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下深刻的检讨,主要原因是自己最近在负责一款产品的规划时,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具体细节就不展开讲了,跟今天要聊的话题有关。

最近听梁宁老师剖析产品思维,其中提到了关于战略规划的一个非常简洁的思考结构,叫点线面体。这里偷个懒,引用原文的一个例子解释一下,后面再说下我自己的理解。
有一对双胞胎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几年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相当,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点线面体。
我们作为个体,都只是一个点,即使再努力工作,如果没有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那你努力的收益还是远远不如在2010年前买了北上广的房子。
其实在听完点线面体的课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在我从老东家离职的前一年,当时流行这样一个观念,即“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 团队+系统+趋势=成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更远!”我理解这两个观念同的地方是都提到了趋势的重要性。后来在当年的年会上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当时有一个老领导用手比划了一个飞机降落的动作,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趋势。”
所以聊到这我自己是非常有感触的,因为在转行做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之前,我一直从事传统通讯行业的相关工作。前些年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通讯行业的趋势就是是在逐步下滑的过程中快速崩溃的,这点跟上面例子里的报社类似。
再说回点线面体,上面聊的都是跟职业规划相关的内容,既然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样也可以运用在产品规划上。产品经理在做规划时,一定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而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否则你再怎么设计优化产品、提升效率,那也只是在一个点上努力罢了,线、面、体错了都是白搭。
结合自己正在跟进的项目,之前就是没能好好思考,把精力花在了“点”上,没能意识到趋势的重要性,以及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的做事要重要的多。
话题聊完了,再说说我的反思。你看,上面这些道理我也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能好好的运用,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个道理我只是知道而已,但道理并没有转化为我的技能,进一步说就是没有转化为我的“被动”技能。后来我也在想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想来想去也只能多练多总结了。
最后,要意识到到惯性思维的可怕,人的思维方式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锻炼来成长提升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