自己去承受这些。可是要说对以后负责,那就严重了不止一点,老实说,林贝并没有信心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多人都经历过叛逆期,这对林贝来说是奢侈的,她一个如此没种的人很难跟“叛逆”这样高级的词联系起来。
比起“叛逆”,林贝不过是倦怠了,人生那么漫长,难道就不允许她停下来歇一会儿?
旅人在路上累了会停下来,吃点东西喝口水补充体力和水分,稍作休息再重新上路。
“没错,我也是想歇息一下再继续前进,这也不算什么不可原谅、需要被谴责的行为吧?”林贝试图给自己找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借口。
继续装病吧!这个理由百试百灵。人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妈,老师要是给你打电话,你就说我的肚子不舒服,请半天假,好不好?麻烦你了。”
林贝给妈妈发了短信,希望可以她最后帮自己一次。
上周三下午,林贝原本并不打算请假的,睡午觉的时候,她一不小心睡过头了,一醒来匆匆忙忙地拿上书包,飞奔下楼,跑向路口,上了一辆摩托车,她跟司机说明情况,希望他能在上第一节课前赶到学校,那辆摩托车行驶得比想象中缓慢太多了,当那个司机转过头来跟林贝说话的时候,她发誓自己当时确实闻到了一股酒精的味道,而且还发现他的双手抖得厉害,像是在发病一样,无法控制住的那种。
“我不是故意要请假的,相比缺课,我更害怕的是会丢掉性命。”林贝想。
要是他加速,手不小心一抖,撞上别的车也好,碰到行人也好,冲往路旁的大树也好,林贝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幸免于难的。
最后,林贝鼓起勇气主动让司机停了下来,她连忙下车,还被迫付了他两块钱,明明还没开出十米的距离,林贝认了,谁让她倒霉摊上了这样一个司机呢!
不过这次情况不一样,林贝没有睡过头,她很早就醒了,甚至比闹钟还要早,没有遇上一个满嘴酒味,双手禁不住发抖的司机,也没有白白损失掉两块钱。
如果你真心不想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谁可以鞭策你去做那件事情。最近频繁请假的经历让林贝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你休息好了没?去找点事情做做吧!”
“什么事情?“
“比如去找个人问问怎么解决自己跟自己对话的问题。”
“那我们一起去看病?”
“你才有病!要看你自己去看个够,别拉上我!”
“要不我们去找个人聊聊天?两个人聊天好像缺了点什么。”
“对嘛!这个建议还算有点靠谱,走吧!现在就出发。”
背着书包的林贝走在没什么人的街道上,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在家的在家,仿佛只有林贝一个人落单了。
下午三点多的街道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正好适合死气沉沉的林贝,她一会儿低头踢着路上的小石子,一会儿揪一下爬出矮墙的树枝,一会儿观察着两旁的店铺,这些行为相当符合一向专注力不够,精神涣散的林贝。
“嘿!我好像发现适合我们的去处了。”
“你少废话,快说!”
一条挂在街道右侧社区中心的红底黄字的横幅上在宣传免费社区活动,其中有心理医生免费咨询服务。
“我的天,你不会真想去看病吧?”
“这有什么的,不就是聊聊天嘛!而且还是免费的呢!”
“哼!就知道你是贪图免费。”
“你不反对的话,我们就进去咯?”
这个时间人很少,林贝几乎一下子就找到了免费心理咨询处,布置十分简陋,一张原木色的桌子,两张鲜红色塑料凳子,分别放在桌子的前面和后面,咨询者一坐下来就能跟医生面对面交流。
“那位不会就是心理咨询师吧?我们现在走还来不来得及?”
“没事,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再说。”
一位目测大约四十多岁的女士穿着白大褂站在桌子旁边,不得不说那件白大褂已经不是那么白了,也没有消毒水的味道,她看起来有点疲惫,衬着那件不那么白的大褂,整个人透露着一种颓颓的感觉。
“老实说,你也很失望吧?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是干净利落,浑身散发着专业人士的专属味道吗?我们还咨不咨询了?”
“可能因为是免费的社区活动吧,来咨询的人多了,工作量大,人难免会感到疲惫,对他们来说,这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专业性的话还是得咨询过后才能下判断的,我们不要以貌取人。”
正当林贝走近咨询处的时候,那位女士的口袋里传来了响亮的手机铃声,她掏出手机,脸上烦躁的神情显而易见,犹豫之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怎么?你就不能去处理一下?儿子你没有份?你作为他的爸爸,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是一有事就只知道找我这个当妈的……”
“你好,这里是不是可以免费心理咨询?”
“不跟你说了,我得去忙了。”
“你疯了吧?人家还在听电话呢,干嘛打扰别人?”
“我觉得她不想继续跟电话那头的人聊下去了,所以想帮一下她。”
“就你还想帮别人?都怪你,我们现在真的要跟她聊聊了。”
“你别生气,常言道,助人为乐嘛!”
“你好,这里可以做免费心理咨询,你有什么想咨询的呢?”
听到对方的回应,林贝连忙点头说是,然后坐在了对面的凳子上。
“你有什么想要咨询的呢?”
她分明改变了声调与语气,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慈祥的阿姨,虽然努力将原本的疲惫与烦躁藏了起来,但并不是林贝想要见到的那种心理医生。
此时,林贝心里的两个声音又吵起了架来。
“她想要知道我的秘密?没门!”
“你别这样!她看起来需要帮忙,我们要不要帮一下她?”
“你别在这里搞笑了,我们自己都自身难保,怎么帮她?”
对面坐着那个女人让林贝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会不会也是这么疲惫?生活一步步将她侵蚀,这个还能算是家吗?一个烂赌暴躁的丈夫,在叛逆边缘来回拉扯的神经兮兮的女儿和胆小懦弱的小儿子,这也实在是够遭罪的。
“你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呢?你应该还是学生吧?”
面对着这位疲惫不堪的陌生人,林贝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坦诚相对,更不想跟对方诉说自己的困惑。
“哦哦,没什么了,我想我是走错地方了,不好意思打扰了,我先走了!”
再次回到街道上,林贝继续闲逛。
“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吧?”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想跟她倾诉心事,那样太不靠谱了,她帮不了我们。”
“那谁能帮到我们?或许最后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嗯。”
“你好像是第一次赞同我的观点。”
“哼!你可别忘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别老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不是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你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我的看法就是你的看法。”
“嗯,你说得没错。”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不要再执行那份迟来的叛逆了,暂时先忘掉它,等我们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再叛逆吧!”
前面的那个斜坡让林贝望而却步,她好想绕过它,走平坦一点的道路,而不是这种让人走完会气喘吁吁的坡道。
“我能不能换一条路回家?”
“不能,我累了,只要过了这个斜坡就能回到家了,我没力气陪你去找别的路。放心,我会陪你跑完这段斜坡的,再说了,除了我,还有谁会陪你呢!”
“嗯,我现在只有你了,人生的斜坡也得靠你陪我跑完了,请多多指教!”
“废话少说,给我跑起来!”
傍晚时分,一个叫林贝的女生在斜坡上奔跑,双肩上的书包上上下下地抖动着,这或许就是青春的力量吧!一旦找准目标,就直奔而去。
希望以后她会怀念跑过斜坡的那段青春,时而轻松,时而压抑,时而愉悦,时而惆怅,时而快乐,时而哀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审视,自我吵架,自我斗争,能早点认识到只有自己才是陪自己走到最后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