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

作者: 绿山墙的采薇 | 来源:发表于2021-05-16 09:43 被阅读0次

文 / 绿山墙的采薇

读书与旅行(网图,侵删)

最近,在文友城门市鱼的推荐下,开始读张潮的《幽梦影》。果然,文笔优雅洒脱,内容深蕴理趣,读着读着,便爱不释手,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掩卷遐思,时而“大快朵颐”,与此同时还感悟到许多关于“读书与旅行”的心得体会。

一、读书的时机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物也。

虽然一年四季皆适宜读书,但在不同的时间,同一个人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会不同,因为阅历、心境、领悟力及客观环境不同。

所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时间读恰当的书,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充裕的大块时间(如,上午黄金三小时),那么就关闭手机等干扰物,集中精神,读简约但深奥的、耐人寻味的、知识性比较强的书,例如经书、考试相关书籍等。

周末或节假日放假时,白日漫长,百无聊赖,有足够时间去阅读品味,所以是读长篇连载、史书最佳时节,因为这类书人物关系复杂、情节跌宕绵长,需要时间耐心梳理、追更。

而每晚睡前,思绪逐渐收拢,情绪逐渐平缓,心沉静下来,所以阅读优美质朴的散文、温和有趣的故事、心理类或哲理类的书,更有助于情绪的平和、稳定。另外,为了有一个好的睡眠,睡前一小时不宜看电子产品,可选择纸书。

清晨,天色微明,耳闻鸟儿清脆的啼声,此时人更容易敞开心扉,感受万物的生机和元气,适宜读朗朗上口的诗词文赋,以及大声朗读外语。

二、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诗》《书》《礼》《易》《春秋》等著作,博大精深,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细细品读,可以从中汲取精华和养分,像这种提高个人文学修养的书籍,适合一个人时静静地阅读。

而历史著作,涉及面广,繁杂广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适合与知己好友一起探讨、切磋。

三、读书需刻苦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

读书必须下苦功夫,苛求自己,才能彻底地理解、领悟书中的深意和知识点。

做事情不能贪心,但买书、读书要贪心,书籍是良师益友,当然多多益善。把买书当作嗜好,酷爱读书,贪多不烦,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本领和道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

书本里,不光有实用的知识和方法,更有很多人为处事的道理和智慧,闪耀着前人睿智独到的光芒,这些父母不会教你,或者说父母教不了,老师也不会终身教导你,只有自己刻苦钻研,不断地思考,执着地追求,才能求得真知。

四、关于读书的方法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书不是买来收藏的,像植物生长离不开雨露养料一样,我们的目的是从汲取养分和精华,所以读书的方法,首先要打开书、去读书、去学习。

“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读书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从现在起,拿起书来,开始读书打卡。

接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学以致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也能讲解传授给别人。

张潮也说,“读生书不若温旧业”,一方面说明了对知识的梳理贯通、对道理彻底理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繁忙的都市人来说,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旧书百回读,告别遗忘,深度解读,加以运用。

五、关于旅行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我家的阳台不大,全封闭,玻璃窗上挂着透光的纱帘。

靠墙种了一棵朱顶红,朱顶红肥厚的绿色长叶,有点芭蕉叶的味道,郁郁葱葱;靠窗植了两株长寿花,长寿花大半年都盛开着火红色的细碎花儿,叶子肥硕,时而碧绿如翡翠,时而红艳似霞光。

前面放置一个木质的躺椅,躺椅上是柔软舒适的坐垫和靠背,添上松软的白色靠枕,铺上自己手工编织的五色毯,上方又养了两棵绿萝,翠绿的枝叶自然地垂落下来。

闲暇时光,躺椅前置一小茶几,铺着绿色桌布,沏上一杯清茶,打开一本好书。一边慢慢品茶,一边细细咀嚼书中美妙之处,同时沐浴在阳光下,绿植簇拥,仿若身在山野之中,顿觉心旷神怡。

虽身处喧嚣的都市,全然无浮躁之感,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心素至简。也许,这就是张潮所说的“胸藏沟壑,城市不异山林”。

不管身在哪里,重要的是有一颗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心灵,那么即使没有时间外出旅行,也一样可以拥有寄情山水带来的心灵愉悦和灵魂慰藉。

六、旅行的机缘

游玩山水,亦复有缘。苟机缘未至,则虽近在数十里之内,亦无暇到也。

张潮说,“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而知己不仅限于人,还有物,我们游览的山山水水,我们看过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偶尔欣赏的一云一霞,入目入心的,都是需要缘分的。

被誉为京城三大“花事”之一的元大都“海棠花溪”,离我家不到1.5公里,而整整八年间,自认为花痴的我却浑然不知,因为平时工作忙,周末也很少出去逛,而时间较为宽裕的“五一”或“十一”又非海棠盛开时节,故完美错过“海棠盛宴”。

直到今天春天,漫长的疫情终于结束了,我迫不及待地出门寻找春天,惊喜地发现了“海棠花溪”的盛景,于是一个春天美美地赏花三次,终于得偿所愿,心满意足。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其实也有涯,不光和亲人相处的时间是有限的,和知己好友见面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那么和大自然的交往,和山水草木的亲近,更是不可多得,一旦有机会,不可错过。

七、读书与旅行

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蓰,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年而后可乎?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年少时期,有大把时间,却没能好好读书,如今内心渴望读书,只能是忙里偷闲,像务正事之余偷食小甜点,品一点算一点。偶然有一点闲暇读书,那便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而有闲情逸致,看遍人世间美景,更是福中之福,佳上之佳。

世上的好书数不胜数,世间的好山好水应有尽有,真正要充分满足读书和旅行的愿望,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那人生短短数十载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几百年。

从这种角度来说,真的是寿命越长越好,活得越久越幸福,百岁人生是今人的福祉。

后记:

愿每个人都能好好读书,适时旅行,度过丰富、充实而又幸福的一生。

相关文章

  • 读书与旅行

    《读书与旅行》 读书千本厚, 旅行万里鲜。 游弋人生爽, 只为人生修。 人生气自华, 读书与旅行。 苍穹天...

  • 《旅行与读书》

    《旅行与读书》 在书上,在路上,旅行就是一段勇敢前进的人生。《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不提供可以按图...

  • 随笔小记

    读詹宏志的《读书与旅行》是因为被他的题目所吸引。旅行与读书,就好像一对搭档,一个叫旅行,一个叫读书,他们总...

  • 《旅行与读书》

    读《旅行与读书》后感 by浅浅兮 第一次看到《旅行与读书》是年前路过长沙,逛了长...

  • ༺读书与旅行༻

    阅读是廉价的旅行、旅行是昂贵的阅读、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詹宏志《读书与旅行》 这是一本没有图...

  • 读书笔记:由《旅行与读书》想到的

    《旅行与读书》台湾著名作家、编辑、出版人及电影人詹宏志的作品。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它不提供那...

  • 读书与旅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

  • 旅行与读书

    旅行类的书读过不少,大多数是在传统旅行方式之外的一种“慢旅行”:骑自行车的石田裕辅 和他的《不去会死》;骑摩托车的...

  • 读书与旅行

    2015年4月,我去法国卢浮宫参观,面对众多精彩绝伦的古典绘画和艺术雕刻,我很想了解这背后的故事,于是认真研读画下...

  • 读书与旅行

    唯读书与旅行不可辜负! 你20岁时读的书在你30岁再读时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会读出不一样的道理。 20岁走过的地方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gdjltx.html